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7|回复: 16

再说“无味不成诗”——请绝谷野樵先生看过来

[复制链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发表于 2024-1-7 1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头帽与倒三角 于 2024-1-7 16:12 编辑

再说“无味不成诗”——请绝谷野樵先生看过来


       刚刚注意到,有记者把拙作《无味不成诗》转至他处,引起吟者注意,并与记者简单研讨如下。请绝谷野樵先生看过来:
       吟者:
       “无味不成诗”亦即余之所谓建立在“缘情”“出新”基础之上的“高级诗理”。相应的基本诗理则是“无情则无诗”,或曰“无情不成诗”
       就基本诗理而言,其辩证关系是:“有情未必有诗,无情则肯定无诗。”形形色色的老干体不仅差在“出新”,而且差在“得味”,甚至差在“缘情”、“炼字”甚或“不隔”!古往今来,在“缘情”的基础上“出新亦复得味”,那才叫诗啊!
       记者:
       关于“诗味说”,明清之际的一代大家黄宗羲也有与杨万里颇为类似的说法。
       吟者:
       以“”论诗或曰“诗味说”,乃是与“知人论世”评诗准则齐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验之谈,一代大家黄宗羲当然深谙此道。其实,类似的古今说法多了!
       比如,钟嵘有云:“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再如,司空图有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又曰:“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又如,苏东坡有云:“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
       还如,严羽有云:“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更如味外之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蕴藉”、“含蓄”、“隽永”、“耐品”、“有嚼头”,等等等等。端的琳琅满目啊!

       在“诗词理论”栏目,当然应该“就诗言诗”,何况绝谷野樵先生自言“作为诗人”、“今题诗一首”呢?那么,笔者不禁要问,诗人是那么好当的吗?你那是诗吗?又是哪国的诗呢?中华传统诗可不是那等货色哦!其它一切均可不论,请问绝谷野樵先生,《诗追热点,方显价值》中的这几句破纸间律体韵文“诗味安在”呀?

闻震有题
二零二四正开年,却有震灾临石川。
岛国山崩街路毁,倭人家破哭声传。
细推此事皆因果,休怪闲言遍陌阡。
大海排污再不绝,谅来报应更连绵。

       再者,诗追热点当然没错,问题是追了热点就是诗了吗?就有价值了吗?那是诗的价值吗?另外,这几句破纸间律体韵文又是跟谁学的呀?非诗货色抢占了道德制高点抑或政治制高点,便可堂而皇之地称诗了吗?君不闻“诗当艺术性地吟咏情至之情”乎?
       烦请绝谷先生扼要解答为盼!谢谢!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6: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头帽与倒三角 于 2024-1-7 16:33 编辑

网上曾有一个著名的简易评诗匡算公式:

(诗作)综合得分=诗心×(审美洞察力+艺术表现手法+文字功夫)

诗心亦即仁者之心,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关乎出新,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关乎得味,老到的文字功夫关乎炼字。绝谷先生自认《闻震有题》能得几分呀?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诗友也可帮绝谷先生把把脉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6: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头帽与倒三角 于 2024-1-7 16:54 编辑

(诗作)综合得分=诗心×(审美洞察力+艺术表现手法+文字功夫)
       这个简易评诗匡算公式既是半开玩笑的,其实也是半认真的。有兴致的朋友均可据此考察己作抑或他作。
       综合得分为100分。各项满分参考标准为:诗心10分;审美洞察力4分;艺术表现手法3分;文字功夫3分。


点评

花花,你所谓的诗心又是什么狗屁玩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7 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4-1-7 18:0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帽与倒三角 发表于 2024-1-7 16:50
(诗作)综合得分=诗心×(审美洞察力+艺术表现手法+文字功夫)       这个简易评诗匡算公式既是半开玩笑的 ...

花花,你所谓的诗心又是什么狗屁玩二?

点评

诗味说只是诗学理论中的其中之一,其余尚有情志说、境界说、性灵说、神韵说之类,花花这厮未免挂一漏万,繁略不分,往往不得要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8 11:21
花花永远也不可拎得清诗心是什么 简了说,所谓诗心亦即诗人之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诗人之心乃天地之心、自然之心、家国之心、悲悯之心、人间正道之心,故毛诗序曰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8 11:09
八弟对五花姐情有独衷,不管用什么名字马上知道了。 言归正传,樵哥这个说事诗的确味寡了点,五花姐说的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7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24-1-7 18: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花说老夫的诗没诗味,那么请花花也写一首《闻震有题》,让老夫看看你的诗味是什么,如何?如果写不出,就别再叽叽歪歪,打扰老夫清静。

点评

这里是诗词理论版,提请绝谷先生以学术的方式正面接招! 你可以到我空间看看,愚之习作不过三首,全都不敢称诗。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你打假。你干脆当我眼高手低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7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8:5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4-1-7 18:42
花花说老夫的诗没诗味,那么请花花也写一首《闻震有题》,让老夫看看你的诗味是什么,如何?如果写不出,就 ...

这里是诗词理论版,提请绝谷先生以学术的方式正面接招!
你可以到我空间看看,愚之习作不过三首,全都不敢称诗。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你打假。你干脆当我眼高手低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9: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
圣贤之人、仁人志士、革命烈士、各类英模等等,诗心一项均为满分;
官场虎蝇、文化间谍、诗词汉奸、混蛋王八蛋等等,诗心一项均为零分!

点评

五花姐高见,诗先正其心。 有人说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好,实则草间虫吟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7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0
贡献
13773
金钱
16762
发表于 2024-1-7 19:3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樵是蚁狮,净吃不拉的主儿。

点评

蚁狮乃是蚁蛉之幼虫,的确是光吃不拉的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8 2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4-1-7 2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4-1-7 18:00
花花,你所谓的诗心又是什么狗屁玩二?

八弟对五花姐情有独衷,不管用什么名字马上知道了。
言归正传,樵哥这个说事诗的确味寡了点,五花姐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4-1-7 2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帽与倒三角 发表于 2024-1-7 19:12
补充说明:
圣贤之人、仁人志士、革命烈士、各类英模等等,诗心一项均为满分;
官场虎蝇、文化间谍、诗词汉 ...

五花姐高见,诗先正其心。
有人说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好,实则草间虫吟耳。

点评

诗学者,心学也。欲学为诗,先学做人。纵然做不成圣贤之人,也得做个悲天悯人之仁人抑或接近仁人之人,最起码也得是个好人。否则难免像落马官员诗人一样,一切都是神马浮云,一切都是白搭。 此说不无道理,却与宋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8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发表于 2024-1-8 11: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8 12:33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4-1-7 18:00
花花,你所谓的诗心又是什么狗屁玩二?

花花永远也不可能拎得清诗心是什么

简了说,所谓诗心亦即诗人之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诗人之心乃天地之心、自然之心、家国之心、悲悯之心、人间正道之心,故毛诗序曰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发表于 2024-1-8 11: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8 11:35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4-1-7 18:00
花花,你所谓的诗心又是什么狗屁玩二?

诗味说只是诗学理论中的其中之一,其余尚有情志说、境界说、性灵说、神韵说之类,花花这厮未免挂一漏万,繁略失当,故往往不得要领,但这厮有个好处是善于制造话题,是不是诗和是不是好诗是两个概念,花花常常瞎整一气,N年也改不了这臭毛病

点评

如此就能回答《诗追热点,方显价值》中的诗是不是诗、是不是好诗和显不显价值这三个问题了,《诗追热点,方显价值》中的诗是不是诗呢?是,此诗具备了诗的立意、诗题、诗文、声律、押韵、对仗等诗的基本形式,所以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8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发表于 2024-1-8 1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8 18:56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8 11:21
诗味说只是诗学理论中的其中之一,其余尚有情志说、境界说、性灵说、神韵说之类,花花这厮未免挂一漏万, ...

如此就能回答《诗追热点,方显价值》中的诗是不是诗、是不是好诗和显不显价值这三个问题了,《诗追热点,方显价值》中的诗是不是诗呢?是,此诗具备了诗的立意、诗题、诗文、声律、押韵、对仗等诗的基本形式,所以说它是诗。是不是好诗呢?不是,好诗可能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但予人以美感特质是最基本的要求,此诗立意而言就先存在大问题,其立意根本就是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之上,其次,此诗仅以叙事、议论成篇,言辞浅白,语绝意绝,了无意味,毫无美感可言,所以说不是好诗。显不显价值呢?不显,时事之诗应是感时感事而吟咏之,如老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诗便可足以为范,但此诗以叙事、议论成篇是其一,其次是所论纯属想当然,这样的想当然既不符合科学,也不符合厚德之道,说白点是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扭曲,最主要的是立场跟国际道义格格不入,跟国家的立场格格不入,也跟中华文化的厚道、厚德精神格格不入,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有是非观念和具备一定的是非分析和鉴别能力,报应这个词应是出自于佛教用语,原指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现只用后一个意思,佛教是一个劝人向善也劝人忍受的宗教,这是基于弱者无力无助的一种心理开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且看苍天饶过谁】,从这两句话中是可以看出佛教的劝人忍受和劝人向善的双重含义来的,《诗追热点,方显价值》中的诗明显对石川地震幸灾乐祸,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跟报应的佛家教义明显是相悖的,综上,这样的立场也是不可能抢占什么道德高地和政治高地的,所以这样的时事诗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走向了诗教的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4-1-7 19:39
老樵是蚁狮,净吃不拉的主儿。

蚁狮乃是蚁蛉之幼虫,的确是光吃不拉的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7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104
金钱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2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汉 发表于 2024-1-7 20:54
五花姐高见,诗先正其心。
有人说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好,实则草间虫吟耳。 ...

诗学者,心学也。欲学为诗,先学做人。纵然做不成圣贤之人,也得做个悲天悯人之仁人抑或接近仁人之人,最起码也得是个好人。否则难免像落马官员诗人一样,一切都是神马浮云,一切都是白搭。
此说不无道理,却与宋之问人品有关。不可不察也。

点评

花花,你又写出什么东西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8 2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4-1-8 21:5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帽与倒三角 发表于 2024-1-8 21:50
诗学者,心学也。欲学为诗,先学做人。纵然做不成圣贤之人,也得做个悲天悯人之仁人抑或接近仁人之人,最 ...

花花,你又写出什么东西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