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3-9-10
威望103
金钱302
贡献159
高级会员

威望- 103 点
贡献- 159 次
金钱- 302 枚
|
本帖最后由 初心有评 于 2024-1-5 21:43 编辑
(一)
南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说:“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余之此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
初心按:
张戒的论述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自汉魏到北宋诗歌史的流变,注意这个时间点,张戒生活于南宋初年,所论自当截止于北宋。
又按:
诗歌的文体演变从古体诗到近体格律,由唐及宋已走向成熟,正是近体诗成熟的时候,诗歌创作的形式主义就诞生了,再往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这种格律诗创作的形式主义倾向性更为显著,愚以为,所谓的诗法就是基于近体绝律的形式主义,提出的各种法度,特别是五七言律诗,诗人写诗越是追求工整,诗中的性情就越容易流失,乃至失真。有时候物极必反,古典诗歌的复兴,还是期待于古体诗的复兴,而不是格律体形式下的巧技。
(二)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初心按:
严羽的论述褒扬唐人而批评宋人,注意这里的宋人,四个字近代诸公,具体地说指北宋后期以苏东坡、黄庭坚为代表的元祐、江西诗派,苏黄二人只是名气大,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宋诗,北宋后期的诗风,也并不能代表整个两宋诗的风貌。
又按:
自《诗经》三百篇以来,诗歌的文学功用,始终只有一条主线就是抒情,尽管诗歌的文体随每个时代而演变,到了唐代各种诗体皆已完备。近体格律备于唐而熟于宋,与其说唐宋诗有别,不如说是格律体成熟的一个过程,当成一个诗体进化的过程,就不会轻易去搞唐宋诗之争。宋诗和唐诗一样,仍然是主抒情的,唐宋诗以后的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的诗歌,也仍然是主抒情的,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
严羽对宋诗尚理的批评有针对性,指以苏黄为主的北宋后期诗风环境,并不是整个两宋诗。苏黄以外,北宋诗人有王禹偁、林逋、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等,南宋诗人有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刘克庄、戴复古、赵师秀等。不要一说到宋诗就要谈苏黄,宋代还有那么多杰出诗人,不要一说到宋诗就要讲宋诗主理,并不主理,仍然是主情。
(三)
元好问论诗绝句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初心按:
元好问不愧为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诗歌批评家,一首论诗绝句把北宋诗歌的流变做了清晰的梳理,肯定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批评以苏东坡为主的苏门弟子及江西诗派。我以为,这首论诗绝句第一句很重要,百年才觉古风回,北宋初年的西昆酬唱并不是诗歌本有的大雅之音,经过一百多年,由唐诗到宋诗,在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作品里,诗歌抒情的本质一脉相承,到了苏东坡这里,以议论为诗就又变了味了。
又按:
元好问生活于金代,和当时的南宋同一个时期,张戒、严羽、元好问三位评论家做的文学批评大体上截止于北宋,南宋诗歌很少提及,客观上有一定的年代局限性。说一下南宋诗歌,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创作上摆脱了江西诗派的影响,自立门户,重新树立宋诗风貌,被后世称为中兴四大家。我以为,南宋总体诗歌水平高于北宋。
(四)
钱钟书在《谈艺录》里说:“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严仪卿首倡断代言诗,《沧浪诗话》即谓“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云云。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初心按:
严羽《沧浪诗话》对后世影响深远,历朝历代的诗人和评论家无不受其熏陶。严羽做文学批评扬唐批宋,原文“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到了当代钱钟书先生这里却是断章取义,并没有引用严羽这一句诗话的全部内容,只是说“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而省略了“病于意兴”“理在其中”这八个字,这是学术研究的重大偏失,不可不察,不可不究。严羽做的是文学批评,到了钱钟书这里却成了文学主张,批评就是批评,主张就是主张,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方向大偏颇,不可不察,不可不究。
又按:
钱钟书以筋骨思理四个字来概括宋诗风貌,然而,宋诗并不主理,宋诗仍然主情,恕我不能认同钱先生的观点,在这篇论述的第二、三部分已做了对宋诗的阐明。钱先生是学者,做学问喜欢搞情与理的对立,就好比一些人说宋词,喜欢搞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对立,熟悉宋词的人应知道,大多数的宋词都是婉约的,词的音调也本身是婉约的。诗歌呢,就是用来抒情的,诗人要做诗人的学问。
后记:本稿以读书笔记的形式,阐述己之诗学观点,提出“诗体演化说”,打消明清以来诗歌史上惯有的唐宋诗之争,由此而衍生的成见,到如今能搁置一边了。但是,不赞同钱钟书先生“诗分唐宋”的观点,更不赞同“筋骨思理”的宋诗观,从而强调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
2023年12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