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词牌和择调
词本来是配合音乐歌唱的,因此每一首词都有一定的腔调。这种腔调就相当于现在的歌谱,在词律中叫做词调。我们也通称为词牌。 词牌本来是用以限定每首词的词调和音律的。由于后来词调失传,加上后来词又逐渐和音乐脱节,所以词牌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仅仅用来限定一首词的字数、句式、平仄、用韵等等。例如词牌《念奴娇》,在词谱中是这样规定的的:每首首一百字,上、下片各为十句,全词共二十句,押仄声的入声韵;同时还规定每句用字的平仄。总之,词牌要求一首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一般情况下必须按谱下字,不允许随意改变。正因为词是按谱定制,作词也叫做“填词”。 同一个词牌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别体),字数有多有少,平仄也会所不同,有的押韵也不一样。如《满江红》,本体押的是仄声韵(入声)韵,“别体”却有押下平声韵。有的词牌有几种名称,例如《念奴娇》又称《百字令》、《大江东去》等等。当然也有异调同名的情况。至于“令”“引”“近”“慢”的及其“摊破”、“减字”“促拍”“添字”“偷声”“转调”等等的特点和区别,这里就不细谈了。 填词必须择调。因为每一个词调都体现一定的声情,所以填词时必须先择调。要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选择词调。宋代词论家张炎说:“作词之要有五: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这里说的“择腔”就是择调。《满江红》声调激昂雄壮,要表达壮烈雄伟的怀抱,就就当选用这一类的词调。《六州歌头》声调高亢激越,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情。《木兰花慢》则和谐婉转,主要用来描写缠绵悱恻的情怀。等等。总之,要填写好一首词,不仅仅要注重平仄、用韵、句式,也要择对腔调。当然写好一首词,还有其他要求,比如,上半阙写景,下半阙写情,上半阙写虚,下半片写实。这些要求都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来细致把握。 (主要参考资料:《诗词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