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吟书院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6-11-16
威望323
金钱1341
贡献465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威望- 323 点
贡献- 465 次
金钱- 134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2 1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作于唐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三、诗文赏析
鸟鸣涧
唐 王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不例外。
全诗突出一个“静”字。
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静。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只有心真正闲下来,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作者“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飘落的过程。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更衬托出山里的幽静,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照审美移情说,这是移情于景而产生的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境界。
王维将禅意渗透进诗作中,构建起空明的禅意风格。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说《鸟鸣涧》“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鸟鸣涧》这首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其中的意境是否真的感同身受呢?
当我们学会用福建流水调来读这首诗的时候,相信您一定会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