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3

唐新宋旧

[复制链接]

64

主题

502

帖子

28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1
贡献
655
金钱
1111
发表于 2024-1-28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笑间 于 2024-1-28 13:01 编辑

分辨唐新宋旧,多引用一些诗,便于理解。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上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来到或路过一个新的地方。因诗人本身自有的文学功底,写出的内容给人新鲜的感受,有想跟着一游的迫切,所以容易写出兴趣。下面的几首和上面比就让人提不起兴趣,似乎是从闻到花鸟香的地方一下子进入一个无人居住的大杂院,空且乏。本轻松一下变的乏累。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再看看李商隐的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两首诗,让读者的思与读同步,感受到诗人的身行事,传递着古今相通地步。下面的诗,带有明显的雕琢,用对很巧,说明李商隐写时是用心的,但也就局限了内容的开拓,多看很累、很累,说心里话,除了几个对子,真的难关心他的处境,接触断了。诗的迭代标杆几经变换大王旗,由新到旧,如同大唐的命运,辉煌任人钦慕,衰落任人惋惜。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所以杜牧李商隐是唐诗衰落的转折处。既有唐诗高峰的那种新的诗词,引人影像进去,分清他们所处的环境,联想自身的不易,追求古今相通的那种神游。也有让人没兴趣的那种负担,看诗本就想轻松,没几个找压抑。诗句的通入就是这样,喜欢不喜欢都是人与自然,古与今,时空的版印。

说唐宋诗,必须要说下代表人物,李杜,苏陆。
征夫 杜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征夫》是广德元年(763)冬,吐蕃围攻松州、维州,蜀人被征戍守,战事失败,死伤甚众。杜甫在阆州小住,看到的,写下来。递进的方式写下了凄婉悲切,身是道,亦悲道友。如同看到千家破落的景象,触媒到时代的大格局,大时代的悲,浓化成星星点点的晶体。此诗就是一粒晶体。题西林壁,此诗是写景讲理的诗,宋诗的套路,意思没什么可说的。都是初来乍到,题西林壁抓住的是山山有的外形,不能说苏轼没有认真区别庐山与他山,但最起码苏轼现在的脑子里是有理念拘束的,君君臣臣的规范,一横一横地压着思想自由。本来是新看到的景色,非写成老而初感悟的习气,有宋一代的诗风差矣,太差。
那么对比李白陆游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同样是山野,李白入手是“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陆游的入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个是自然的天工雕饰,出新,一个是拿捏着内心的维度,调摄违和心态,恋旧。拿捏内心维度,调摄违和这可能就是大宋文人的特征。讲究学理的突破,收窄了文学视角的广度。乃至宋词。


60

主题

157

帖子

11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7
贡献
185
金钱
461
发表于 2024-1-29 0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雕琢堆砌,是大多数诗人跳脱不了的羁绊。不是因为文字功底不厚,而是因为生活阅历不够。个见,不足为凭!

点评

记得有人说苏轼自己释怀,苏轼他从小就喜欢写文章讲理论述,所以词诗应该是他的副业。 咱们哪说话哪了,记得几年前古诗文很火,出来了几个中文教授,因电视节目大受欢迎出了名,久之也是信心十足,每个人都有在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9 1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502

帖子

28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1
贡献
655
金钱
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市民 发表于 2024-1-29 09:57
有道理!雕琢堆砌,是大多数诗人跳脱不了的羁绊。不是因为文字功底不厚,而是因为生活阅历不够。个见,不足 ...

记得有人说苏轼自己释怀,苏轼他从小就喜欢写文章讲理论述,所以词诗应该是他的副业。
咱们哪说话哪了,记得几年前古诗文很火,出来了几个中文教授,因电视节目大受欢迎出了名,久之也是信心十足,每个人都有在自己的节目中吟诵了自己写的诗片段,效果空前的一致反转,差评喷薄,之后都收敛了。所以专业与副业一定要分清楚。不是像李白杜甫那样专门写诗,自己就应该知道满足。
现在说诗词理论是没人喜欢的事。我们为诗词的爱好理解与别人分享是自愿。所以坚持说出自己对诗的理解,不管有用无用都是一份热情。
能看出,你也是有这份热情的,欢迎你,并坚持。
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4
贡献
43
金钱
105
发表于 2024-10-16 14: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眼看诗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