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2

如何作曲——第四篇、语言

[复制链接]

213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884
贡献
11403
金钱
16442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5-7-8 22: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作曲——第四篇、语言

     我认为,元曲有它的语言特色。唐诗的语言是以含蓄、清雅、为主;宋词语言是以清丽(婉约词)、豪直(豪放词)为主。而元散曲的语言囊括了唐诗、宋词语言的全部精华,大量的北方通俗的语言入词,特别是受戏曲、民俗文化的影响,加上元蒙民族泼辣、直率、大胆的性格,“曲”开拓了自身语言的更为宽阔的表现力。

  • 叠字、叠词
    何为叠字,何为叠词?让我们首先看一个例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青青”:青,绿、碧或黑。“青青”,“叠词”,因为“青青”含有“青”的意思,是由“青”与“青”两个词构成。而“澹澹”:澹,水名;而“澹澹”却不是水名的重复,是一个词。意思是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我们把类似“澹澹”这样的词叫做“重言词”或“叠字”所谓重言词,就是两个同样的字相重叠,组成双音节词。这类词通常用来描摹物态或者摹拟声音。
         一、 描摹物态的重言词,如:昭昭、昏昏、冥冥、赫赫、纷纷、翩翩、区区等等。
        二、摹拟声音重言词,如坎坎、冲冲、关关、萧萧、喈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重言词,可能表示一个意思,也可能表示几个不同的意思。如:冲冲
      《诗·小雅·蓼萧》:“鞗革忡忡”
    唐·孔颖达 疏:“鞗革即言冲冲,故知垂饰貌。”
        《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
    冲冲,凿冰声。
        唐·吕岩 《五言》诗之十二:“一丸延万纪,物外去冲冲。”
    冲冲,直升貌。
        金代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冲冲,感情激动貌。
        明·钱嶫 《悯黎咏》:“军行值人日,感叹心冲冲。”
    冲冲,同“忡忡”,忧虑貌。
       宋·苏舜钦 《寄题丰乐亭》诗:“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境清岂俗到,世路徒冲冲。”
    冲冲,行貌;往来不绝貌。
        唐·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燕雀固寂寂,雾露常冲冲。”
    冲冲,多貌;浓重貌。
        以上例句表明一个重言词(叠字)可以表示几个意思,同时也表明一个重言词可以描摹物态,同时在另一个语言环境下又可能摹拟声音。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重言词是叠字;古人常常还用叠词来构建语言美。
    如:郑光祖【双调·蟾宫曲】:
    飘飘泊泊船揽定沙汀,悄悄冥冥。江树碧荧荧,半明不灭一点渔灯。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墓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正潇潇飒飒和银筝失留疏剌秋声。见希胡都茶客微醒,细寻寻思思双生双生,你可闪下苏卿?
    “飘飘-泊泊”、“悄悄-冥冥”、“冷冷-清清”……“寻寻-思思”等6处12组叠字叠词。
    2、复合叠词
    复合叠词的特点是:在叠字、叠词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以增强渲染效果。如:
    程景初 [正宫·醉太平]:
    恨绵绵深宫怨女,情默默梦断羊车。冷清清长门寂寞长青芜。日迟迟春风院宇。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竚,昏惨惨晚烟妆点雪模糊。淅零零洒梨花暮雨。   
    此曲每句都用有复合叠词,“恨绵绵”、“情默默”……“淅零零”等,8句共8组复合叠词。描写一位深宮怨女的怨恨心情,突出了她无穷恨意。
    3、 近义、反义
    何谓反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反或对立的词叫反义词。元人运用反义词的对举,构建语言美的例句很多很多,我们要认真体会、仿效,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余(平声),我(仄声); 黎民(平声),黔首(仄声);饥(平声),饿(仄声);观(平声),看(可平可仄);寒(平声),冷(仄声);船(平声),舰(仄声);鸣(平声),叫(仄声);遥(平声),远(仄声);藏(平声),躲(仄声);皆(平声),尽(仄声);铺(平声)展(仄声)等等。
    诗歌的语言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音韵美。而讲音韵就要讲平仄,当用平声字时,不能够用仄声字,反之当用仄声字时,不能够用平声字。这就需要我们在同义词中进行选择,使诗歌的声调更加和谐。
    同义词的合成,可以组成双音节的复音词。如饥饿、征讨、侵袭、疾病、仓库、耻辱、更改、改革等等。而这种复音词的使用除了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外,也有使诗歌的声调更加和谐的作用。
    同义词的连用和对用,是古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除了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外,还可以达到增加诗词气势的语言效果。
    如,无名氏【正宫·塞鸿秋】丹客行:
    朝烧炼暮烧炼朝暮学烧炼,这里串那里串到处都串遍。东家骗西家骗南北都诓遍,惹的妻埋怨子埋怨父母都埋怨。我问你金丹何日成?铅汞何日见?只落的披一片挂一片拖一片。
    “朝”与“暮”词义相对,“这”与“那”词义相对,“东”与“西”词义相对
    “南”与“北”词义相对,“父母”词义相对,“这”、“那”词义相对。“这里”、“那里”与“到处”词义相同。近义词、反义词的运用,不仅仅让人感到好听,好看,而且浓厚了曲味。
    4、同音、多义
    所谓同音词,是指声、韵、调均相同而字形和字义完全不同的词。运用同音词来暗示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也能使语言产生强烈的美感。   
    如无名氏【中吕·红绣鞋】: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这首曲,就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久、十。看起来这首曲没有九。但是“久”与“九”是同音词,这首曲除了数词外,还运用了同音词来构建语言美,我在许多文章中说过,曲作写出来不但是要用眼睛欣赏,更要读出来,唱出来,用耳朵来欣赏。用耳朵来欣赏,“久”与“九”同音。用眼睛欣赏没有“九”,但是,用耳朵来欣赏,“久”就是“九”了!
    多义词,就是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而这几个不同的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古代诗人常常运用多义词的两种不同意义,构建诗歌的语言美。
    因为,我是个初学者,运用多义词来构建语言美的曲例发现不多,也就没有展开来谈。
    运用同音词和运用多义词,构建诗歌的语言美的方法,在修辞手法上叫做“双关”,前一种叫做“谐音双关”;后一种叫做“谐意双关”
    这类运用同音词和运用多义词,构建诗歌的语言美的方法,在吴声歌曲中最多。所以明代谢榛著的《四溟诗话》在举例说明后指出,“此皆吴格,借物指意”。
    5、数词。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
    【中吕·十二月】元来是一枕南柯梦里,和二三子义翰相知。他访叫科习五常典礼。通六艺有七步才识,凭八韵赋纵横大笔,九人上得遂风雷。
    此曲妙用数词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并整齐排列,不但毫无拼凑之疑,而且用典贴切而自然,给人美感。
    6、嵌词。  
    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立春》曲云: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曲作嵌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词,并分别冠于每句之首,妙不可言,令人拍案叫好。
    7、成语
    刘庭信 《【双调·折桂令】 忆别》曲云:
    人生最苦离别,想那厮胡做胡行,妆啉妆呆。殢风月似缘木求鱼,恋风花守株待兔,下风雹打草惊蛇。连理枝和根硬撅,并头莲带藕生撧。罢则罢一半儿拖拽,休则休一发宁贴。正是好不好恶不恶的姻缘,正撞着死不死活不活的时节。
    曲中接连嵌入“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打草惊蛇”三个成语,用极少的字表达出更为丰富的语句的内涵。
    8、民间谚语、地方俗语
    例如,杜仁杰 《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喻情》云:
    【般涉调·耍孩儿】我当初不合鬼擘口和你言盟誓,惹得你鬼病厌厌挂体。鬼相扑不曾使甚养家钱,鬼厮赴刁蹬的心灰。若是携得歌妓家中去,便是袖得春风马上归。司狱司蹬弩劳神力,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哨遍】铁球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失群孤雁往南飞,比目鱼永不分离。王屠倒脏牵肠肚,毛宝心毒不放龟。老母狗跳墙做得个柍势,把我做扑灯蛾相戏,掠水燕双飞。
    【五煞】腊月里桑采甚的,肚脐里爆豆实心儿退。木猫儿守窟瞧他甚,泥狗儿看家守甚黑。天长观里看水庵相识,济元庙里口愿把我抛持。
    【四】唐三藏立墓铭空费了碑,闲槽枋里躲酒无巴避。悲田院里下象无钱递,左右司蒸糕省做媒。蓼儿洼里太庙干不济,在曲江边担土,闲话儿把咱支持。
    【三】泥捏的山不信是石,相扑汉卖药干陪了擂。镜台前照面你是你,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看山瞎汉不辨高低。
    【二】小蛮婆看染红担是非,张果老切鲙先施鲤。布博士踏鬼随机而变,囊大姐传神反了面皮。沙三烧肉牛心儿炙,没梁的水桶,挂口休提。
    【一】秦始皇鞋无道履,绵带子拴腿无绳系。开花仙藏厭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唬得过谁。捣米胡支对,蜂窝儿呵欠,口口是虚脾。
    【尾】楮树下梯要摘梨,葬瓶中灰骨是个不自由的鬼,谷地里瓜儿单单的记着你。
    杜仁杰的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喻情》,写一女子失恋时的心态,其最大特点是它通篇都用歇后语和俗谚写成,颇有趣味。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嘉宾

翠微风韵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401
贡献
10707
金钱
14438
发表于 2015-7-8 2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文章出,清香处处飘。凃老师辛苦了!欣赏问好!飘红!
即兴一首:
一曲花开第四支,个中辛苦几人知。
无求吟友高声赞,只报心头那份痴。

点评

谢谢,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9 0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884
贡献
11403
金钱
16442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04: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梅香 发表于 2015-7-8 23:59
锦绣文章出,清香处处飘。凃老师辛苦了!欣赏问好!飘红!
即兴一首:
一曲花开第四支,个中辛苦几人知。

谢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4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