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蓬草 于 2023-12-6 14:05 编辑
必应写诗
蓬草 2023年4月20日
早餐之时,请微软的必应(New Bing),以《春池》为题写一首绝句。 必应:好的,我会尝试的。这是我写的一首《春池》: 春池水清浅,荷叶初展时。 鱼儿游来游去,莺声入耳里。 蓬草:“鱼儿游来游去”是六个字,其余三句是五个字。另外,“时”和“里”,一平声,一仄声。 必应:抱歉,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谢谢你的指正。我修改一下: 春池水清浅,荷叶初展开。 鱼儿游来游去,莺声入耳来。 蓬草:押韵对了,诗句也清新自然。第三句还是六个字。 必应:对不起,我又犯了一个错误。我再改一下: 春池水清浅,荷叶初展开。 鱼儿游不尽,莺声入耳来。 蓬草:很好了。若一定要挑不足,“莺声”似乎和池塘关系不大,缺少铺垫,略显突兀。 必应:谢谢你的建议,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我想了一下,可以把“莺声”改成“蛙声”,这样就和池塘更贴切了。你觉得呢? 春池水清浅,荷叶初展开。 鱼儿游不尽,蛙声入耳来。 蓬草:改得好!这样就非常自然和谐了。
蓬草点评
这首诗虽然不合格律,但总体意境和遣词造句,都很不错了。写诗也不一定非依格律不可,继续追究格律,恐怕会伤筋动骨,反为不美。修改至此,我们已经分辨不出作者是不是真实的人类作者。下面的点评,虽然是以AI的诗句为例,但也适用于人类作诗。
从读者角度看,前三句都是眼中所见,结句加上听觉信息,意象更为丰满。写诗词“景语既是情语”。这首诗没有写人,但句句不离人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春池旁的人在欣赏春天的生动景象。
诗中无人,诗意有人;形象无情,意象有情。抒情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意在言外。直抒胸臆,忌止步于情绪宣泄,言之无物,言之无味。意在言外,忌沉浸于晦涩难解,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人工智能本无情感,但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模拟人的联想和想象,使用带情感色彩的词句,使我们难以分辨真假。这令我们感叹,警觉和自省。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的诗艺将会超越人类,但它永远不会代替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人还是得写自己的诗,做自己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