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2|回复: 3

炎黄姓氏源流 第一编 姓氏源流杂谈第一章 姓的来源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3 17: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11-26 09:34 编辑

                                 第一编  姓氏源流杂谈
                                 第一章  姓的来源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分期
  漫长的原始社会可分为两大阶段: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父系社会存在约千年,母系社会存在时间是父系社会的若干倍。
  从婚姻角度来划分母系社会,母系社会可分为血缘婚姻和族外婚姻两大阶段。
  若从婚姻交配形式来划分,血缘婚姻阶段又分为杂婚期和兄妹婚期;族外婚姻阶段又分为群婚期和对偶婚期。进入父系社会后,继续是对偶婚。
  传说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日采摘橡实,夜晚栖宿树上;遂人氏(一万年前)发明钻木取火,烧烤食物,减少了因生食腥臊而滋生的疾病。他们属于母系社会早期阶段,也就是杂婚期。杂婚期儿子与母亲、兄弟与姐妹发生性关系,繁殖后代。雪侠女士便指出甲骨文中女、母、妻三字混用,说明人类社会存在过杂婚期。
  其后伏羲氏(8000-10000年前)发明结绳为网,社会进入渔猎经济生活时期。伏羲氏是个伟大的人物,他造书契(创造了文字)创八卦(掌握了天象)。用天道(天象显示的变化)来教化人民,把天象说成是天神,也给自己抹上神秘色彩,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巫,也使后人对他的存在感到扑朔迷离。传说伏羲与妹妹女娲结为夫妻(不一定就是同母兄妹,也可以是同族的兄妹关系),说明这一阶段已由杂婚期进入兄妹婚期,人们已懂得母子婚配为耻了。
  以上阶段的婚姻都产生在同一个氏族公社内部,所以称之为血缘婚。
  其后神农氏发明原始农业,开始饲养家畜,从事原始的制陶业和纺织业,并且懂得用药材治病。医学的发展和人们长期的实践,中国的原始人在世界上最早懂得了优生的道理,这便是古人说的:“同姓不蕃”,即同一血统的人结婚,后代就不兴旺。因此,社会从血缘婚阶段进化到族外婚阶段。
  族外婚的初期仍和血缘婚时一样,一个女子可以有许多丈夫,一个丈夫也可以有许多妻子,只不过规定同氏族的男女不能结婚,只能与外氏族的人进行婚配,所以称之为群婚期。由于妇女从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以及纺织业,比起男人们的渔猎,收获更稳定,加上生儿育女的职责,妇女在公社中的地位明显比男人重要。因此,这个时期的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神农氏的阶段比较长(8000—4700年前),在此阶段中社会再进化为对偶婚时期,一夫一妻制。子女虽知其父,但母亲在氏族中仍占主要地位。子女对外称呼,仍称其母不称其父。
  炎帝黄帝时期(公元前2700左右)标志社会开始跨进父系社会,由于部落的斗争,男人的作用明显提高。氏族内进行了重新分工,由妇女内外权力一把抓变为对外男为主,对内女为主。尧、舜、禹是氏族公社的最后三大酋长,到禹的儿子启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原始社会宣告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以男子为主宰的阶段。
  原始社会分期图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有巢氏  遂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炎黄-尧舜禹      

               
  
     杂婚        兄妹婚   群婚       对偶婚
        血缘婚              族外婚
  
  
       母系社会                         父系社会(7000年前开始)





(最后的表格,画的线条出不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3 18: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姓的产生时代
  早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武则天就与大臣们讨论过姓的产生时代。她问大臣张说:“儒士谈论氏族,认为都是黄帝和炎帝的苗裔。这样说来,黄帝炎帝以前就没有姓吗?”张说答道:“上古确实没有姓,从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开始才有的。他们的姓是从出生地的地名得来的。”(《新唐书•张说传》)
  从炎黄时代才产生姓似乎已是定论,但真是如此吗?
  从现有资料来看,中国的第一个姓也是世界第一姓,不是姜姓,也不是姬姓,而是风姓。因为风姓来源于伏羲女娲,比炎帝黄帝不知早多少年。所以姓的第一阶段起于原始社会血缘婚的兄妹婚期。由于古姓灭亡,新姓替代,所以最古老的姓除了风姓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姓遗传下来。
  姓的产生的第二阶段才是炎黄阶段,也就是父系社会的初期。传说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和炎帝。炎帝属于神农氏部落,得姜姓,黄帝为姬姓。这两姓是双胞族,都生活在陕西渭水流域,互通婚姻,又一起由西向东方迁徙,结成联盟,在中原定居下来。
  炎黄部落到达中原后迅速壮大发展,后来联盟分裂,炎黄大战,最后黄帝部落获胜。黄帝的部落过于庞大,分成若干个大集团,于是形成姓产生的第三个阶段—―大发展阶段。
  这个大发展阶段说明社会加速了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化。据说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十二姓。这二十五子可理解为二十五个分支,他们组成十三个大集团其中青阳与苍林部落的姓重名,都为姬姓(大约是联盟关系),于是便为十二个姓:姬酉祁已滕葴任苟僖佶儇依。后来又出现了少昊的嬴姓。
  黄帝战胜炎帝后,黄帝族便成为中原的统治者。黄帝的后裔高阳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氏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的部落转向南方发展,分成八大支,得八姓:已董秃曹妘彭斟芈。这是姓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中已姓与黄帝子十二姓中的已姓重名,也许是一种继承关系。
  姓发展的第五阶段是尧舜禹的赐姓阶段。赐姓有的产生了新姓,有的是继承旧姓。这一阶段也不像第三、四阶段大批产生姓。
  这阶段出现的姓有:尧的伊姓,后也作祁姓,与黄帝子十二姓的祁姓同名;舜得姚姓和妫姓;伯益的儿子皋陶得偃姓;禹得姒姓;契得子姓。
  夏商周三朝,虽保留赐姓制度,却没有产生过新姓,代之而起的是氏的大发展时期。因此,姓的产生可以说到禹时便告结束。
  顾炎武的《日知录》说,见于春秋的有二十二姓:妫姒子姬风嬴已任姞祁芈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
  或说春秋保存了30个姓。综合《日知录》的统计和本节所述,古姓大约有三十几个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3 18: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姓的来源说
  姓的来源有三说,一图腾说,二地名说,三赐姓说。三说都有道理,但哪一种说法才能真正说明姓的源呢?我赞成图腾说。
  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基斯部落的语言,表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认为图腾是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因此图腾是这个氏族成员共有的特殊标记。图腾标志表明同氏族内成员之间的血缘联系,与姓氏的姓表示血缘关系基本相同。今人研究结果,印第安人原来是炎黄族的后裔。因此,印第安人的图腾与我们的姓氏研究又靠近了一步。
  先看风姓。风姓是中国第一个姓,第一个姓与图腾有关,与地名无关,足以说明姓源于图腾。与地名毫无关系的还有后起的姒姓,它以薏苡为图腾;子姓,它以玄鸟为图腾。
  那么,到底是先有图腾还是先有姓?有人认为是先有姓,然后以与姓同名的物为图腾。我以为此说因果倒置,应该先有图腾,后以与图腾同音的字为姓。一个氏族公社的形成,应该有一个共同尊崇的神氐,这个神氐便成为图腾。比如风姓,全族人以风为图腾,才产生风姓,不会先产生风姓,再到自然界中去寻找风来做图腾。从赐姓的资料也说明这一点,“禹以薏苡生,赐姓姒氏。”“殷契以玄鸟子生,赐姓子氏。”禹以薏苡生、契以玄鸟生,因生而赐姓,便是根据他们的出生情况,赐给同音的字作为姓,并没先赐给姓,再叫他们去找崇拜物,“因生而赐姓”的“而”是承接连词,“生”与“赐”是一先一后的关系。
  其他如芈、彭、曹等都可找出图腾痕迹。
  再看地名说。张说回答武则天,便说姓源于地名。风、姒、子姓与地名无关,上已论及。但姓氏书上说炎帝生于姜水,黄帝生于姬水,舜生于姚墟得姚姓,嬴姓的嬴据说也是地名。这些姓都与地名有关。
  地名是如何来的?不是固有的,是人命名的,而且是可变的。比如张家村李家村之类,它们的来源可能有三种。一种是原名可能为王家村周家村等,后来因某种原因由张姓李姓的人居住为主了,于是地名改变;一种是原本荒芜无名之地,因张姓李姓建房聚居而出名;一种是原为张家村李家村,虽为新姓居住,却沿袭旧名,仍叫张家村李家村。古代的重族、娄族一路迁徙一路留下许多重、娄的地名,便说明族名对地名产生的作用。
  传说炎帝牛头人身。古代凡是传说什么兽头人身的先人,那个兽头多表示图腾(傩舞中仍保存戴着兽头而舞的传统)。因此,炎帝的图腾是牛,但从姜字来看应是羊,而且姜字是由羌字演变来的,炎帝本属于羌族,羌字从羊。正确地说,炎帝“因生”在以羊为图腾的羌部落。以牧羊为生的部落要找水源方便的地方居住,因此所居处的河流便被称为姜水。后人颠倒图腾与地名的因果关系,便以为炎帝以姜水为姓了。
  姬姓应以鼋为图腾,鼋是水生动物,说明姬姓也是喜欢住在水边的部落,(大约是捕渔的部落)所以水名便叫姬水。
  嬴姓,今人考证“嬴”是蜂,嬴姓部落以蜂为图腾,所以居住地也叫嬴。
  姚姓的姚虽无人指出是什么图腾,但我以为也当为某种图腾。
  总之,地名说是靠不住的。
  赐姓说更不足以服人。
  首先,“天子赐姓”,尧舜禹时代的资料比较可信,说明出现的时代较晚。虽然有伏羲赐炎帝姜姓,炎帝赐黄帝姬姓的传说,但毫无根据,顶多能说明这几个部落首领出现的时代先后而已。“天子赐姓”的时代比其他姓的产生时间晚,因此不是最开头的源。
  其次,“天子赐姓”并不是都产生新姓。“天子赐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生以赐姓”产生了新姓,如“禹祖昌意,以薏苡生,赐姓姒氏。”“殷契以玄鸟子生,赐姓子氏。”这种“因生而赐姓”是承认新的部落,认可被赐姓的人为这个部落的首领,承认这个部落图腾的合法性,这种情况是姓产生的来源之一。第二种情况是给有“德”者赐以祖姓(“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使绍其后。这种情况占多数,如帝尧赐四岳之首的伯夷为姜姓(炎帝的姓),氏为有吕;赐播种百谷有功的后稷为姬姓(黄帝的姓);舜赐豢龙有功的飂叔安之子为董姓(陆终的八姓之一),氏为豢龙;舜赐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善殖牲畜的伯益为嬴姓(黄帝子少昊的姓);周因胡公满不淫而赐给妫姓(舜的姓),氏为陈。其中嬴姓曾多次赐给人,舜赐伯益为嬴姓,周孝王又赐给伯益的后代非子嬴姓,氏为秦。这种赐姓是表示确认受赐者为各自祖先的嫡嗣,承继祖先的香火。赐姓是建立新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统治秩序一旦建立,赐姓制度也就结束了,汉后虽恢复赐姓,但赐姓已蜕变了(详见“赐姓”部分)。所以,“天子赐姓”不是姓产生的本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3 19: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11-23 19:03 编辑

            第五节  古姓多从女旁的原因
  女字旁的姓有三十多个:
  姜姬妫姚姒嬴妊妙如娥媒娲姐始姑姓姶娵婤婼媿妘嫘姞姺嫪娀姖(有的字打不出来)……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古姓多从女旁的姓,用的是姓氏混一后的概念,按先秦姓氏分家来考察,真正属于从女旁的“姓”,大约只有十个左右,其他只能算“氏”,如“婼”姓,便是韩国家族分出的一个新氏。
  其中【女墨】本墨氏,因事加女。
  有的姓后来改为其他偏旁,或省去偏旁,如:
   —— ;妊——任;姒——似;妘——云;姞——佶——吉。
  古姓多从女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母系社会的痕迹。这种观点不全正确。
  先从“姓”字研究。《说文》:“姓,人所生也。”“姓”字的初文作“生”,春秋有作“”的,如春秋青铜乐器齐子中姜鎛(bó,如钟而比钟大)上铸有“姓”字,形体是 【亻生】,意思正合《说文》的“人所生也。”到战国时才演变为女字旁的“姓”。甲骨为   战国刻石“诅楚文”作“ 【生女】”,是“生”“女”二字组合,古文体中多作【亻生】。所以“女生为姓”(郑樵《氏族略序》)和《说文》“姓”字条的后半截“因生以为姓,从女生。”都不如“人所生也”准确,说明姓的产生并不是强调女人,而是强调由女人和男人的“人”所构成的集团。“女生为姓”只能代表周朝时的制度:“男为氏,女为姓”,女子称姓,用来别婚姻,表示这个女子出生所属的姓族。
  仍然从第一个姓风姓看,它并不从女,第一个姓不从女,正是对“姓,人所生也”的解释。
  再拿“姓的产生时代”一节中所提到的古姓来看,三十几个姓中只有七个姓从女旁,母系社会有多少痕迹可言?而且姚妫姒产生的时代已是原始社会的末期,男性已牢牢站稳社会地位,氏族内的领导权早已掌握在男性手中。据查甲骨文中无“姒”字,“姒”字只作“以”字,说明“姒”是后出字。而且姓的产生绝大部分在父系社会,用母系社会的痕迹来解释很难令人信服。
  古姓多从女旁的主要原因应从姓的作用上去找。
  殷代女子不但姓常加女旁,私名也多加女旁,作用都是表性别,姓加女旁表示是“某族女子”。商代男子不用姓,男子表示地位用氏,女子才用姓,这样,姓便出现姓族的族名女化形式。到周代沿袭商代习俗,于是几个最主要的姓族羌、 (姬字的右边)、以,就成了带女旁的姜、姬、姒了。
  姓的作用是别婚姻。氏虽大发展,但却不许女子用氏,因为氏是别贵贱的,女子在社会地位上已退居二线,别贵贱是男人的事,所以女子不用氏。男人都用氏了,那么别婚姻的姓怎么办?于是就由女人承当这别婚姻的重大责任,为了与氏相区别,有时女子便常在用姓时添上女旁以示性别,久而久之,一些姓便习惯性地带上女旁。尤其是周朝留下的一些氏很发达、人数众多的大姓族,便都带上女旁了,像姜姬姚姒嬴等,于是人们便误以为这是母系社会的痕迹。
  附:带女旁的姓中明显是氏的:
  㚰  péi,仲虺之后有㚰氏,即丕阤。
  始  shǐ,苍林,姬姓,生始均,居北狄,为始氏。
  姓  xìng,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生。又或蔡公孙姓、射姓、丁姓之后,以名为氏。
  婼  chuò,韩哀侯少子婼,后代以名为氏为婼氏。
  娵  jǖ,娵 ,辰名,后作为古代的天官名。此以官为氏。
  【女墨】  mò,墨氏,因事为氏。
  娥  é,尧的女儿叫娥皇,是舜的妻子,后代有娥氏。
  媒  méi,周官中有媒氏,后代以官为氏。




(小篆金文甲骨发不出来,有的女字旁字发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