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0|回复: 22

五绝碎谈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3 10: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12-3 10:49 编辑

五绝碎谈

       古诗中最难写也最难读的是五言绝句。说它难写,是因为它只有四句话二十个字,要用最少的文字组成的四句话来表达一件事情,那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是律绝还要照顾平仄,更不似五律、七言那样容易变化调整。至于读者,五绝如果是表现某个历史事件,或某地古筑名楼,读者则必须具备这个历史、或此地风物的起码知识,否则不易理解。例如: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欲吞吴。
      如果对秦汉历史、三国人物一无所知,你是读不懂的。         再则,更须首先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然后才靠自己把作者没有说的话凭借自己的知识补充连接起来联想理解。
      现在再来举两首古人诗:
      卢僎:
      南望楼
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
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途中口号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年年洛阳陌,花鸟送归人。
       如果不知道相关典故,不知道作者经历,是很难读懂理解的。
       再如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好睡不知天晓,这是一层意思。春天的早晨,到处都能听见鸟叫,这是另一层意思。第二句与第一句各说各的,你不能强干既然你还没睡醒,如何去闻啼鸟?夜来风雨声,是说晚上听见括风下雨的声音,是第三层意思。第二天早上醒来出门,见树上的花被风吹雨打后掉落了许多,则是第四层意思。四句话各说各的,互相的联系是靠读者自己加以补充、连接起来理解的。

12

主题

392

帖子

21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508
金钱
935
发表于 2023-12-3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实源春雨,珠玑碧落神。尔曹何以窃,捞月亦成真。

点评

一分钟五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3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92

帖子

21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508
金钱
935
发表于 2023-12-3 12: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实 发表于 2023-12-3 12:05
秋实源春雨,珠玑碧落神。尔曹何以窃,捞月亦成真。

一分钟五绝

点评

天地一笼统诗,只要半分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5 14: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91

帖子

23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6
贡献
507
金钱
965
发表于 2023-12-3 21:4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实求春雨,猪鸡祭洛神。小曹将祷窃,穿越成汉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01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7142
贡献
22329
金钱
36677
发表于 2023-12-5 14: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萍论七绝
二八星君列宿名,人生七字意难平。句中得道玄机在,天地逍遥笔纵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4: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一笼统,只要半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7
贡献
61305
金钱
668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7 18: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绝·冬居
             兰台居士
冬风径自吹,何以响春雷。
忍看轩窗外,了无泽雨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7
贡献
61305
金钱
668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7 18: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绝·自嘲
           兰台居士
白发仍忧患,豪情不复初。
雄文难济世,枉学圣贤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7
贡献
61305
金钱
668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7 18: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绝·赏菊
           兰台居士
争奇斗绝伦,芳馥醉游人。
漫野皆萧瑟,东篱竟是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8 1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冰瀑
蓬草 写于2015年冬
青光辉日月,利刃挂前川。
铸剑无须火,穹庐一夜寒。

失意
蓬草 2013年6月4日
欲渡孟夫子,骑驴陆放翁。
稼轩拍槛处,狂笑两三声。
(为鼓励一位诗友而作)

蓬草是北方人,不知入声字如何发音。为发音方便,写诗采用实用主义态度,几乎全部用新韵。朋友曾转来一位不知名诗友的点评:蓬草写的诗,偶尔押韵正确。

点评

不知入声如何发音就学着点,就像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一样,学习汉诗就要学习汉语,汉语的发音是有入声的,大多数地区的发音都有入声,现在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来源于北京河北一带,没有入声的汉语发音,只是汉语方言的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2-8 15: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初心有评 于 2023-12-8 15:05 编辑
蓬草 发表于 2023-12-8 11:49
冰瀑
蓬草 写于2015年冬
青光辉日月,利刃挂前川。


不知入声如何发音就学着点,就像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一样,学习汉诗就要学习汉语,汉语的发音是有入声的,大多数地区的发音都有入声,现在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来源于北京河北一带,没有入声的汉语发音只是方言的一种,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地区的汉语发音,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的发音也是有入声的,入声是汉语语言文化的根本,

不多说这个,来论坛交流,不使用入声,和不认同入声,是不合适的,


点评

不使用入声和不认同入声是两回事。不认同入声和反对别人使用入声也是两回事。我极少使用平水韵作诗并不代表我没有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学习汉诗。这些都是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为一谈。 和我交往的朋友中,只有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8 16:0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2-8 15:00
不知入声如何发音就学着点,就像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一样,学习汉诗就要学习汉语,汉语的发音是有入声的,大 ...

不使用入声和不认同入声是两回事。不认同入声和反对别人使用入声也是两回事。我极少使用平水韵作诗并不代表我没有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学习汉诗。这些都是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为一谈。

和我交往的朋友中,只有一对年近八十岁的广东夫妻知道入声字的发音。我们之间几个月难得一见。他们没有精力、时间和义务教我发音。况且我本人缺乏语言天赋,对方言并不敏感,几句话听不懂,立即丧失兴趣。学习英语几十年,仍难运用自如。再者,年纪越大,学习语言的能力越差。我已经68岁,等我学会入声字的发音,还不知道要多久。那么,在此之前,就不能学习写诗了吗?就没有资格来此学习交流了吗?诗友所说,不是强人所难吗?

据我所知,这里只是一个理论板块,并没有要求来访之人都要会平水韵,都能说入声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学习和继承的方面很多。诸子百家、传统文论和文史知识对于理解中华文化包括诗词的精髓都极为重要,每一个人穷其一生都不敢说学深学透。我们能够因为某个人不懂老子或庄子就说他没资格来此学习交流吗?认识自己的不完美和接受对方的不完美是学习和交流的基础。由此才能减少意气之争,为共同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各自贡献一己所能,岂不更好?

一管之见,虽希望得到理解,但不强求任何人赞同。

点评

问一问首版金先生的对入声字的看法,我就不多说了,声韵的讨论十几年了,没啥好谈的了, 另外,说一下,不要搞唐宋诗的对立,这是一种挺肤浅的看法,大众观点,当你学习诗词到一定程度,也就不会去人云亦云,跟着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2-8 17:0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3-12-8 16:03
不使用入声和不认同入声是两回事。不认同入声和反对别人使用入声也是两回事。我极少使用平水韵作诗并不代 ...

问一问首版金先生的对入声字的看法,我就不多说了,声韵的讨论十几年了,没啥好谈的了,

另外,说一下,不要搞唐宋诗的对立,这是一种挺肤浅的看法,大众观点,当你学习诗词到一定程度,也就不会去人云亦云,跟着前人学者的观点说唐宋诗的对立,这个自己体会,


点评

您误解了,我说自己写诗主要是用新韵,无非是承认自己之短,绝无反对别人用平水韵和用入声字的意思。我说自己不适合在这个年纪学入声的发音,也是实事求是。承认自己不行,不能算是罪过吧?孔夫子还主张有教无类,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7:46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古诗的传承有碍。 唐宋诗的表现手法虽各有偏重,但并不对立!唐人也有宋诗式的写法,宋人也有唐诗式的写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7:35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古诗的传承有碍。 唐宋诗的表现手法虽各有偏重,但并不对立!唐人也有宋诗式的写法,宋人也有唐诗式的写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17: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2-8 17:05
问一问首版金先生的对入声字的看法,我就不多说了,声韵的讨论十几年了,没啥好谈的了,

另外,说一下, ...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古诗的传承有碍。
唐宋诗的表现手法虽各有偏重,但并不对立!唐人也有宋诗式的写法,宋人也有唐诗式的写法,只是各有偏重而已!

点评

做学问不是靠打辩,我说的是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有入声发音,金先生却是说自己老家贵州大山里的话,我这里强调入声发音,是说入声是汉语语言文化的根,把根留住,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金先生谈到的也只是大众观点,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17: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2-8 17:05
问一问首版金先生的对入声字的看法,我就不多说了,声韵的讨论十几年了,没啥好谈的了,

另外,说一下, ...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古诗的传承有碍。
唐宋诗的表现手法虽各有偏重,但并不对立!唐人也有宋诗式的写法,宋人也有唐诗式的写法,只是各有偏重而已!

点评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情和理就是对立的,这是一些前人学者搞出来的大众的观点,做学问可以这么搞, 具体到诗人写诗上来,诗是用来抒情的,这条主线永远不会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22:36
赞!我与先生关于唐宋诗表现手法的的观点也无明显区别,之前在跟帖中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宋人写诗也不都是一个风格。当然,这也是常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8 17: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2-8 17:05
问一问首版金先生的对入声字的看法,我就不多说了,声韵的讨论十几年了,没啥好谈的了,

另外,说一下, ...

您误解了,我说自己写诗主要是用新韵,无非是承认自己之短,绝无反对别人用平水韵和用入声字的意思。我说自己不适合在这个年纪学入声的发音,也是实事求是。承认自己不行,不能算是罪过吧?孔夫子还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呢。每个人做自己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不对吗?如果这个板块规定只能使用平水韵,那我也就不来访了,避免在这里发生“精神污染”。

关于唐宋诗风的区别历来有许多研讨,我本来也不认为那篇小品文有单独发主贴的必要。发帖时也说明了原委。如果这里的版主认为应该删除,绝无怨言。只是今后该发什么内容,哪里是雷池?还请明示在先,这样今后就不必您劳神费力费时了。否则就是浪费彼此的生命了,近乎谋杀。

您的权力似乎很大,可以管很多事情。以后蓬草还能不能来?发帖和跟帖前是否需要向您请示?请您明示。未经您明示而向您请示,也甚为不妥。公开请示是不妥的,因为那样势必预先公开一些您认为违禁材料。私下请示,又唯恐犯了非法侵入私宅的罪过。着实为难。

点评

既要能听好听话,也要能听被批评的话,正常的交流,不要扯其他,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8 18: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2-8 17:35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 ...

赞!我与先生关于唐宋诗表现手法的的观点也无明显区别,之前在跟帖中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宋人写诗也不都是一个风格。当然,这也是常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2-8 2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2-8 17:35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 ...

做学问不是靠打辩,我说的是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有入声发音,金先生却是说自己老家贵州大山里的话,我这里强调入声发音,是说入声是汉语语言文化的根,把根留住,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金先生谈到的也只是大众观点,在我看来,唐诗、宋诗、明诗、清诗,各有各的不同,只要认清楚一条主线,诗是用来抒情的,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

别裁伪体亲风雅,诗要打动人的情感,而不是人的理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2-8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2-8 17:35
滇黔方言是读不出入声音的。要写律诗,对入声字只有死记,没有把握时只有去翻书。我不写新韵,因为新韵于 ...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情和理就是对立的,这是一些前人学者搞出来的大众的观点,做学问可以这么搞,

具体到诗人写诗上来,诗是用来抒情的,这条主线永远不会变,


点评

诗词以抒情为主,这一点没错。我那篇小文也与此一致。我不知道您到底反对我什么? 在抒情方面,唐诗更富于感性,宋诗则更富于理趣。理趣是由理性活动激发的情感,它根植于人类的好奇心。 反过来感性也是推动理性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2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2-8 2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3-12-8 17:46
您误解了,我说自己写诗主要是用新韵,无非是承认自己之短,绝无反对别人用平水韵和用入声字的意思。我说 ...

既要能听好听话,也要能听被批评的话,正常的交流,不要扯其他,问好,


点评

同意。彼此尊重,学会好好说话是正常交流的基础。共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8 2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8 23: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2-8 22:36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情和理就是对立的,这是一些前人学者搞出来的大众的观点,做学问可以这么搞,

具体 ...

诗词以抒情为主,这一点没错。我那篇小文也与此一致。我不知道您到底反对我什么?

在抒情方面,唐诗更富于感性,宋诗则更富于理趣。理趣是由理性活动激发的情感,它根植于人类的好奇心。

反过来感性也是推动理性活动的一种力量。爱因斯坦在《我的人生观》里说,对未知世界的神秘感,是一种宗教感,是推动他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大意如此)今天科技进步,我们每日每时都被科技产品所包围。因此如何在当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发现感性的力量,是传统诗词适应时代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2
贡献
7454
金钱
958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8 23: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2-8 22:40
既要能听好听话,也要能听被批评的话,正常的交流,不要扯其他,问好,

同意。彼此尊重,学会好好说话是正常交流的基础。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2-9 06:3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老金发了个帖子,妄改杜牧诗兼论唐诗宋诗,我很不以为然,只是疏于交流,

当时我就想发个帖子出来的,标题我也想好了,不要搞唐宋诗的对立,内容还没起笔,在这里就先做个提要吧,

这个帖子的主题,谈的五绝话题,不要太多歪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