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书院首席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5-1-9
威望924
金钱6769
贡献5206
首席版主
天府书院首席版主
 
威望- 924 点
贡献- 5206 次
金钱- 6769 枚
 
|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简注]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
建。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一字青主,别号啬庐等。明末清初
山西曲阳(今太原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不出。有《霜红龛集》。虽被康熙朝征
举为博学鸿词,并授中书舍人,亦不为所动。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
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 见《古今名人联话》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简注]金圣叹(1608-1661),本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诸生。明亡,改名人瑞,字圣叹。入清,绝意仕进,从事著述。顺治帝死,以哭庙案被杀。有《沉吟楼诗选》。联语朴实无华,寓意情理于感慨之中。他在临刑前所题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用“莲”谐“怜”,“梨”谐“离”。看来,这是金圣叹最大的不满意之事。此时此景,从容写出,坦怀自见。
6、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简注]歌台:在江苏南京芥子园。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工小说,善联语,尤精谱曲。有《笠翁文集》等。萦:萦绕。霜鬓:耳边白发,喻年老。雪儿:隋末李密的美姬,能歌舞,密常选宾僚之佳辞付之叶音律为歌,称雪儿歌。李渔为清初戏剧家,其芥子园有歌台,教习演唱之处所。联语表现了他热衷戏曲,不受俗事所牵绕的心绪,感情真挚。 见《古今名人联话》
7、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书成恰似入名山。
[简注]毛稺黄:生平不详。望重:有声誉受人敬仰的人。名山:即名山事业的省称。汉司马迁撰《史记》,自序谓自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以著作为名山事业。联语造句稳重,上联切迁居,下联切著述成就,颂扬之意,祝贺之情自见。 见《中华对联大典》
11、无 题 冒 襄
风流顾曲情如绪;
寥廓横空鉴若华。
[简注]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副贡生。入清不仕。有《水绘园诗文集》。此联作于1678年仲春,访友看梅遵属而作。风流:在此当指有才而不拘礼法,气度不同一般。顾曲:见《三国志·吴·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瑜必顾。’”后因谓欣赏音乐与戏剧为顾曲。绪:指连绵不断的情思、意绪。见南朝梁江淹《江文通集·泣赋》:“阗寂以思,情绪留连。”寥廓:旷远、广阔,语见《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此指书生意气。横空:弥漫天空。鉴:镜子,照镜子。若华:好像头发已花白。华,头发花白曰华。联语以顾曲周郎自比,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书生意气,情思如绪,已然白了少年头,似有叹惋之感。 见《明清楹联墨迹选》
12、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远近青山画里看。
[简注]拂水山庄:在江苏常熟。柳如是(1618—1664),女。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明末清初江苏吴江人,一说浙江嘉兴人。钱谦益侧室。有《柳如是诗》行世。联语从感受中写山庄,动静相衬托,突现了拂水山庄优美的环境,宜居亦宜耕读。 见《中华对联大典》
13、九曲溪 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万山遥拜一峰尊。
[简注]九曲溪:在福建崇安武夷山。黎士弘(1618—1697),字媿曾,明末清初福建长汀人。顺治举人。官灵夏道。有《托素斋集》。九曲:概指黄河河道的曲折。唐高适《九曲词序》:“河图曰:黄河……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三岛:即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一峰:指九曲溪口的大王峰,是武夷山的第一峰。联语突现九曲溪的地理环境,溪流的曲折之势,一峰的挺拔之奇,尽在十四字中。 见《中华对联大典》
1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简注]湘西草堂:在湖南衡阳曲兰乡,乃王的讲学精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衡阳(今湖南衡阳市)人。清初思想家、学者。入清后,隐居石船山下,发奋著述。有《船山遗书》等。清风:暗指清朝。明月:暗指明朝。联语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作清朝臣子的气节。正如他自题墓联云:“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另一自题联亦云:“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 见《中华对联大典》
15、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云飞楚塞长。
[简注]黄鹤楼:在武昌蛇山黄鹄矶上。相传始建于三国时的吴国黄武二年(223)。因仙人骑鹤来去和崔颢题“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因而名盛今古。顾景星(1621—1687),清初湖北蕲州(今蕲春)人。联语简炼,笔力雄浑,大有一楼雄峙江汉之气势。 见《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
17、赠陈维崧联 叶方蔼
浣花旧事谁能继;
桃叶新诗手自题。
[简注]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清江苏宜兴人。少补诸生。有《湖海楼诗集》。叶方蔼(?--1682),字子吉,号讱庵,清江苏昆山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卒谥文敏。有《叶文敏公集》。浣花:唐四川节度使崔宁妾任氏,因战功封浣花夫人。成都市浣花溪旧有浣花夫人祠。传说三月三日为浣花夫人生日。桃叶:晋王献之妾。因为笃爱,写诗歌之,名《桃叶歌》。联语写两个女人的故事,亦评亦赞,别开赠人联之生面。 见《中华对联大典》
20、自题联 姜宸英
优游乐闲静;
恬淡养清虚。
[简注]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清浙江慈溪人。康熙年间进士。任顺天乡试副考官。有《姜先生全集》。优游:悠闲自得。闲静:安静寡欲。《淮南子·本经》:“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而无故。”恬淡:安静闲适、淡泊,不慕荣利。《庄子·刻意》:“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清虚:清净虚无。《汉书·叙传》:“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身保真,清虚淡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严子,即庄周。联语虽短而富情致。寡欲则无贪求,淡泊则不慕名利,虽带虚无思想,但道出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旨趣。 见《中华对联大典》
21、卞 园 王士祯
梅花岭畔三山月;
宵市楼头一草堂。
[简注]卞园:在江苏扬州城北的小金山后面,为康熙年间扬州八大花园之一,所谓“八座名园如画卷”。今已不存。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清山东新城(今恒台县)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池北偶谈》、《带经堂集》等。梅花岭:又名梅岭、长春岭,在扬州瘦西湖边,因岭多梅花,故名。三山:镇江市长江之滨和江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夹江相峙,世称京口三山。宵市:夜市。草堂:用茅草所盖的房子。旧时文人常称自己的住屋为“草堂”。联语未写卞园诱人的景致,而落笔于草堂、月夜,用闹市反衬园内清幽的环境,表现了园主人的淡泊情趣。 见《历代楹联选注》
23、沧浪亭 宋 荦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简注]沧浪亭:为江苏苏州城南古园林,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的花园,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时建沧浪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并自号沧浪翁。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抚吴时曾修葺沧浪亭。著有《西陂类稿》等。“共知”句:化用“沧浪之水”辞意,表现心清如水的志趣。“安见”句:化自“濠梁观鱼”典故。《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鯈(chóu)鱼,鱼名,即小白鱼。联语表达作者高雅的情趣和超脱的风度。 见《中华对联大典》
31、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鸟亦骄人似解吟。
[简注]海云居:在云南剑川。许贺来(1656—1725),字燕公,号秀山。清云南石屏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侍讲。有《赐砚堂集》。联语用拟人手法,写花、鸟之神情意态,有画一样美感,有诗一样韵味,清新可读。 见《中华对联大典》
32、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简注]古藤书屋:在北京海波寺街,以朱竹垞旧居而重。寺东吕家花园的藤花,是北京“最古而大者”,为京师著名之藤花。倪国琏,字穗畴,一字子珍。清浙江钱塘人。雍正进士。官至给事中,善绘画。联语选取园中芳草和藤花加以描写,以“新绿”衬“古香”,这清幽的自然环境,突现出书屋的雅致。 见《北京名胜楹联》
33、荣宝斋 高其佩
软红不到藤萝外;
嫩绿新添几案前。
[简注]荣宝斋: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乃书画店名。高其佩(1660—1734),字伟之,号且园,清奉天辽阳(今铁岭)人。官至刑部右侍郎。工画,以“指画”驰名文坛。藤萝:蔓生植物。几案:泛指桌子。古时称善于处理公文的人有几案才或长几案。《魏书·邢昕传》:“有几案才,兼长几案。”此联《中华对联大典》标题为《自题》,则“几案”一词,含有自翊之意,既有书画才,亦长几案。联语写花草的“软红”“新绿”,却极具诗情画意,很切荣宝斋书画店。读此联如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佳境。 见《北京名胜楹联》
34、金顶寺 段 昕
烟寺晚钟情定否?
池塘芳草梦何如?
[简注]金顶寺:在云南剑川。段昕,字玉川,一字浴川,清云南安宁人。康熙进士。官户部主事。有《皆山堂诗集》。晚钟:化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池塘芳草:化自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多指春景。联语为寺庙所题,避开佛理禅性不谈,用两个问句,其含意尽在问号中。皈依佛门未必就能“情”定,“梦”醒。用语清新可诵,的是佳构。 见《中华对联大典》
39、静如山房 高凤翰
诗怀淡处临春水;
文味闲时数落花。
[简注]静如山房:在山东潍坊十笏园内深柳读书堂西。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改号南阜,清山东胶州(今高县)人。诸生。官至两淮盐运史。有《南阜山人全集》。联语旨趣含蓄,耐人品鉴。情于联中,意在联外。 见《古今联语汇选》
42、偶 题 郑 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简注]此联见于林苏门的《邗江三百吟》卷七。原文如下:“郑公行世之字,皆尚古怪。余闻其中年学欧,因不能取炫于世,改而自成一家。小斋现藏‘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一联,板桥楷书真迹,笔笔中锋,迥非行世一路,可以证矣。”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知县,因请赈济民为上所斥而罢归。著名书画家,善画竹,“扬州八怪”之一。有《板桥全集》。联语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这样写,何尝不是暗示一种画法呢? 见《板桥对联》
43、题焦山别峰庵 前 人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简注]焦山:在江苏镇江。别峰庵悬挂有板桥所书此联的木刻。为其孙銮于道光十年在鲁县所刻。雅:美好,不俗。联语清淡雅致,表现其审美的淡雅情趣。郑板桥的《题画》数语,堪作此联的注脚。语云:“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见《板桥对联》
44、与韩镐论文联 前 人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简注]韩镐,字西京,山东潍县人。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见他写的文章雄豪放旷,极为赏识,在一次县试中录取他为第一名。删:删除。繁:繁冗驳杂。就:归于。简:简练。三秋树:晚秋的树林。领异标新:具有与众不同的主张,表明新奇的看法。二月花:指报春花。联语紧扣论文之主旨,用“三秋树”比喻简洁、明朗,毫不拖泥带水的文风,用“二月花”比喻不落俗套的风格。写文章也好,吟诗作赋也好,应力求语言精练,清新奇秀,自会思想新颖深刻,语言自会生动活泼。 见《板桥对联》
47、题门联 徐大椿
一生那有真闲日;
百岁仍多未了缘。
[简注]徐大椿(1693—1771),字灵胎,晚号洄溪,清江苏吴江人。布衣。应诏进京入太医院供奉。有《洄溪道情》、《医学源流论》。年近八旬,谈辞泉涌。居邻太湖,七十二峰招之可到。那:通“哪”。联语明白如话,道出了人生的真切感受,发人深省。 见《古今联语汇选》(五)
50、罗浮山酥醪观楼 杨应琚
小楼容我静;
大地任人忙。
[简注]罗浮山:又名东樵山,山形峭拔,气象雄奇,在广东博罗县境。酥醪观:相传东晋道家葛洪在此修道炼丹,辟建冲虚、孤青、白鹤、酥醪四观。酥醪观在罗浮山最深处,有一小楼,为道人江瀛涛所建。梁章钜题为“罗浮第一楼”。杨应琚(1696—1767),字佩之,清汉军正白旗人。官至东阁大学士。此联为应琚读书山中楼居所题。联语寥寥十个字,表明弃嚣尘而潜心读书远名利的旨趣,洒脱中自见高情远致。然而,杨应琚何尝是个“大地任人忙”的世外闲人呢?后因虚报战功,论罪赐死。 见《中华对联大典》
61、题园圃联 冯 钤
为恤民艰看菜色;
欲知宦况问梅花。
[简注]园圃:菜园花圃。冯钤在安徽巡抚任上,于衙署后种梅花及菜蔬。题此联,并书横额曰:“菜根香”。冯钤(?--1770),字柯堂,清浙江桐乡人。乾隆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恤:顾惜,体恤。民艰:百姓的艰苦。菜色:喻饥馑之色。指生活苦。宦况:居官的景况。梅花:喻清正无私的品质。联语用“民艰”“宦况”对比写来,一“看”一“问”,主题含蕴其中;体恤民艰,应清廉自律。 见《中华对联大典》
62、凭吊岳墓感题 秦大士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简注]岳墓:在浙江杭州西湖栖霞岭下,墓前跪有秦桧奸贼四人的铁像。秦大士(1715—1777),字鲁一,一字鉴泉,号涧泉,清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乾隆进士第一。官至侍读学士。有《蓬莱山樵集》。宋:南宋。桧:即南宋大奸臣秦桧。坟:岳飞墓。联语嵌秦桧之名,凭吊岳墓题此联。作者为秦姓后裔,有自嘲,亦有无奈,敬仰岳飞之情正是含蕴在“羞愧”二字之中。 见《西湖杂谈》
64、八十自寿 袁 枚
桑榆晚景休嫌少;
日落红霞尚满天。
[简注]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官为县令。辞官后,于南京小仓山筑随园从事著述。有《楹联新句》、《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桑榆”句:化自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的诗意,但反其意而用。“日落”句:化用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本指日暮,日落时,余光映于桑榆。这里喻指老年、晚景。联语化用自然,尽道夕阳红的个中意;休嫌其短,应当珍惜。 见《中华对联大典》
66、恒泰茶店 刘 墉
恒将雨露滋仙掌;
泰转阳和益寿眉。
[简注]恒泰茶店:在北京草子巷口,创自明代。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清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官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有《石庵诗集》。恒;常。泰:安宁。阳和:春天的暖气。联语用鹤顶格嵌“恒泰”店名,内容扣茶字,自然妥切。 见《古今名人联话》
70、自题联 梁同书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简注]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乾隆特赐进士,官翰林侍讲,加学士衔。有《频罗庵集》。联语通俗易懂,涵意深
刻,能有这样的论识,难能可贵,直可当作格言来读。蒋心余的自题联有同工之妙。
联云:“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守身三自反,会吃亏者,便为孝子
贤孙。” 见《古今联语汇选》(五)
71、贺阿桂寿 纪 昀
丹心直向军前死;
白发新从战后生。
[简注]阿桂(1717—1797),辛佳氏,字广庭,一字云岩,清满洲正蓝旗人,改隶白旗。乾隆举人,官至云贵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成。乾隆时期,阿桂参与镇压陕甘回民、新疆维吾尔族、四川大小金川等反抗活动,因而很得帝宠。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号石云,又号春帆,清河北献县人。乾隆进士。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达。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联语以议论之笔,简括阿桂长年在外征战之事,生发战后馀生之慨,表达祝愿健康长寿之情。 见《中华对联大典》
74、题保极宫联 王 杰
夜雨闲吟左司句;
时晴快仿右军书。
[简注]保极宫:在辽宁沈阳故宫,题于西壁。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清陕西韩城人。乾隆进士第一。官至东阁大学士,入直军机。卒谥文端。左司句:指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韦应物曾任左司郎中,也任过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以淡雅著称。这里所写“夜雨闲吟”也许是泛指,也许是实指,指作者闲吟韦左司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右军书:指晋代王羲之的书法,王官至右军,故称王右军。“时晴”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也指时令。联语撇开宫殿人事不写,而别立新意,写读诗和学书的快感,既工整,又有意境。 见《古今名人对联选注》
78、自题联 陈 锷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简注]陈锷:字养愚,号白崖,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进士。足:满足。惬:快心,满意。联语措词简要,识见非常,表现了知足常乐,无求自安的思想境界。见《中华对联大典》
79、金鳌玉蝀桥 赵 翼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简注]金鳌玉蝀桥:在北京市,横跨中海和北海水面,原名金海桥,又名御河桥。桥东西原有明世宗建牌坊各一座,西曰“金鳌”,东曰“玉蝀”。此联刻于桥的中心孔墩南面,上有横额曰:“银黄作桥”。赵翼(1727—1814),字云松,号瓯北,清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告归后,以讲学著述为乐。有《瓯北全集》。玉宇琼楼: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华丽瑰伟的宫殿,这里形容桥的瑰丽。天上下:据《簷曝杂记》卷二载:“金鳌玉蝀桥新修成,桥柱须镌联句,余拟云:‘玉宇琼楼天尺五;方壶员峤水中央。’自以为写此处光景极切合,公(汪由敦)改‘尺五’作‘上下’二字,乃益觉生动。”方壶员峤(峤,jiào,尖山):为传说中二仙山名。《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又作方丈),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这里喻指太液池中诸岛景观。联语用典贴切,造句典丽堂皇,运用双关和比喻手法,突出了金鳌玉蝀桥的精巧,瑰丽壮观。见《历代楹联选注》
80、赠朱玉联 前 人
怜卿新种宜男草;
愧我重看及第花。
[简注]朱玉:江苏南京秦淮校书(校书,此指旧时对妓女的雅称)。朱敏慧能识人。嘉庆十五(1810),赵重赴鹿鸣宴,常至朱玉之家,玉乞赵赠联,时朱玉有生子之兆,赵即撰此联以赠。宜男草:即萱草。古代迷信说孕妇佩之则生男,故名。及第花:杏花。联语即景生情,幽默而富文采,清新雅致,别有韵味。见《古今名人联话》
81、自题联 钱大昕
月写个文疏映竹;
山行之字曲通花。
[简注]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清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官至广东学政。后主江南诸书院。有《潜研堂集》等。个文:像“个”字的文字。因竹叶像个字,以喻清淡之性情。之字:像“之”字形的弯曲山路,喻曲折艰难。联语文字清新,比喻形象,形神尽“疏”“曲”二字之中,含凝深意。见《明清楹联墨迹选》
82、诗话楼 朱 筠
隐钓风分七里濑;
品诗意到六朝人。
[简注]诗话楼:在福建邵武郡城中,祀严沧浪先生。朱筠,见挽朱筠联注。七里濑:地名。又叫七里滩、七里泷、富春渚。在浙江境内富春江上游。两山夹峙,水流湍急,行船难以牵挽,快慢要看风力。故民间谚语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句中“风分”由此谚语化来。此处相传为严子陵(东汉严光,故又名严陵濑)隐居钓鱼处。濑(lài),湍急之水。水激石间为濑。“品诗”句:南朝梁钟嵘有《诗品》,为后人所推重。句意由此化出。联语用典切事,自见特色。上联用汉严光隐钓之典,切一“严”字,下联以《诗品》之影响,切“诗话楼”之题,意在称赏严羽(宋邵武人,号沧浪逋客,他论诗推崇盛唐)的《沧浪诗话》。叶筠潭学使有联云:“百代诗材归品藻,千秋杰阁傍溪山。”梁章钜评曰:叶联不及朱筠联,“雅切其姓,且老气纷披也。”见《楹联丛话》
83、西涧草堂 韩梦周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简注]西涧草堂:在潍县浮山,乃韩梦周读书处。韩梦周(1729-1798),字公复,号理堂,清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乾隆进士。官来安知县。有《理堂制艺》等。联语表明心迹,淡泊情操自见。见《中华对联大典》
84、瀛山书院 闵 鉴
无穷生面青山在;
不尽心机活水来。
[简注]瀛山书院:在浙江遂安瀛山麓。朱熹、詹舟虚曾在此讲学。闵鉴字资治,清江西南昌人。乾隆进士。官同州知府。作此联在遂安任上。生面:指面目一新。引申指新的风格、意境。心机:此指心事、心意。活水:长流水,宋朱熹《观书有感》诗之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联语旨在说读书、做学问应有自己的见解,洞澈道理,别开生面。见《中华对联大典》
88、春联 王文治
槐为王氏传家树;
杏是唐人及第花。
[简注]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晚年受戒,法名达无。清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进士。官翰林侍读,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工诗文,善音律,工书法,有“淡墨探花”雅称。著《梦楼集》。“槐为”句:化用王氏典故。宋王佑被贬时,在庭院中亲手植三槐树,并说他的后人必有为三公者,后来其子王旦果为宋真宗朝宰相,时称三槐王氏。后就用三槐为王姓的典故。“杏是”句:化用唐郑谷《曲江红杏》诗句:“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及第花,即杏花。联语化用典事,造句工稳,是富有个性特点的春联。见《中华对联大典》
89、赠友联 前 人
人间岁月闲难得;
天下知交老更亲。
[简注]知交:相知之友。联语淡而雅,精而深,贴切工整。表达真实感受,情理俱到,旨趣绵长。见《古今作家名联选》
95、自题联 汪辉祖
苦心未必天终负;
辣手须防人不堪。
[简注]这副自题联乃汪据他的先人语而撰,悬挂了26年之后,撤下授与他的外甥。汪辉祖(1731—1807),字龙庄,晚号归庐,清浙江萧山人。乾隆进士。为清代著名幕友。授湖南宁远知县。苦心:费尽心思。辣手:厉害的手段。联语文字浅显,寓意深刻,能醒人更能律己。正如作者另一联云:“身如未正家难教;昼有所为夜更思。”见《中华对联大典》
96、题李仙园 周升桓
一带林塘诗境界;
四时花果隐生涯。
[简注]李仙园:一作板栗园,在桂林。此联乃大门联。周升桓(1733—1801),字稚圭,号山茨,清浙江嘉善人。乾隆进士。官至广西巡抚。有《皖游诗存》。联语淡雅清新,上联写如诗似画的景观,下联写四时花香果熟的风情,如此园林堪可隐居,表现了园主的淡泊情操。见《楹联丛话》
97、陶然亭 翁方纲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简注]陶然亭:见前注。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清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有《梦园丛集》等。古寺:园内元代所建之慈悲庵。深堂:指慈悲庵的殿堂。联语在幽静二字上着墨,“无人到”却“有月来”,这幽静雅致之所,自然是诗人墨客喜欢来此聚会吟咏的好地方。见《北京名胜楹联》
100、自题联 董 诰
窗横竹叶清如许?
人比梅花瘦几分?
[简注]董诰(1740—1818),字雅伦,清浙江富阳人。乾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卒谥文恭。联语有诗的韵味,画的意境,以竹叶的清淡喻情怀,以梅花高洁喻品质,耐人品读。见《中华对联大典》
101、滕王阁 刘宗辉
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简注]滕王阁:见前注。刘宗辉:字古庵,清江西庐陵(今吉安)人。嘉庆监生。帝子:见前注。下榻:东汉陈蕃任豫章(今南昌)太守时,不接待来访宾客,只遇郡中名士徐穉来,特设一榻,穉一去就把榻挂起来。后因称接待宾客为“下榻”。陈公:即东汉陈蕃。此联是为一船夫所题的。一次刘宗辉乘舟去南昌,游滕王阁,在舟中感而题此联。当时商丘陈淮(?--1810)为江西巡抚,见之笑云:“奇士也!”命延之入,并且说:“为君下榻矣。”联语即事寄慨,幽默风趣。且切滕王阁和南昌府的逸事。见《中华对联大典》
108、题第一楼联 洪亮吉
第一楼边浮大白;
初三月上荡空青。
[简注]第一楼:在浙江杭州孤山。乃酒楼之名。洪亮吉(1746—1806),字稚存、君直,号北江。清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贵州学政。有《春秋左传训诂》等。洪曾饮酒于此,面对湖色山光,为之题联并篆书。大白:大酒杯。《说苑》:“饮不酹者,浮以大白。”空青:谓青色天空。杜甫《不离西阁》:“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联语清爽淡雅,自然飘逸,切地、切时、切情、切酒楼,有诗一样的韵味。见《古今名人联话》
111、戏题联 百 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简注]百龄(1748—1816),字子颐,号菊溪,清汉军正黄旗人。乾隆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谥文敏。有《守意龛集》。百龄在云南为官时,眷一伶儿名荷花者。过了几年,总督两广,荷花适至,仍令居菊部中,而荷花年岁已长,百龄戏题此联。上联用“荷尽”隐含已是凋谢之花。下联用“菊残”衬托荷花虽不是当年的艳丽,然高洁之品性如傲霜的残菊。联语诙谐、幽默、雅致,寓褒于讽喻中。见《中华对联大典》
112、自题联 黄景仁
文章草草皆千古;
仕宦匆匆只十年。
[简注]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一字汉镛,晚号鹿菲子,清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乾隆间大诗人。家贫,长期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官候选县丞。有《两当轩集》等。草草:匆促。此指草率。仕官:作官。联语以深沉的笔触,抒写胸臆,是自况,亦是自嘲,流露出悲愤之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113、憩云楼 曹龙树
喜开心眼常登阁;
若问行藏且看云。
[简注]憩云楼:在江西星子。曹龙树(1749-1811),字松龄,号星湖,清江西星子人。乾隆举人。官至江南乡试同考。有《星湖诗集》、《星湖联语》等。心眼:指见识与眼力,后来也指胸怀气度。行藏:行走与隐藏。《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就是说做官则行其所学之道,否则退隐藏道以待时机。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联语简洁,别有寓意。上联扣登高望远而立意,“更上一层楼”方能心胸和眼界开阔;下联扣云卷云舒而立论,表现出超然物外之气概。是作者思想情操的反映。见《中华对联大典》
114、赠人联 梁奉直
欲知世味须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简注]梁直奉:清福建长乐人。梁章钜伯父。世味:世情。即人世滋味。须尝胆:化自成语“卧薪尝胆”,旨在说明历艰苦而后愤发。人情:此指人心,世情。看花:唐代时,进士及第有在长安看花的风俗。这里借用,意指对人情世故不能只看表面。联语为赠人而作,自有劝勉之情,亦含自警之意,“世味”“人情”的确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116、金顶寺 师 范
月华侵枕淡;
山气入秋深。
[简注]金顶寺:在云南剑川。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清云南赵州(今下关东)人。白族。乾隆举人。官望江知县。有《金华山樵集》。联语描写淡月深山,给人的感觉爽朗明快。语境清新淡雅,诗味浓郁。见《中华对联大典》
117、涵碧草堂 陈大文
香浮碧乳留真味;
影动清流惬素心。
[简注]涵碧草堂:在湖北天门,纪念陆羽。陆羽,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篇,后世民间祀为茶神。陈大文(?--1815),字简亭,清河南杞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素心:此指心地纯洁。联语清淡雅致,虽未着一茶字,香、碧、清、流字字在写茶。见《中华对联大典》
121、堂 对 铁 保
且将高咏娱良日;
况有清修及盛年。
[简注]铁保(1752—1824),觉罗氏,后改栋鄂氏,字冶亭,号梅庵,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有《怀清斋集》等。高咏:激越咏唱。清修:指操行洁美。《后汉书?宋弘传》附《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盛年:壮年。上联抒写趁良辰美景,高咏自娱之乐;下联用“况有”一转,写美好的操行及壮年之慨,表现其旷达之情怀。联语平铺直叙,却含凝旨趣,耐人深品。见《中华对联大典》
123、自题联 孙星衍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简注]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清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刑部主事等。后主杭州诂经精舍。有《尚书今古文注疏》等。春秋佳日:见陶渊明诗:“春秋多佳日,谈笑无厌时。”风雨故人来:化自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虫,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是说旧时宾客遇雨亦来,而今遇雨不来。故人,老朋友。联语清新淡雅,化用自然。“莫放”一语贴近闲情逸兴;“最难”二字,信手拈来,坦言人事世态,留下些许无奈。见《对联纵横谈》
124、莫愁湖 李尧栋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简注]莫愁湖:在江苏南京城西。尧栋守金陵(即南京)时重浚。李尧栋(1753—1821),字东采,一字松云,清浙江上虞人。乾隆进士。官湖南巡抚。有《写十三经堂诗集》。西子:即西施。苏轼有“欲把西湖比西子”诗句。故杭州西湖一称西子湖。千秋乐府:指《乐府诗集》的《莫愁乐》诗,说在石城西有一个女子名叫莫愁,善歌谣。石城原在今湖北钟祥县,故诗中有“闻欢在扬州,相送楚山头”句。后来有人误“石城”为金陵的石头城,以为莫愁女即在此,并因此以为湖名。南朝:东晋以后,中国分为两部分,即南北朝时期。据有南方的宋齐梁陈四朝为南朝。据有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几朝为北朝。后隋文帝统一全国。联语双关妙用,清新自然。上联写景,赞莫愁湖堪可与西子湖媲美;下联抒情,暗点湖名莫愁的由来。同是美女名,同是湖名,同是一种美的感受。由此生发一番感慨和议论,涵蕴着历史的沉淀。见《历代楹联选注》
125、定慧寺 伊秉绶
龛收江海气;
碑出鱼龙渊。
[简注]定慧寺:为镇江焦山古禅林。据传建于汉代兴平年间,原名善济寺,清代康熙南巡时改名为定慧寺。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默卿、默庵,清福建宁化人。乾隆进士。官扬州知府。龛:供奉佛像、神位的小木阁子。此指定慧寺。碑:指南朝时的《瘗鹤铭》碑。《瘗(yì)鹤铭》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原刻焦山西麓石壁上。因石山塌方,碑两次跌落江中。宋代淳熙年间,曾将此碑从江中挽捞出来,后又坠入江中。到康熙时,陈鹏年在焦山募工打捞,共捞出五块石碑,移至焦山定慧寺,今存。铭文真书,字体透逸雄劲,厚重而奔放,为中国书法艺术珍品。由于出自长江中,故有“碑出鱼龙渊”之句。鱼龙:张衡《两京赋》:“鱼龙者,为舍利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障目,化成黄龙八丈。”联语十个字,颇具气势,用典言事,既是对佛寺及焦山文物的赞颂,又是对前人保护焦山文物奉献精神的赞赏。容纳史实,雅切自然。见《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
133、赠人联 石韫玉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简注]石韫玉(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又号独学老人,清江苏丹阳人。乾隆进士第一。官至山东按察使。有《独学庐稿》等。精神:此指神志,心神。老:老练。学问:学习和询问。《荀子?大略》:“《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学与问本为两件事,后来指系统的知识。意气:此谓情谊恩义,指待人接物。平:平和。宁静温和,不偏激。联语言简意明,辩证说理,是格言,亦是警句,勉人励己,堪为座右铭。见《中华对联大典》
137、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简注]舒梦兰(1757—1813),字香叔,一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清江西靖安人。编有《白香词谱》,门人编定刊行的有《天香全集》。爆竹:古时以火燃竹,毕剥有声,称为爆竹,用以驱鬼。后世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声,也称爆竹。宋王安石《除日》诗:“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暧入屠苏。”更:换,此联乃作者岁末游靖安扬鹤观,喜其高僻,遂留度岁,为道士作此联。联语于平淡中见新巧,“偶见梅花觉已春”一语婉曲雅致,极有神韵。见《古今联语汇选》
139、净明寺 李銮宣
名山超五岳以外;
精舍在二灵之间。
[简注]净明寺:在浙江乐清雁荡山。李銮宣(1758—1817),字伯宣,号石农,清山西静乐人。乾隆进士。官至云南巡抚。有《坚白石斋诗集》。名山:大山。此指雁荡山。其峰百有二,谷十、洞八,岩三十。绝顶有湖,水常不涸,为东南奇胜。精舍:见前注。此指净明寺。二灵:指雁荡山的灵岩、灵峰。上联写山,大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意思;下联写寺,切“净明“之旨。联语不须雕饰,却清爽可诵。见《古今联语汇选》(二)
140、黑龙潭 硕 庆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简注]黑龙潭:在云南昆明东门外龙泉山麓。潭水深黑,潭畔梅花盛多。硕庆:清满洲人。嘉庆举人。曾在云南为官。“两树”句:指潭北龙泉观的两株唐梅。李于阳《龙泉观古梅记》:“两柯对峙:一老干纷披,僵卧屈抑,一枝叶扶疏,特立苍茫。”烟雨:指雾气和细雨。联语对黑龙潭的景色不作细致的刻画,而用浓墨重彩,两笔就勾勒黑龙潭的景物特色,鲜明而生动。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141、无 题 姚文田
过如春草芟难尽;
学似秋云积不多。
[简注]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号社畲,又号经田,清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嘉庆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有《邃雅堂集》等。过: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芟(shān):除草。积:积蓄,积累。联语言简意明,议论风生,形象生动,的是名言警句,极富有教育意义。见《中华对联大典》
143、汤阴岳庙 吴芳培
千秋冤案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简注]岳庙:在河南汤阴县城西南隅。祀岳飞。吴芳培,字霁霏,号云樵,清江南泾县(今属安徽)人。乾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有《云樵集》。莫须有:不一定有。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受迫害下狱,韩世忠责问秦桧,要他说出缘由。秦桧以“其事莫须有”搪塞。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也?”归去来:语见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这里是“归来”的意思。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归去来”三字用于此含魂兮归来。上联表达义愤之慨,下联表达怀念之情。联语对比写来,爱憎分明,对仗工切,不可移易。见《素月楼联话》
147、小仓山房 孙原湘
黄初词赋空千古;
白下江山送六朝。
[简注]小仓山房:在江苏南京清凉山。乃袁枚书房。袁枚,见前注。孙原湘(1760—1829),字子潇,号心青,清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嘉庆进士。官武英殿协修。有《天真阁集》。黄初:三国魏曹丕(文帝)年号(公元220-226年)。此指以曹丕为代表的词赋对后代文风的影响。词赋:讲求声调,以抒情为主,注重排比铺陈。其后以行文骈散之影响分为骈赋、文赋。六朝:见前注。六朝相继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宋史?张守传》:“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上联由文学史角度,明赞黄初时期的文学成就,反衬袁枚的学术建树。下联以古都南京送走六朝,生发慨叹,抒沧桑兴替之感。联语意蕴词工, “黄初”对“白下”尤为精巧,且切地切书房切人事,构思不凡。见《中华对联大典》
148、赠龚自珍联 朱鹤年
灌夫骂座非关酒;
江敩移床那算狂。
[简注]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后辞官南下,客死丹阳书院。其诗文富有战斗性。有《龚自珍全集》。朱鹤年(1760—1834),字野云,清江苏泰州人。旅食京华,卖画养亲。鹤年与自珍为莫逆交,有侠气,此联自珍得之大喜,悬于厅事。徐坦生编修见之,对人言:“入门但观此联便知是定庵家也。”灌夫:西汉颖阴人,字仲儒。吴楚七国之乱,与父俱从军,以功任中郎将。后任太仆。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与魏其侯窦婴相友好。婴置酒请丞相田蚡,灌夫使酒骂人。骂座:辱骂同桌的人。江敩(452—495),字叔文,南齐阳考(今河南民权东)人。南朝宋文帝外孙,孝武帝女婿。历宋、齐两朝,官至侍中。好文辞,少有美誉。袁粲称为:“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曾经当面羞辱欲跻身上流士族的幸臣纪僧真,齐武帝亦无可奈何。此联最大的特点是极切龚自珍富于战斗性的性格特征。魏源挽龚自珍联云:“天下谓奇人,骂座每闻惊世论;文坛推异帜,剪窗犹忆切磋时。”此上联堪可作补注。联语用典出神入化,对仗工整,无斧凿痕迹。见《中华对联大典》
149、大明湖小沧浪亭 刘凤诰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简注]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旧城北郊。小沧浪亭:在大明湖北岸小沧浪园内。登亭四眺,可见全湖景色。刘凤诰(1761—1830),字丞牧,号金门,清江西萍乡人。乾隆进士。官吏部右侍郎。有《存悔斋集》。此联本是凤诰的咏湖诗中的对仗句,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为联刻于园门上。四面荷花:大明湖中遍植莲藕,盛夏荷花开放,恰有“四面荷花”之感。三面柳:清人刘鹗《老残游记》中载:“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亦有“三面柳”之赞。一城山色:济南旧为历城,因在历山之下,故有一城山色之称。此联十四个字,就有四对数量词,串组四种富有特色的自然风物。勾画出济南城特有的风光秀美的景观。联语朴实无华,疏朗明快,对仗工整,贴切佳妙,婉丽可诵。见《历代楹联选注》
152、太白楼 姚兴荥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简注]太白楼: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矶。祀李白。姚兴荥:清安徽桐城人。“狂到”句:化自杜甫《不见》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醉来”句:化自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皇帝。联语化用杜甫两首诗句,上联切太白持才傲物的个性;下联切太白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的形态。形神兼备,自然和谐。见《中华对联大典》
155、衍庆宫 阮 元
水能性澹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简注]衍庆宫:在辽宁沈阳故宫凤凰楼右侧。是帝王进行政治活动召见亲近大臣议事的地方,此联作为文物保存在衍庆宫内。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清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澹:恬静。《庄子?逍遥游?注》:“虽澹然而不待坐忘行志。”这里形容水性。竹解:把竹子劈开。解,剖开。因竹乃空心,喻虚心谦逊。联语富有哲理。以“水”和“竹”性能特征为喻,形容治学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一是宁静,一是虚心。比喻形象生动,涵意深远。
159、自 题 黄一桂
读史渐知心学误;
莅官益觉理儒疏。
[简注]黄一桂:字穉坪,清江西虔州(今赣州)人。他特别爱好搜奇书研讨古籍。心学:宋明理学一个流派。即所谓良知之学,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误:谬误。此有误导意。莅官:到职任事。此指阮元督两广重修省志,一桂参与校雠之事。莅,到。理儒:理学和儒学。儒学指孔孟之学。汉儒治经,侧重训诂制度,宋儒则附经义而说天人性命之理,故曰理学,也称性理学、道学。理学,指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疏:此为疏远意。此联由一个“误”和“疏”字,生发反省之意。一桂参与阮元主持重修省志的校雠工作时,有意回护五子(当指宋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晚年学业大进,深悔昔时之非,因题此联以自警。联语蕴涵深意,对仗工整,别寓情思,堪可勉励后学。见《楹联四话》
163、题林昌彝联 吴嵩梁
酒不能豪偏爱客;
米犹难索更藏书。
[简注]林昌彝,字芗溪。吴嵩梁(1766—1834),字子山,号兰雪,又号莲花博士、石溪老渔,清江西东乡人。嘉庆举人。历官黔西知州。有《香苏山馆全集》。豪:豪饮意。索:索取。联语以正反相衬的手法,突出主旨。如此写来,幽默谐趣,别有情味,极风人之致。见《素月楼联话》
166、无 题 缪 艮
妻子望他龙虎日;
功名于我马牛风。
[简注]缪艮(1766--?),字兼山,号莲仙子,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诸生。有《涂说》、《四书对语》。龙虎日:指会试中选,登上龙虎榜之日。马牛风:典见《左传?僖》四年所记。喻事不相干。此联乃作者落第所题。上联说:妻子盼望丈夫高中龙虎榜,博得夫贵妻荣;下联说:科举对我来说是不相干的事。联语构思别致,以“马牛风”对“龙虎日”尤见奇巧,自嘲中亦见谐趣,如见那时应试者的一掬辛酸泪。见《巧联续录》
167、无 题 陈鸿寿
雷霆走精锐;
冰雪净聪明。
[简注]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清浙江钱塘人。乾隆六年拔贡。官江苏溧阳、江南海防同知。有《桑连理馆集》。雷霆:迅疾的雷。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变动。精锐:精练勇锐。聪明:能明察,有才智。联语仅十字,有豪宕之胸襟,磅礴之气概,纯洁之心灵,聪明之才智。韵味典丽,涵蕴深沉。见《中华对联大典》
176、自 题 杨 芳
忌我何常非赏识;
欺人毕竟不英雄。
[简注]杨芳(1770—1846),字诚斋,清贵州松桃人。行伍出身。官湖南固原提督。卒谥勤勇。忌:嫉妬。赏识:指识别、重视人才。上联有“不遭人忌是庸才”之意。说明遭人嫉妬不是坏事。下联意在说,是英雄不会欺人。联语从否定方面去写,表达了正面的意思。很有韵味,耐人品鉴,表现出作者豁达的胸怀。见《中华对联大典》
180、太白亭 朱士彦
此间可谈风月;
斯世岂有神仙。
[简注]太白亭:详见前注。朱士彦(1771—1848),字休承,号咏斋,清江苏宝应人。嘉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卒谥文定。上联化用《梁书?徐勉传》:梁朝大臣徐勉(官至中书令)一次与门客夜游,赏清风明月,有客人虞暠(hào,皓)向他求詹事的官职。徐勉正色说:“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下联化自汉武帝的话。汉武帝好神仙,但屡求不得,说过“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的话。联语语言简洁,要言不烦,于洒脱中见狂放,于淡雅中见豪气。切事切人。而余本敦则云:“此地饶千秋风月;偶来作半日神仙。”见《历代楹联选注》
181、梳妆亭 赵文楷
江光铺白开妆镜;
峰影浮青上晓鬟。
[简注]梳妆亭:在安徽宿松小孤山。赵文楷,字逸书,号介山,清安徽太湖人。嘉庆进士第一。被册封为琉球国王正使。有《石柏山房诗存》。联语淡写轻描,却形容生动,形象明静,情随景生,贴切题旨,清新可诵。见《小孤山古今诗联选》
186、题弥封所联 邓廷桢
姓氏不妨偕豹隐;
光芒终许看龙腾。
[简注]弥封所:在陕西西安贡院内。嘉庆二十三年(1818),廷桢方为西安太守,曾为贡院撰联数十副。弥封所联即是其一。弥封,科举时代,为防止舞弊,考生试卷写姓名处由弥封官反转折叠,用纸钉固,糊名弥封,上盖关防。至试官阅文取中,填写榜文时,始拆封验视姓名。邓廷桢(1775—1846),字嶰筠,清江苏江宁人。嘉庆进士。官至陕西巡抚。有《双砚斋诗集》。偕:同,共同。豹隐: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事见《列女传?陶答子妻》。此指考试时将姓名隐藏于密封处。光芒:光辉四射。此指拆卷后现出姓名。龙腾:比喻考试中选登上龙虎榜。联语用典贴切,比喻形象,言简意明,极切弥封之事。见《中华对联大典》
187、题收卷所联 前 人
称心好句欣先睹;
入手奇文岂漫藏。
[简注]收卷所:贡院收取考试试卷的场所。上联取“先睹为快”之意。入手:到临,得到。奇文:新奇的文章。岂:难道,哪能。漫:随意,随便。联语简洁明快,虽平易而切题,表现出收取试卷时谨慎而认真的心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202、湖心亭 陶 澍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简注]湖心亭:在上海旧城东北区的豫园,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该园水石回环,轩亭四映,奇秀甲于东南。陶澍(1779-1839),字子霖,一字云汀,晚号髯翁,清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毅。有《印心石屋文集》等。陶澍小住园中,对各景点各题楹联以纪念。此联描绘豫园湖光,作者抓住“野烟”、“渔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湖心亭的景物特点。烟水渔舟,是我国诗画中的传统题材,作者这样淡写轻描,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见《中华对联大典》
203、会景楼联 前 人
曲槛遥通沧海月;
虚檐不隔泖峰云。
[简注]会景楼:在上海豫园。曲槛:曲折的栏杆。沧海月:从东海中升起的月亮。沧海,东海的别称。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初学记》六:“按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只称渤海,又通称之沧海。”虚檐:空檐,指楼檐雕琢的花格子,虚空透风。泖峰云:湖中映入的峰姿云影。泖,湖名。即泖湖,在上海松江县西。有上泖、中泖、下泖,称为三泖。元倪瓒《正月廿六日谩题》:“泖云汀树晚离离,饮罢人归野渡迟。”联语文字细腻,视野开阔,对仗工稳,涵盖远近,动静有趣。见《古今名人联话》
211、题露筋祠 周铭恩
千古死应无此法;
斯人奇在不知名。
[简注]露筋祠:在江苏高邮县南。又称露筋庙。俗称仙女庙。宋米芾《露筋庙碑》说有女子露宿郊野,义不寄宿农夫家,为蚊所咬叮。血竭筋露而死。后人于其地立祠以祀。一说庙本祀五代时将路金。因路先有德于兹土,故为立庙。后讹为露筋。周铭恩,字克生,号素生,湖南湘潭人。官知县。这是一副流水对。上联说死有多种死法,就是没有这样的死法,谐趣之语,值得玩味;下联说死的这个人奇在不知姓名,感慨之词,蕴含惋惜。联语构思别致,造语新奇,纤巧可诵。陶澍的露筋祠联以古代两位孝女比之,联云:“谁与共三秋,有江上曹娥,溪边蒋妹;我来游此地,正湖心月白,门外清风。”见《中华对联大典》
215、三苏祠 郭尚先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简注]三苏祠:在四川眉山。为三苏故居。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明洪武年间把其故居改建为三苏祠。郭尚先(1785—1833),字开元,号兰石,清福建莆田人。嘉庆进士。官至大理寺卿。有《郭大理遗稿》。墨池:指代写作用的砚池。化用晋王羲之守永嘉时临池学书,以池水为墨的故实,隐喻三苏父子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的成就。烟:雾气。露:露水。茗鼎:三足两耳形状的金属煮茶器具。指煮茶。云:指游于空的水蒸气。联语以幽静的环境,清淡的情趣,烘托三苏祠人文景观的雅致,散溢着书画的芳香。见《三苏祠联选》
216、放鹤亭 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简注]放鹤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纪念林逋。林逋: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钱塘(今杭州)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其诗大都反映隐居生活。有《林和靖诗集》。林则徐:见前注。遗草:犹遗稿,即指遗留下来的著作。名花:此指梅花。此联上联切“隐”,“隐”有无奈之慨,下联切“孤”,“转不孤”意谓虽“孤”而不孤之感。尤为工巧者,上联“世”与“士”相偕。林和靖本处士,不用“士”,而用“世”,更见意味,在世真能隐者,高洁之士也。下联用“名花”而不用“梅花”,亦见蕴藉。孤山的“梅花”为和靖的专属,人人皆知,用“梅”则显呆滞,无玩味之处。用“名花”比喻德行,表现出林和靖德范为人所共仰。“孤”而不孤也。联语即景着笔,虚实结合,义深言简,表达了作者对林和靖高尚情操的仰慕之情。见《楹联四话》
217、题故居 前 人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简注]故居:在福建福州文藻山。容膝:立足之地。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此指故居简陋。等身书:与人身高相等的书。宋朝贾黄中幼时十分聪明领悟,才五岁时,其父贾玭(pín)每天早晨令他站正,展开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教他诵读。(《宋史?贾黄中传》)此指藏书很丰富。联语平易而深刻,对“师友肯临”感到欣慰,对儿孙的期望恳挚情真,读之给人以启迪。见《中华对联大典》
218、自题联 前 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简注]这副自题,是林则徐遭诬陷被朝廷流放新疆伊犁的途中所作的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的颔联。全诗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是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道光皇帝听信谗言,罢了林则徐的官,并流放新疆。在受到极大的打击下,林则徐没有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而是“自念祸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在流放途中,他没有悲观和绝望,仍与妻子戏谈、吟咏。舒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怀。苟利:如果有利。岂因:那能因为。避趋:回避和趋向。上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自不计较;下联说,那能因祸就回避,是福就趋向。联语直抒胸臆,悲壮感慨,表现林则徐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和把个人的生死、祸福都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见《中华对联大典》
219、李纲祠 前 人
进退一身关庙社;
英灵千古镇湖山。
[简注]李纲祠:在福建福州西湖荷亭。原在越王山麓,道光九年(1825),由林则徐发起,移建于此。并制此联。李纲(1803—1140),字伯纪,祖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他曾任南宋兵部侍郎、宰相。力阻钦宗迁都,并亲率军民击退金兵。后又主张用两河义军抗金,多次上疏攻战守备方略,均未被采纳。进退:指做官和未做官。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庙社:宗庙、社稷。此指国家朝廷。《宋史?韩世忠传》:“性戆(zhuàng)直,勇敢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联语由史生发议论,语气伟重,思深旨远,情寓理中,表达对李纲的缅怀敬慕之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220、题后乐亭联 前 人
宦游到处身如寄;
农事何时手自亲。
[简注]后乐亭:在江苏府署后,乃一竹亭。后乐,取范仲淹“后天下之乐
而乐”意。此联集苏轼诗句。宦游:外出求官;做官。此指在外做官。寄:寄
居,经常调动无定居。农事:耕种的活动。亲:指亲自种稻。上联即事生发感
慨;下联抒情寄怀。林则徐在署后空隙之地垦田种稻,“盖以教吴民也”。体
现了作者在勤政的同时,关心农事的思想。于此,先忧后乐的精神自见。
225、 岳阳楼 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简注]岳阳楼:见前注。陈大纲,清陕西高陵人。嘉庆进士。历知巴陵。岳阳楼主楼三层,雄踞巴陵,下瞰洞庭,景色壮观。真个是“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胜状。“四面湖山归眼底”,这正是登临送目的真实感怀。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岳阳楼因此凭添声誉。《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凡咏岳阳楼之联,几乎无不化用这两句而生发感慨。“万家忧乐到心头”,化用自然。联语清雅风致,景中有情,言简而意深。见《中华对联大典》
240、咏 炭 徐宗幹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简注]徐宗幹(1796—1866),一字伯桢,清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嘉庆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卒谥清惠。有《斯未信斋集》。联语咏平凡物,兴非常慨,颇含哲理。铭诸座右,自警亦可警人。见《楹联四话》
245、太白楼 何绍基
诗犹称弟子;
酒不让先生。
[简注]太白楼:在四川江油太平镇。太白,即李白。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清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国史馆总纂。有《惜道味斋经说》、《楹联集贴》。此联宛如同太白在促膝谈心。联语雅俗相谐,妙趣横生。切人切楼切情,不能移易。见《中华对联大典》
246、吟诗楼 前 人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简注]吟诗楼:在四川成都碧鸡坊,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所建。花笺:相传女校书薛涛吸井水制作诗笺,别具一格,世称“薛涛笺”。茗椀:茗,茶。椀,同“碗”。吟诗楼附近有“薛涛井”,水极清洌,人们喜欢汲此井水煮沸泡茶。联语切景着笔,上联扣一“香”字,隐含女诗人的轶事趣谈,生发怀念之情;下联着一“活”字,变静态为动态,描绘了吟诗楼生动的景象。意境清新,耐人寻味。见《历代楹联选注》
255、贺侯理庭公子新婚 严保庸
雀屏妙选今公子;
鸿案清芬古大家。
[简注]侯理庭:生平不详。严保庸,字伯常,号问樵,清江苏丹徒人。道光进士。入翰林,任知县。后作传奇《红楼新曲》、《奇花鉴》等。风行都下。雀屏:比喻选择女婿。隋末窦毅为其女择婿,于屏上画二孔雀,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李渊(唐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将女许与李渊。妙选:中选的出色公子。鸿案:东汉梁鸿,家贫好学,有节操。娶孟光为妻,尝至吴,为人舂米。每归,光为供食,举案齐眉。后用为夫妻和好相敬之词。清芬:喻德行高操。大家:同“大姑”。家,读作姑,对妇女的敬称。上联赞美新郎中选,下联赞美新娘贤淑。联语化用典故,自然贴切,俗中有雅。见《中华对联大典》
260、无隐精舍 莫友芝
入座有情千古月;
当窗无恙六朝山。
[简注]无隐精舍:在江苏南京城西的胡园,胡恩燮(字煦斋)奉母居此。园主人别号愚园,故人称为愚园。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清贵州独山人。道光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有《郘亭诗钞》,《增补古今集联》等。上联用语新奇,用拟人手法,邀月入座谈心,大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下联造句更见创新意,诗文中用“六朝”之典实抒情的句子较多,而友芝的“当窗无恙”就不同于一般的借景抒情,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涵义。联语构思立意别有特色。用字炼句,体现了工稳、贴切、新奇。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261、 小孤山 曾国藩
放眼瀛台小;
置身天地孤。
[简注]小孤山:在安徽宿松东南之长江中。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清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后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攻克天京(今南京)后,又奉命镇压捻军。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正,封毅勇侯。有《曾文正公全集》、《曾文正公楹联》等。瀛台:台名。在北京,清故宫西苑太液池(今中南海)中,也名南台。三面临水。联语嵌“小孤”二字,联想发挥,情在联内,意在联外。十个字表达了无限的登临之慨。见《小孤山古今诗联选》
265、 拂云楼 左宗棠
积石导流趋大海;
崆峒倚剑上重霄。
[简注]拂云楼:在甘肃省城北隅,又名望河楼。面五泉,楼下黄河环城东去。作者据河山之胜,篆楼额云:“大河前横”。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清湖南湘阴人。道光举人。官至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卒谥文襄。著作辑为《左文襄公全集》。积石:即积石山,在甘肃导河县西。崆峒:见前注。倚剑:形容山势高峻。左思《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联语用衬托手法,以积石和崆峒山的意境,相衬拂云楼之峻拔。作者借“倚剑上重霄”一展旷怀,表示出自己的雅量和志趣。见《左宗棠楹联辑注》
273、涵碧亭 汪炳璈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简注]涵碧亭:在贵州贵阳浮玉桥甲秀楼旁。汪炳璈,字仙谱,清湖南宁乡人。道光举人。官至保定知府,调任贵州。联语写抚亭眺望,只见泉水从碧玉似的环中流出,碧水荡漾,荷花盛开,游人像在花丛中行走,宛如一幅行吟图呈现在眼前。语句清新活泼,形象生动有趣,耐人赏读。见《中华对联大典》
285、又一村联 李鸿章
山椒云气易为雨;
村落人家总入诗。
[简注]又一村:在江苏南京愚园。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清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入曾国藩幕。后组织淮军。同光以来,主持举办洋务。历官督抚、北洋大臣、大学士,封肃毅伯。卒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山椒:山顶。村落:乡人聚居之处。上联写“云行雨施”的自然气象;下联隐含乡村小桥流水炊烟的清幽环境。联语简洁清爽,朴素纯真,平直中有曲径,颇切“又一村”之题。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89、自 题 郑心一
无可奈何新白发;
不如归去旧青山。
[简注]郑心一,字渔帆,清浙江桐乡人。以名幕起家。官袁州太守。因病乞归,寓居苏州,时有故乡之思,书此联贴于室。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不如归去:杜鹃鸟的鸣声。旧诗文中多用作思归或催人归家之意。联语遣词工巧,颇切思归之心境,有白发新添之慨,却无回归自然之忧,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见《中华对联大典》
294、 云麓宫 黄道让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简注]云麓宫: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右顶峰上。黄道让,字歧农,清湖南安福(今临澧)人。咸丰进士。官工部主事。有《雪竹庐诗稿》。衡岳:指南岳衡山。据《古方舆》记载:衡山有七十二峰,岳麓为其中之一,“盖衡山绵亘八百里,回雁(峰)为首,岳麓为足。” 洞庭:即洞庭湖。湘江水流入洞庭湖。上联写山之气势;下联写水之壮阔。联语着笔高远,创新意境,寥寥十四字,把岳麓山云麓宫的宏伟气势和壮观的景色,如画图舒展在读者面前。见《中国古迹名胜对联选注》
295、 三贤祠 张之洞
江湖忠悃三迁客;
岭海人文百世师。
[简注]三贤祠:在广东广州越秀山。祀虞仲翔,韩愈、苏轼。张之洞(1837—1909),字香涛,一字孝达,号壶公,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联语丛录》。忠悃:忠诚。三迁客:三个谪贬在外的人。指三国时虞仲翔,他历事孙策、孙权,因范颜谏争,被谴徙交州。韩愈、苏轼均谪贬在外。岭海:指广东、广西。两广地区五岭之南,临近南海,故称岭海。人文:此谓礼教文化。百世师:谓人的品德学问永远是后代的表率。联语简洁而意明,怀古抒情,表达作者对古代的三位贤人的缅怀与仰慕之忱。见《中华对联大典》
306、无壁楼联 丘逢甲
陆沉欲借舟权住;
天问翻无壁受呵。
[简注]无壁楼:在广西梅县黄遵宪故居人境庐旁。戊戌变法失败后,黄遵宪被逐出政治舞台回梅县故居所筑。丘为之题了此联。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仙,别署沧海君,台湾彰化人。清光绪进士。官工部主事。主讲台湾衡文、罗山等书院。有《岭云海日楼诗钞》。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引申为埋没。权:权且,暂且。天问:《楚辞》中篇名。屈原作。上联用《南齐书》所载张融“权牵小船于岸上住”的故事,对黄的遭遇寄于同情。下联则借屈原放逐后,见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壁间绘有山川神灵及古贤等图画,愤而作《天问》,书之于壁,呵而问之,而现在连呵斥之壁也没有了,表示对清廷扼杀人才的愤恨。联语化用典故,贴切工稳,感情深沉。
308、勉家人 谭嗣同
为人竖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海银。
[简注]此联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离家进京时作。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寥天一阁主,清湖南浏阳人。诸生。甲午战争后,提倡新政,为湖南维新运动的中坚。光绪二十四年,任四品卿军机章京。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同全集》。铁:形容脊梁骨如铁一样刚强坚硬。把卷:指读书。眼海:谓眼睛深邃明澈如海。银:喻眼光明亮,洞察精微。上联意为做人应有凛然正气,铮铮铁骨和刚正不阿的精神;下联是说,读书要能明察事理,看清方向和独到的见解。联语述怀明志,气魄雄伟,勉人励己,至为感人。谭嗣同不愧是硬骨头的铮铮铁汉,真乃联如其人。见《古今名人联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