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精华1546
注册时间2022-6-29
威望8624
金钱158403
贡献132973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威望- 8624 点
贡献- 132973 次
金钱- 158403 枚

|
发表于 2024-1-20 15: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往今来,诗词曲者,谨当唯民是举,由来如此,六艺皆然。然而文者却多有唱和互夸、有趋鹜名家或题赠浮躁之风,尤当引以为戒。国运之兴衰,政行之明暗,无不关乎于民生之忧乐。正所谓:雪月风花非世务,油盐柴米是民生。七贤广陵钟山水,沉湎高樽不可取。戊戌六君家国投,公车上书足以谋。屈原之《离骚》,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之《春夜喜雨》,有暗喻民生之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三吏”、“三别”诸篇;陆游之《病起书怀》,有“位卑未敢忘忧国”,其《示儿》又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岳飞之《满江红》,又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无不让人感奋而壮怀激烈,世代传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见魏武博大胸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透出白居易的平民情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