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6-8
威望281
金钱1111
贡献655
高级会员

威望- 281 点
贡献- 655 次
金钱- 1111 枚
|
关于对《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一问答内容的个人答案
本来对叶嘉莹知之很少,一直认为是南方人,后去了台湾,一直在台湾生活。刚看了有为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这个问题急的不成不成的,就想查查叶嘉莹是什么人啊。百度后略知一二。北京人,书香世家,三岁始识字,四岁能诵诗,《论语》开智,四书启蒙。很厉害的启蒙时代,又从事文教行业,还一直笔耕不辍,应该有发言权。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会不会灭亡?当我看到叶嘉莹是北京人时我就知道答案了。今早在小区门口碰见一位老街坊,她岁数比我大很多是我老姑的同学。我走到小区门口听见一句,“出去啊,您”,我听老话就特亲,抬头赶紧回话。当一听到“出去啊,您”,感觉心里轻快了很多。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老北京话了,只能偶尔遇见以前的街坊才能聊聊。多像古典诗词啊,不看古诗词文集,上哪里找古诗词的存在。你说中国古典诗词在大众世面上还活着吗?灭亡了。但就乡及亲的原则,我能感受到叶嘉莹说的“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就像我刚才说的,平常碰不见街坊,也就没得说,遇见了就高兴的聊些。对于古典诗词,虽然聊诗词并不能代表诗词是生是死,但毕竟生活在民间,总会有古诗词活着的证据,这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我认为古典诗词大面上已经灭亡了,不过是还有星星点点的一些守道者在坚持,为诗词续命。就认作他们是“有明一代”吧。他们的诗就是“有明古诗”。
这不就得了。有多大点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