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1|回复: 8

[转]门泊东吴万里船

[复制链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3-11-25 17: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初心有评 于 2023-11-25 17:16 编辑

原标题:《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及其“泊系”风波始末

——声明:已然梳理清楚,是否再有波澜,恕某无瑕回复。

作者:褚宝增

2022年5月12日下午16时半,我用《汉家气象》公众号发布了《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热销的广告,文中有**方式、教程简介、教程目录、作者简介四个部分。

当晚22点半,有学生告诉我:“看到朋友圈有人对您在书中修改古人字句持反对态度,言语还有些激烈。我本来也没有当一回事,但我想到现在网络上专门以攻击他人蹭热度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可能断章取义在网络上就此一两句话大做文章,创造热点进行批判。我觉得不怕君子的讨论,就怕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的利用,然后去博人眼球,以批评赚热点。因为其他人没有阅读您的作品,也没有办法理解您的用心,看到这些人断章取义的批判,很可能就人云亦云,一旦发酵起来,就很可能彻底失真,对您的声誉和诗教的成果都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不防君子,但应防别有用心的人。我也是刚刚突然想到这点,觉得应该说一下。”紧接着又说“我知道您肯定不会计较反对的声音,也不会当成一回事。但是现在网络上人心太难测,一旦被人断章取义煽动起来,恐怕会让世人彻底误会您的用心。我觉得您看原文中这一段话是否可以斟酌调整一下,以免落人口实,被人利用。”

担心的就是我公众号中的第二部分“教程简介”中的“古人这一部分作品的选取难度很大,让古人符合《中华通韵》有点异想天开,但为了体现传统诗词的厚重文脉,最好有足够比例的古人作品。在浩瀚的古人诗词作品中,选出符合《中华通韵》的优秀作品,不止千里挑一,没有渊博的诗词学识是不可能完成的。教程中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古人作品,若只差一两个字不符合《中华通韵》,在维持原意的前提下,则对这一两个字进行了替换(下面标注原字),实属无奈之举,不仅不责怪作者,还要体谅作者的苦衷。”我的初衷是“为体现传统诗词的厚重文脉,最好有足够比例的古人作品”。

我回答说“古人作品一共才近百首,就改了几首,何况古人原字还在下边,并不是隐匿古人作品。”

当时微信上已经有了近人身攻击的现象出现了,我说只要我一发布,撤和不撤已没有区别了,由他们去吧,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学生的好意我深领,但我坚持销售广告不撤。

不过我这个学生的预测很准。下边所有的讥讽、讨伐、谩骂,都是在没见到我《教程》的前提下凭幻觉产生的依据。

上边早川太基的朋友圈还不是最早,最早是王某以同样的方式发出后,早川太基可能是原样照抄,没想到王某很快又删除了。早川太基,日本人,三十余岁,曾在北京大学留学,痴迷诗词,其大志是想成为日本的“李杜”,他在日本这个小圈子里拿个冠军有可能,要想与中国诗人横向比较,则永无可能,最多如唐朝时的晁衡(阿倍仲麻吕),二流的水平,没有千年的基因驯化,非努力可成。多年来早川太基在中国还真交了一批诗圈年轻朋友,相互取乐。他发朋友圈这个动作,只是表明占队的态度。

第二天(13日),有朋友将熊东遨先生早上的朋友圈截屏给了我。熊东遨乃当今荆湘诗坛暂时的霸主,作诗讲究艺法,构思新警,但他这次针对我的行为和他的诗一样没有格局和缺乏气度,都这么大岁数了,也别指望他再有进步了。我觉得他朋友圈中的三句话各有分工,第一句“辱没祖宗”是想打到我,第二句“误导当今”是想打到我身后的通韵,第三句“祸及子孙”是想打到通韵后的所有新韵,三箭连发,只要我领他这三箭未倒,通韵及新韵他就射不着。

13日凌晨,我觉得学生的担心是对的,我也希望大家的理解,便将书稿中完全“暗合”中华通韵的古诗粘贴出来八十首左右,做了一个公众号《<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中暗合通韵的古人诗词》,由于匆忙,将不符合“暗合”条件的杜甫的那首《七绝》混在其中,而且是我改后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系东吴万里船。”诗后的标注和原字没有粘贴。被有心和无心的人认为我公然篡改杜诗,结果舆论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基于上述的操作失误,我于14日中午又发了一期同名公众号,去掉了这首诗,又加了两张对书中“改”诗的照片,说明被改的那几首,诗后皆标注有原字。攻击我的人只选择对攻击有利说法,应该说13日凌晨这个公众号给他们提供了攻击的材料。

14日零时,谈瀛斋这个公众号,对事情的放大应该起了初始的加速作用,我的学生知道这个公众号主人的真实姓名,我猜测是个年轻人,我不问也不让他说,老夫没必要和孩子置气。我只是在关注后做了留言:“劳驾把最上边的链接换一下,我那篇《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中暗合通韵的古人诗词加了两张图片更新了一下,否则点不开。还有'门系’诗是属于有标注后,误选了。'烛’是讲重字问题的,没做格律范例,但也属失误。谢谢!”便不再参加讨论与回复,等他们自己累了,就觉得没意思了。

借“改诗”来对通韵和我同时进攻的急先锋当属张庆辉先生。张先生,重庆云阳人,现定居昆明,自诩旷达且朋党甚众。从时间上看,是见到了谈瀛斋文章后而作,时间是14日傍晚。“谁识褚教授,劳转赠”实在可笑!张先生与我同在“小楼听雨”群,且至少共同点评了两期作品,且名字相连,你@一下,宝增便可讨教,完全可以直接“赠送”,此举和他自诩的旷达作风误差很大。

第二天(15日)午前觉意犹未尽,又续一律一绝。三首诗分别是:
《为适中华通韵闻褚宝增教授改老杜名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有呈》
“自膺要任耸吟肩,来为前人作褚笺。舟系杜陵春浦柳,腿伸张岱夜航船。
归心玉律推通韵,额手诗官称至贤。故国风骚继耶绝,苍髯有客忽加怜。”
又“欲振风骚任在肩,圣朝伪体倚谁笺。才人渊雅订新律,异代刊删愧古贤。
足下为圆通韵梦,门前禁泊少陵船。悬知故纸削难尽,皓首先生绝可怜。”

《用中华通韵第十六韵“儿 阳平”韵贺<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上市》
“骚人不合泪涟洏,风雅凭之振忽而。李杜苏辛羞异代,束脩来谢此雄儿。”

张庆辉先生为了显示他朋党甚众,通过朋友的《国诗首发》公众号攒凑了一个合集,各类人等一应俱全,最惹我想说的是年过古稀的杨启宇,到处胡吹海嗙,在风雅志公众号中诈称伪“四川省诗学会”会长,让人以为是正经的“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为站队,写了活剥老杜的《戏为六绝句》的《活剥老杜二首》。第一首为“不齿前贤更不疑,递相孙述复先谁。别裁伪体归通韵,转益多师我是师。”第二首为“不薄今人薄古人,遣词通韵必为邻。窃攀屈宋为踏版,好与齐梁作后尘。”其中第二首第三句第六字出律,为大拗,无药可救。杨启宇还有一首《网闻》:“罩面白衣夜叩门,上官有令亟清零。休言秦法株三世,侬是封华绝代人。”既孤平又出韵,如此水平,有何脸面和能力捍卫平水韵。

以上三人姓氏熊杨张的拼音首个字母,恰好构成个“同花顺”XYZ,如郭德纲所说的“儿子和老子一个姓”一样巧。至于《国诗首发》合集中的ACLP者流,我懒得理会。

表面上是攻打城门,实际是要占领这座城市。“泊系”如城门,欲摧毁通韵才是目的,没有这个借口,他们还会找另一个借口。既然躲不开,就得面对。

上边的图片是我书中的“改诗”形式,也是本文重点想说的内容。

2018年6月《听花榭》公众号弄了一个“就《中华通韵》看看听花榭里的诗友们怎么说吧”。四五十人的合集,当时通韵正在论证尚未颁布,便开始集结队伍反对。其中林丫头纠结如何教孩子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普通话确实会给读古诗带来一些的麻烦。我现在的回答很简单:“你去问问唐朝人,如何教他们的孩子读《诗经》就可以了”。从上古音到中古音,《诗经》《楚辞》依然在流传。《中华通韵》确实有不完美的地方,我的《教程》也力求回避这些不完美的地方(没有选用e与ie、ue通押的例子),就是这些不完美的地方成了中华通韵被攻击的对象。

我在编写《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时,为了体现“传统诗词的厚重文脉”,肯定要选择一定比例的古人作品,新韵的出现绝不像某些极端分子所说的那样是与传统的割裂,反而是健康的有生命力的继承,古人不只是恪守用旧韵写诗的当代诗人的祖宗。按照听花榭中那伙人的逻辑,他们用电脑、玩微信、穿皮鞋、做飞机等就是违背祖制,何其可笑也!再看看那些号称学习传统的人,他们穿汉服,然布料是机织的,他们签名字,然笔头是没毛的,表面上一意追求纯洁的人实际一点也不纯洁。

我在《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中选了近百首古人的作品,绝大多数暗合中华通韵,其中有几首个别字在声调上若按中华通韵则出律,便做了近意的调换,说明这几首优秀作品实在让人不忍放弃,绝无要求古人符合中华通韵之意。如同我惊叹古人的雕刻技艺很高,像3D打印一样精准,但我并没有说古人的作品是3D打印出来的。扣帽子也要讲逻辑,是否有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与其他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家议论最多的是将老杜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最后一句改成了“门系东吴万里船”。我在原诗下边括号中的原字标注,攻击者或不知道或视而不见。之所以将“泊”改成“系”,杨万里的七绝《泊船百花洲登姑苏台二首其一》“二月尽头三月初,系船杨柳拂菰蒲。姑苏台上斜阳里,眼度灵岩到太湖。”给了我些许的底气,杨诗题目用“泊”而句中用“系”,应相近也。

像长歌、排律、组诗等体裁,今人通韵经典作品太少,必须用古人作品,因字数甚多,无法找到暗合通韵的古人作品,故改个别字以做范例,但下边标注原字。

由于标注原字,所以不属于篡改。如同我将一把扫帚由里屋拿到外屋,并在里屋放了一把新的扫帚,便说我偷了这把旧扫帚,纯属强行污蔑。又如我只是摸了一下猫头,便诬告我杀死了猫,与碰瓷何异。更有狠的,我根本就没见过猫,他幻想我杀死了猫,便向世人宣称我杀死了猫。

一个叫“梅岭”的先生,于18日晨在《一角屏山》公众号中发了一篇名为《蹭个热度——改诗及其他》文章,文中首先举了“门系东吴万里船”的例子,紧接着还有一段文字如下:

看到“门泊东吴万里船”,“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些个句子,相信小学生都会说出它的作者,并会背出全诗来,可当被改成“门系东吴万里船”时,“钟山只距数重山”时,连我都懵了三十秒,加起来六十秒。如果说“泊”“系”都是船停下来的状态,“隔”“距”都是空间相隔的距离,而不论其意境高低的话,只是篡改名作而已。接下来的操作就不由不让人怀疑这位教授的语文是不是跟体育老师学的了。宋代诗人陈师道有《十七日观潮》两首,其二为“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无恨不应愁。相逢不觉浑相似,谁使清波早白头。”这位教授将第三句的“觉”改作“睡”,此改可谓荒唐,全然不顾词的意之所指。“不觉”“不睡”,一字之别,意思截然不同,从一个过程到某一种状态了。

我的《教程》中根本就没有引用王安石《泊船瓜洲》与陈师道有《十七日观潮两首其二》,且我的《教程》尚无一册流出,如此不用其极的栽赃陷害,让我愤慨。我的学生联系梅岭先生说明情况后,梅岭先生立即删除了这篇公众号,并转来歉意,说是从其他微信中看到后引用的。我崇敬梅岭先生的后来所为,然始作俑者之卑劣,当为天下人所不齿。

没逻辑的人是无法挽救的,他们选择正道是绝无机会,他们选择歧路反随心所欲。他们在语言和理论匮乏后,翻出了我公众号中的《格律诗之八种病体斥》一篇旧文,肆意攻击。人一生当中不能知大小、辨主次、定取舍、衡利弊,终将如碌碌之尘渣矣。

在下从新,从不弃旧,主流说我是非主流,非主流说我是主流,比郭德纲还惨,说明我绝对是中正的历史潮流。故近日成七绝《吾诗风格》一章:“滚滚诸雄入眼中,自约不许与谁同。世人皆欲杀伐我,便是国朝一代宗。”(遵中华通韵,下诗同)

对待激进分子很容易,不理会他们就是了。通俗一点说,他们也就是雍正时期的曾静;高雅一点说,他们无非是《北山移文》中的周顒。

人类在集体进化,拉不动的,就由他们吧。

《教程》一出,必有“风波”,只是没预计到“泊系”这种形式,心中稍起波澜,但自己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没有对立面的生活是孤独的,有对立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没有对立面的人一定不是好人。兹录拙作《无聊》一章以释怀。

酒力将消出户庭,仍无睡意近黎明。
孤筇街上敲石板,就爱闻听犬吠声。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3-11-25 21: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尽人皆知的事了,删与不删,这场风波都是抹不掉的。诸文中提到的他的那位弟子是我的小友。

点评

梅岭先生您好,关于新旧韵之争,我在这里暂先不谈,主要是想说一下杜甫的这首七言绝句,沙发楼已做阐明,泊与系的区别,自己讲的观点,应该还算通透, 若是之后有时间,我可能会发帖说一下用旧韵还是用新韵,表明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26 14:1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5 1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初心有评 于 2023-11-25 18:35 编辑

在网络的诗词交流,经常会看到诗友们做的新旧韵之争,这篇论述文章,是诗词公众号上名家和名家之间做的新旧韵之争,里面提到了梅岭先生,不知道是否是本坛梅副站长,如果您觉的这个帖子不宜发出,可以进行删除。

今年梅岭先生有专门发帖,理论版发帖的几句话,说以后可以放开不同的观点交流,不过,这个帖子能不能在这里交流,删与不删,都无所谓,网络其他地方也能读到这篇文字。

我在这里不谈新旧韵之争,想简单说一下杜甫的这首七绝,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褚宝增先生把“泊”字改成“系”字,以为“泊”“系”两字意思相近,就擅自改杜甫的作品,一是真不懂诗,二是胆大、脸厚,之所以胆大,还是因为不懂诗,如果懂诗、谙诗,也不至于做这样的修改,

我自己的观点,“泊”就是“泊”,“系”就是“系”,两个字意思相近,意味却大有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进行推敲,推就是推,敲就是敲,汉语很强大,里面的不同意味需要自己体会,这是自家本事,

泊字,第一层意思是停靠,暂停,第二层意思是整装出发,即将启程,泊_万里船,即将发往东吴,或者东吴的船暂时歇岸,这才能有了诗味,语境上说的通;系字,第一层意思是捆绑、系住,第二层意思是较为固定的、较为某个时间段的绑定,系_万里船,颇觉味下,与整首诗的意味不搭调,

我觉的,如果是一个选择题,给一个小学生来看,都会选择泊,而不是系,用泊字比用系字的画面感要生动的多,用泊字有一种蓬勃生发的力量,用系字就僵滞了许多,

无论是用泊,还是用系,都需要依据整首诗的意味,可能在这首诗里用泊字好,用系字不好,也可能在另一首诗里用系字好,用泊字不好,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褚宝增先生不懂诗,有何能耐被称为领军人物,一些诗词公众号并不是真正做诗词学问的,做的是流量和人气,是虚假的繁荣,圈内的互捧,把一些并不怎么写的成功的作品,说的写的很优秀,写诗的人不觉的惭愧,吹捧的人也不觉的惭愧,一些诗词比赛乱象横生,市井流传多好句,奖台难觅可吟诗,

另外,说一下杜甫这首七绝的起承转合,我有时候见到有的诗友说这首绝句没有起承转合,有必要说一下我的观点,一首七绝里的起承转合,不是看的内容,仅从内容上看,是句子的对仗和并列,而是七绝本身的韵味,是诗人情感的起承转合,杜甫的这首七绝,是以写景为主题的抒情小诗,是有起承转合的,不是说的内容,而是诗歌本身的美学特质。

诗词不只是写出来的,也是吟诵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3-11-25 21: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

点评

近日,理论版诗友们讨论了当代的几篇作品,我没有参与交流,在此,也做一个评论,仅供各位参考,如下: 汉阳道中 作者:孟庆武 烟锁汉阳道,风开鹦鹉洲。 苍山与苍鬓,相对各成秋。 简评:这首五绝,仅从内容上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26 14:33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14: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3-11-25 21:20
这个是尽人皆知的事了,删与不删,这场风波都是抹不掉的。诸文中提到的他的那位弟子是我的小友。 ...

梅岭先生您好,关于新旧韵之争,我在这里暂先不谈,主要是想说一下杜甫的这首七言绝句,沙发楼已做阐明,泊与系的区别,自己讲的观点,应该还算通透,

若是之后有时间,我可能会发帖说一下用旧韵还是用新韵,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也提个建议,理论版改名叫诗话版,古人该做的学问都已经做到了,方方面面没有什么好研究的,理论版要做的就是开卷有益,一些人对理论版有偏见,这是认识上的错误,

所以,诗话园地这个名字就挺好,听起来也温柔敦厚,在进行一些栏目分类的划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14: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初心有评 于 2023-11-26 15:12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3-11-25 21:23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

近日,理论版诗友们讨论了当代的几篇作品,我没有参与交流,在此,也做一个简单的评论,仅供各位参考,如下:

汉阳道中
作者:孟庆武
烟锁汉阳道,风开鹦鹉洲。
苍山与苍鬓,相对各成秋。

简评:这首五绝,仅从内容上来说,说的过去,先是锁,后是开,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放到五绝上来就是味不佳,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逻辑混乱,逻辑并不混乱,只是诗味不佳,不是这么一个写法,五绝要有五绝的味,七绝要有七绝的味,五律要有五律的味,七律要有七律的味,各有各的不同,这个自己体会,

作者才力不够,却偏要写五绝,在里面故弄玄虚,搞的太局促,弄巧成拙,一不炫技,二不求巧,写成一首简单的七绝就挺好,

如果真要写五绝,在此做一个修改,前两句:风起汉阳道,烟收鹦鹉洲,后两句写的挺好,不必修改。


下课接妻电话
作者:金鱼
扑面秋深夜亦深,君言饭菜几回温。
核酸测罢即归去,只剩前方三百人。

简评:此绝句首句欠工,余皆好,第一句读起来很别扭,两个深字,用复字功夫不到位,过分逞才,适得其反,意不佳,味也不佳,

第二、三、四句,寻常之语,平平道来,却是蕴含诗味,第一句需要大修,平常语就可以,

只剩前方三百人,是诗家语,诗人是感性的,不要太实在,一首诗里有实有虚,才是好诗,太实了没有诗味,没有想象的空间,这一句可以给人以诸多的联想,话里有话,意在言外,


山行有遇
作者:彭明华
无心惊草木,何处振清响。
一影动空枝,已在青云上。

简评:当代徐晋如先生评价聂绀弩的诗,有如麻辣烫,入口尚佳,而无余甘,这样的评语,也适用于这首五绝,初读尚好,赞美鸟儿起飞的迅捷,只有瞬间的惊骇,意不深,味不长,韵也短,这是作者的才力见识问题,

读这首五绝,能感觉到作者使出了浑身解数,然终不似古人之诗,像是让读者在猜谜语,描写鸟儿而全诗不出现鸟字,只是一种巧技,意味韵三者都有所欠,

这首小绝,唯一值得肯定的是笔力功夫,还是挺到位的,算不上一流、二流,只能算是三流作品,快板腔口吻,略可一读,




点评

当然不是! 《汉阳道中》“雾锁”就是整个“汉阳道”,“汉阳道”无论说是古县郡还是现行政区,都不是汉阳“路”,这正是现代人写诗投机取巧,才得以成诗的原因。与什么先有“雾锁”后有“风开”不搭界。如果非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26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发表于 2023-11-26 16:4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3-11-26 14:33
近日,理论版诗友们讨论了当代的几篇作品,我没有参与交流,在此,也做一个简单的评论,仅供各位参考,如 ...

当然不是!   《汉阳道中》“雾锁”就是整个“汉阳道”,“汉阳道”无论说是古县郡还是现行政区,都不是汉阳“路”,这正是现代人写诗投机取巧,才得以成诗的原因。与什么先有“雾锁”后有“风开”不搭界。如果非要将“汉阳道”理解成汉阳路,那么,这关处在鹦鹉路中分了的鹦鹉洲什么事?难道汉阳路的雾和鹦鹉路的鹦鹉洲的风是分行政街而“锁”而“开”的?是诗人在汉阳“路”的“雾锁”等到鹦鹉洲“风开”?这根本是在《对韵》中学基础学歪了。

   《下课接妻电话》,同样取巧成诗。曾提出过的:夫妻一家人,夫在外遇上特别情况晚回家了,作为有担带的人,是不是应该夫给妻去电话说明情况?尤其前面排队“验核”者人数尚巨。想想看,夫先给妻去电话的,是不是这诗的场景全部作废?所以,这只是一种为写而故意营造的诗景(连自己没先给妻先去电话的内疚都没一个字说明)。

   《山行有遇》,“枝”亦“草木”类属,既然无心惊动但确已惊动,头绪才起,又戛然而止,没了下文,这算什么写诗技法?

点评

当代的一些诗词创作已流于巧技,诚非诗之正道,熊东遨先生做为名家,评论五绝.山行有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也多说几句,说一下熊先生的诗词作品, 熊东遨先生的作品,笔下颇有北宋苏东坡遗韵,继承了东坡的好的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27 1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1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初心有评 于 2023-11-27 12:35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3-11-26 16:49
当然不是!   《汉阳道中》“雾锁”就是整个“汉阳道”,“汉阳道”无论说是古县郡还是现行政区,都不是 ...

当代的一些诗词创作已流于巧技,诚非诗之正道,熊东遨先生做为名家,评论五绝.山行有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也多说几句,说一下熊先生的诗词作品,

熊东遨先生的作品,笔下颇有北宋东坡遗韵,继承了东坡的好的一面,也继承了东坡的不好的,试举熊先生的一绝、一律,

游拴驴泉泉在太行山中
奇峰突兀水平铺,天造形神画不如。
寄语时人休得意,好山宜看不宜居。

春日山行有作
应谢东皇点缀工,幽怀得与片云同。
青回草木天难限,白上须眉道始通。
疏雨骤来三两点,野芳悄发百千丛。
生机不用人催逼,自在循环演进中。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熊先生的作品,归于宋诗一类,感受不到作者的抒情意味,而是一种说理、教训人的口吻来写诗,

相比之下,本坛深南先生的作品,要比他的老师写的好,并无吹捧之意,张总有才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发表于 2023-11-27 18:4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骤来
   疏雨       三两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