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11-5
威望237
金钱687
贡献449
高级会员

威望- 237 点
贡献- 449 次
金钱- 687 枚
|
发表于 2024-1-28 16: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二十五讲画梅组作业:
画梅09-雪松
恨别
(唐·杜甫)押先韵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被迫背井离乡,辗转漂泊,直到蜀中才暂时安定下来。连年的战乱使骨肉不得团聚,诗人月下思家,白日忆弟,倦极而眠。听到唐军河阳大捷的喜讯,盼望早日平定叛乱。全诗抒发了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解析:
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
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
零憔悴的遭遇。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
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
潜评论此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
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体现
离家的距离:诗中提到“洛城一别四千里”,意味着作者离开了洛阳后,与故乡的距离已经遥远至四千里。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离家的痛苦感受。时间的流逝诗中还提到了“胡骑长驱五六年”,暗示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叛军已经侵入了中原地区长达五六年之久,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漫长和持续的影响。
家庭的不幸,诗中描述了“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这里的草木由绿转黄,表明季节的变化带来了生命的衰老;而“兵戈阻绝老江边”则描绘了一幅因战乱而导致生活困顿的景象,这些都表现了对家庭的忧虑和对亲人分离的痛苦。胜利后的遗憾,诗的最后一句“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虽然得知前方取得了胜利的消息,但诗人心中仍然充满了对未能收回故园的遗憾,这种遗憾是对胜利成果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战争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布局:起承转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