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9|回复: 5

《李夫人歌》与《李夫人赋》

 关闭 [复制链接]

80

主题

552

帖子

55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24
贡献
1016
金钱
2716
发表于 2023-12-12 1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夫人歌》与《李夫人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
             ————汉武帝《李夫人歌》
美连娟以修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寖淫敞怳,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汉武帝《李夫人赋
汉景帝后三年(前141)春正月甲子,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太子刘彻继承帝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即位伊始,诏举天下贤良方正极言敢谏之士,包括董仲舒在内的一百多人应召言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文章诗歌创作,到了建元三年(前138),就有莊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终军等等一大批文学之士围绕在汉武帝身旁: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热爱诗词歌赋,且耳濡目染,能够写出流传青史的诗赋来也就可想而知了了。
我们注意到《汉书.艺文志》有两处文字很值得细读,一处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閔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另一处是“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艺文志》的这些文字,让我们知道汉武帝治国之道,他文治武功,藉以兼备。
“乐府”是包括诗词歌赋在内的音乐的管理机构,始建于汉武帝。《文心雕龙》说:“乐府者,声依永(咏),律和声也。......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鲁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延年,李延年也;朱马,朱买臣、司马相如也。
《汉书》的《李延年传》只有二百多字,即概括出李延年的生平业绩。李延年出身于“父母兄弟皆故倡”之家,按现在的说法,即音乐世家。李延年犯了法,受腐刑,给天子打理狗监事宜。李延年善歌舞,得到天子喜欢。《汉书》的《外戚列传》记述了李延年一次在汉武帝面前的表演,他歌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这一唱,就把他的妹妹唱到宫中,被汉武帝纳为夫人。于是就有了《李夫人歌》和《李夫人赋》,写入典籍,流传青史,还被那位名字叫王嘉字子年的写入玄幻杂记《拾遗记》中。
李延年在音乐创作上与时俱进,他“为新变声”,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主张,汉武帝任命他为协律都尉,是乐府机构的总管。
妙丽善舞的李夫人因为李延年而被召入宫,深得汉武帝的宠幸,然而福祚不永,很年轻的她过早离世。汉武帝痛惜不已。《汉书.外戚传》详细地讲述了方士少翁为汉武帝解愁的故事。少翁声言能“致其神”,把李夫人请回来与天子相见,于是“夜张其灯”来作法事。汉武帝看到一个年轻美妙的女子在眼前走动,然而却不能挨近他。汉武帝没有得到满足,他愈益相思悲感,为此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他令乐府诸音家絃歌之,唱给他听。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汉武帝并未从此忘掉李夫人,想念更甚,《汉书》的《外戚传》继续写道:“(武帝)又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这首《李夫人赋》,亦被《汉书.外戚传》全文收载。
沈德潜的《古诗源》除了收载《李夫人歌》,还收载一首《落叶哀蝉曲》。沈德潜为《落叶哀蝉曲》作序曰:“王子年拾遗记:汉武帝思李夫人,不可复得,时穿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颓,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曲。”王嘉字子年前秦时方士,著有《拾遗记》。王嘉在《拾遗记》中把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穷尽想象和演绎,不管怎样加工和创作,都本于《汉书》的《外戚传》。
汉武帝并不缺少美姬,而对李夫人却如此思念动情,他与李夫人的凄美爱情故事,会让读者看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内心世界缠绵悱恻的那一面。
汉武帝意犹未尽而写出的那篇《李夫人赋》,很多文艺评论家对它评价很高。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说道,这篇赋的成就,可在长卿下、子云上。把一篇抒情小赋与司马相如扬雄的鸿篇巨制比较,而且居然在司马相如和杨雄之间,可见一位专力治理国家的帝王其文学禀赋何其了得!
《李夫人赋》开篇由李夫人之早逝入题,情思层层推进。汉武帝沉痛地写道: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消亡。神茕茕而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诗人回环往复,思绪漫衍,眼前出现幅幅图画:函菱荴以俟风兮,芳杂袭而弥彰。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李夫人美丽的容颜,遍及全身的芬芳,千姿百态而愈端庄的举止,如此等等,尽在诗人笔下呈现。然而,时过境迁,在瑟瑟秋风飒飒落叶的此际,思之愈甚,痛之愈甚: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难以名状的凄怆悲凉:缠绵悱恻,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翩)何姗姗其来迟《李夫人赋》是在《李夫人歌》之后写就的,其一诗一赋对读者全面了解汉武帝全貌是有帮助的。
关于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史记》与《汉书》说法不一。《史记》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同样得宠且早逝的王夫人的。既然如此,《悼李夫人赋》也应改为《悼王夫人赋》了。《资治通鉴》采用的是《史记》说法: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鬼,如王夫人之貌,天子自帷中望见焉...”。可是,大多数人认为还是写给李夫人的,因为有李延年的那首诗在起作用: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乘机把他的妹妹推荐给汉武帝,于是就有了一则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我们认为,不论是写给李夫人的还是写给王夫人的,汉武帝由此写下的诗文,我们可以由此看到汉武帝全面完整的风貌。
《汉书》的外戚传写汉武帝的女人只写了孝武陈皇后、孝武卫皇后、孝武李夫人以及孝武鉤弋赵婕妤四位,而用墨最多的是写李夫人;诸如王夫人、李姬等人都未入传。
  如果依凭《史记》或《汉书》,似乎步入考证之门,而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文学是诗赋,讨论的是文学与人以及与人性真善美的关系,那么是李夫人还是王夫人也就不重要了。
 据说《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悼亡赋,被称为悼亡赋的开山鼻祖。《李夫人赋》情思绵邈,宏丽而哀绮,前人誉为可在长卿下、子云上,并非谀谈。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而带来的是辞藻竟鹜,强盛的汉武帝年代,我长久地在读他。




微信图片_20231115160952.jpg

80

主题

552

帖子

55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24
贡献
1016
金钱
27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2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出来的文章字号太小,不知什么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92

帖子

21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508
金钱
935
发表于 2023-12-12 17: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夫人   作者:白居易


汉武帝,
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
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
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
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
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
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
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
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
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
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
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
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
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
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
死亦惑,
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
不如不遇倾城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92

帖子

21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508
金钱
935
发表于 2023-12-12 18: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23-12-12 18:18 编辑

《李夫人歌》与《李夫人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
             ————汉武帝《李夫人歌》
美连娟以修嫮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託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驩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寖淫敞怳,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汉武帝《李夫人赋》
汉景帝后三年(前141)春正月甲子,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太子刘彻继承帝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即位伊始,诏举天下贤良方正极言敢谏之士,包括董仲舒在内的一百多人应召言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文章诗歌创作,到了建元三年(前138),就有莊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终军等等一大批文学之士围绕在汉武帝身旁: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热爱诗词歌赋,且耳濡目染,能够写出流传青史的诗赋来也就可想而知了了。
我们注意到《汉书.艺文志》有两处文字很值得细读,一处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閔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另一处是“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艺文志》的这些文字,让我们知道汉武帝治国之道,他文治武功,藉以兼备。
“乐府”是包括诗词歌赋在内的音乐的管理机构,始建于汉武帝。《文心雕龙》说:“乐府者,声依永(咏),律和声也。......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鲁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延年,李延年也;朱马,朱买臣、司马相如也。
《汉书》的《李延年传》只有二百多字,即概括出李延年的生平业绩。李延年出身于“父母兄弟皆故倡”之家,按现在的说法,即音乐世家。李延年犯了法,受腐刑,给天子打理狗监事宜。李延年善歌舞,得到天子喜欢。《汉书》的《外戚列传》记述了李延年一次在汉武帝面前的表演,他歌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这一唱,就把他的妹妹唱到宫中,被汉武帝纳为夫人。于是就有了《李夫人歌》和《李夫人赋》,写入典籍,流传青史,还被那位名字叫王嘉字子年的写入玄幻杂记《拾遗记》中。
李延年在音乐创作上与时俱进,他“为新变声”,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主张,汉武帝任命他为协律都尉,是乐府机构的总管。
妙丽善舞的李夫人因为李延年而被召入宫,深得汉武帝的宠幸,然而福祚不永,很年轻的她过早离世。汉武帝痛惜不已。《汉书.外戚传》详细地讲述了方士少翁为汉武帝解愁的故事。少翁声言能“致其神”,把李夫人请回来与天子相见,于是“夜张其灯”来作法事。汉武帝看到一个年轻美妙的女子在眼前走动,然而却不能挨近他。汉武帝没有得到满足,他愈益相思悲感,为此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他令乐府诸音家絃歌之,唱给他听。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汉武帝并未从此忘掉李夫人,想念更甚,《汉书》的《外戚传》继续写道:“(武帝)又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这首《李夫人赋》,亦被《汉书.外戚传》全文收载。
沈德潜的《古诗源》除了收载《李夫人歌》,还收载一首《落叶哀蝉曲》。沈德潜为《落叶哀蝉曲》作序曰:“王子年拾遗记:汉武帝思李夫人,不可复得,时穿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颓,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曲。”王嘉,字子年,前秦时方士,著有《拾遗记》。王嘉在《拾遗记》中把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穷尽想象和演绎,不管怎样加工和创作,都本于《汉书》的《外戚传》。
汉武帝并不缺少美姬,而对李夫人却如此思念动情,他与李夫人的凄美爱情故事,会让读者看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内心世界缠绵悱恻的那一面。
汉武帝意犹未尽而写出的那篇《李夫人赋》,很多文艺评论家对它评价很高。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说道,这篇赋的成就,可在“长卿下、子云上”。把一篇抒情小赋与司马相如扬雄的鸿篇巨制比较,而且居然在司马相如和杨雄之间,可见一位专力治理国家的帝王其文学禀赋何其了得!
《李夫人赋》开篇由李夫人之早逝入题,情思层层推进。汉武帝沉痛地写道:“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消亡。神茕茕而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诗人回环往复,思绪漫衍,眼前出现幅幅图画:“函菱荴以俟风兮,芳杂袭而弥彰。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李夫人美丽的容颜,遍及全身的芬芳,千姿百态而愈端庄的举止,如此等等,尽在诗人笔下呈现。然而,时过境迁,在瑟瑟秋风飒飒落叶的此际,思之愈甚,痛之愈甚:“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难以名状的凄怆悲凉:缠绵悱恻,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翩)何姗姗其来迟!”《李夫人赋》是在《李夫人歌》之后写就的,其一诗一赋对读者全面了解汉武帝全貌是有帮助的。
关于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史记》与《汉书》说法不一。《史记》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同样得宠且早逝的王夫人的。既然如此,《悼李夫人赋》也应改为《悼王夫人赋》了。《资治通鉴》采用的是《史记》说法:“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鬼,如王夫人之貌,天子自帷中望见焉...”。可是,大多数人认为还是写给李夫人的,因为有李延年的那首诗在起作用:“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乘机把他的妹妹推荐给汉武帝,于是就有了一则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我们认为,不论是写给李夫人的还是写给王夫人的,汉武帝由此写下的诗文,我们可以由此看到汉武帝全面完整的风貌。
《汉书》的外戚传写汉武帝的女人只写了孝武陈皇后、孝武卫皇后、孝武李夫人以及孝武鉤弋赵婕妤四位,而用墨最多的是写李夫人;诸如王夫人、李姬等人都未入传。
  如果依凭《史记》或《汉书》,似乎步入考证之门,而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文学是诗赋,讨论的是文学与人以及与人性真善美的关系,那么是李夫人还是王夫人也就不重要了。
 据说《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悼亡赋,被称为悼亡赋的开山鼻祖。《李夫人赋》情思绵邈,宏丽而哀绮,前人誉为可在“长卿下、子云上”,并非谀谈。“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而带来的是“辞藻竟鹜”,强盛的汉武帝年代,我长久地在读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552

帖子

55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24
贡献
1016
金钱
27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2 1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秋实网友把字放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552

帖子

55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24
贡献
1016
金钱
2716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18:5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读读自己的作品,很有收获!这个喧嚣幻化的年代,有个虚静恬淡很重要。惟以自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