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4-1-16 10:21 编辑
我在九门的“打擂”帖下如此说 九门说: 对于打擂台这种形式,俺不喜欢的,这是心里话。诗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为了比试而写出来的有违诗道。能够比试的,只有技巧,而技巧仅仅为抒情服务才有价值与意义。 写诗,自己都不能强迫自己去写,何况其他?兴来则写,兴去则止,随心所欲。比方说,俺本来觉得有些兴趣再写一章“冻橙”,等到写完南瓜、萝卜,突然失去了兴趣,就不想写了。 老金说: 我的观点与九门相同。诗,初衷是有感而发,情之所至。用打擂的方式要别人来写“桂”、来写“梅”,“来斗诗”,比谁写的好,用这来招揽人气,十多年前在中华诗词站知味就曾用过,不过他叫“砸诗台”。既然有人要在理论版显示他们的才艺,又有上方宝剑支持,就让他们搞吧!我离他们远点就是了! 现在来具体说说我的理由: 命题行文,限韵作诗,一种文字游戏罢了。这种游戏,古人就玩腻了,捻字呀、限韵呀,五花八门。 须知,诗人学诗,这些是有用处的;但上升到作诗,这些就应该丢开了,去写你想写的主题,选用的格式。而现在却有人对所谓的“打擂斗诗”乐此不疲,且看他的设擂: “共三题(两诗两词一联): 一、咏桂两首,五律一首,七律一首; 二、以“秋风承不起,欲待满庭香”为题意,词牌从《如梦令》、《临江仙》、《西江月》、《南柯子》、《唐多令》、《蝶恋花》中任选其一。梅,词牌《十六字令》; 三、出句:门开一院春(一只鬼) 1.对联不拘新旧韵,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 2.词谱从《钦定词谱》; 3.咏桂两首之间意思不得重复相近,句中不得犯“桂”字,五律限十四寒韵,七律限八庚韵。《十六字令》中不得犯“梅”字;” “对联不拘新旧韵”:对联只讲对仗(或对偶),并不用韵。“五律限十四寒韵,七律限八庚韵”:理由是什么?“咏桂不犯桂”、“咏梅不犯梅”,理由是什么?“词谱从《钦定词谱》”理由又是什么?当然,这些作为一种有趣的展示,如果放在诗无敌也未尝不可;但它决不是什么诗词理论,它却要去放在理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