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4|回复: 4

炎黄姓氏源流 前 言 许传刚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3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11-27 17:55 编辑

  
  数十年前,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对姓氏产生了兴趣,从此手抄笔录,积累了一些资料,想写一部姓氏研究方面的书。但到雄心勃勃动手写时,却又踌躇不决,因为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心高手低的人。
  先说题目,定为《炎黄姓氏源流》就名不副实、大得吓人。从六七千年前开始,炎黄部落东迁西徙南下北上,东到朝鲜、日本,北到东欧、西伯利亚,西到南北美洲,南到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及南洋,都有炎黄部落的足迹和后裔,有的国家在古代还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或附庸国。因此,要研究炎黄姓氏源流,区域上要从大半个地球着手,时间上要从几千年前着眼,民族上连夏商以前或夏商之际徙往美洲的印第安人,汉朝时便到达欧洲的匈牙利人,古代曾经是中国一部分的朝鲜、越南,连国名都源于中国的柬埔寨,都是研究的对象。如此广的范围岂是一人能承担?把题目定为《中华炎黄姓氏源流》也许妥当些,但是,炎黄本就是中华的代名词,岂不有画蛇添足之嫌?联想到社会上的广告,为了招揽顾客,便拉虎皮作大旗,言必称获金奖,效果必言全国一流,内中货色不知到底有几成。那么用这个题目当广告用,大约也能多招揽几位读者。此书实际范围则只局限在中国本土。
  再从“源流”这个词来看。姓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每个姓氏自然有它的源和流,只要把它们整理清楚了就名副其实了。孰不知中国文字大约在一万年前便诞生了,但目前却只有甲骨文传世,而炎黄部落也有六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姓比炎黄部落的历史又不知长多少,比如风姓。没有文字记载怎么去推源?幸好中国还有丰富的神话传说,神话是披上神衣的历史,传说是经过添油加酱变了味的历史,到写《史记》的太史公,则把神话换上历史的外衣。不论是神话的历史,还是历史的神话,都是似是而非的,但毕竟留下了一点“源”可寻。
  文字诞生以后的那部分“源”也不好掘。像夏朝,除了帝系还清晰外,很少有其他文字可利用;商代虽帝系完整,但语焉不详,虽有方国、战争的记录,但方国的产生、方国间的关系难见记录。
  姓氏的源指的是姓。姓产生在原始社会到商周之际,由于文字、记录的限制,要准确地说清源,就有点像要说清长江、黄河之源一样,不那么容易了。
  姓氏的流指的是氏,它比较好寻。夏商的氏虽语焉不详,但孳生氏的主要时代在周朝,大流在此,漏了涓涓小流也就不必斤斤计较了。周代大封建,各诸侯国中宗子关系,是姬姓之“流”泛滥时期,尤其到东周,频繁的战争、掠夺、吞并,使氏得到大发展,一部《左传》就是一部氏传,对各诸侯国的氏的分化条分缕析,洋洋可观。秦汉以后,“流”基本稳定在“河床”之中,虽偶有新的“渠流”,但已是“末流”了。
  但不是说“流”就不存在问题,不同的源有时会出现合流。迁徙、避仇、避讳、过继、冒充、赐姓、贬姓等,使氏改“流”频繁、产生混“流”,氏于是变得不清不白,常成为杂种。可以这样说,氏很难找出几个纯种,想从族谱中分清某个氏的真正本源常常很困难。比如孔氏,现在都说是孔圣人的后裔,其实冒名顶替者居多,这种现象古代早已出现,为此,孔思晦曾对孔氏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把真正的孔圣后人刻谱于石以记之。但误拜祖宗与故意错拜祖宗的事岂能一“刻”清之?试看今天的孔氏宗谱,有几本承认是姞、姜、姬、妫之孔?
  为了说明这种混“流”现象,本书第三部分《百家姓源流》采取给《百家姓》加注的方法,作为前两部分的补充,由分流到合流,使大家对姓氏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但这部分的注释仍只能部分说明氏的合流,多数氏的合流比注释庞杂得多。
  另外,要全面理“流”,也非个人能力能及,那非得读完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笔记小说,方能查全。本书对秦汉以后的氏的演化,只能做到“点到为止”,而把重点集中在氏的分化发展最重要的春秋时期。
  再从资料来源来说。姓氏资料是很丰富的,古人已有许多专著可供查阅,如《世本》《风俗通》、《陈留风俗传》、《潜夫论》、《姓苑》、《魏书·官氏志》、《姓谱》、《姓氏录》、《元和姓纂》、《姓解》、《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路史》、《尚友录》、《希姓录》、《万姓统谱》、《奇姓通》、《姓觿》、《姓氏考》、《姓氏考略》、《姓氏五书》、《姓氏纷解》等,可是相互矛盾处太多,从《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看,对同一个氏,所录不同的书的解说常常不同。用“张冠李戴”来形容姓氏研究中出现的差错,是十分恰当的。我在此书中也免不了妄出已意,反过来李冠张戴,或者且把神话当真话,编出“谎话”哄读者。姓氏书中还有许多“某姓之后有某氏”的条目,虽然我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勉强把断肢残体接上,但难免有大腿接在胳膊上的失误。即使如此,仍有许多空中楼阁找不到地基,只好采取总括式:“某姓之后还有某氏、某氏、某氏……”。
  还有许多连“某姓之后有某氏”的提示也没有,这些无源之流只好付之阙如。来自古代民族羌、戎、狄、蛮、越等,多由于史料残缺而难寻所自,也只好略而不谈。还有许多古姓,或者被消灭,或者被替代,或者迁徙到深山巨谷边远地区,或没有建立过国家,结果它们的氏不能充分发展。如黄帝之子得姓者十二姓,真正流长而广的并不多;祝融八姓中也多有流短而少的,难列专章。还有虞舜,居然一个人得两个姓,哪些流属姚,哪些流归妫,很难辨清,只好用“水太清则无鱼”的哲理,含糊了之,统归妫姓介绍。
  再从姓氏学涉及的学科来看,此书也非一人之力能写好。姓氏涉及人种、民族、人口、历史、地理、地名、艺文、社会、民俗、避讳、语言、文字、音韵、考古、考据等学科知识。姓氏学属边缘学科,打的是擦边球,这个“边”的技巧很难掌握,此书发出的“球”,内行看了可能会笑落门牙。本书第一编《姓氏源流杂谈》试把姓氏各种知识作一个较全面的介绍。第二编《姓氏源流》是从十几个姓的分代发展角度介绍氏的合流情况。通过纵横处理,使读者对中国(主要是汉族)的姓氏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任何研究成果都是踩着前人的肩膀摘到的,谁也建造不出空中楼阁。因此,知识是社会的,研究成果也属于社会。本书的内容都源于古人的研究和记录,以及今人的整理与研究。尤其是理论方面的论述,本人所做的是“文抄公”的工作,把“抄袭”来的东西作了一番挑选和梳理,断以己意,使它成为有机联系的源流。本文引用的古人和今人的资料不一一列出,一言以蔽之,感谢古今文人。
      本人真正的工作是把《左传》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梳理,使氏的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春秋时期氏的脉络清晰可见。  

                                          2006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3 1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族难共祖   异氏易连根
  据美国普林斯大学教授、华人学者牟复礼的研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都有姓氏。但是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看,人人都有姓氏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比如日本,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姓氏,那时,只有少数贵族、武士、神官、医师及平民中对政治有贡献、有功劳者才有姓氏(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的姓氏状况)。明治维新后,政府下令,人人必须有姓。于是人们匆匆忙忙随便取个姓氏来敷衍,许多人想不出什么姓氏,为求吉利,便以神官手中的标志――铃木为姓,所以铃木便成为日本最大的姓。
  中华民族的姓氏发源的时间数世界第一,数量也最多,估计有一万以上(但比不上日本的数量,日本姓氏有二十万种)。
  人们常用姓氏来作为拢络感情的手段。两个原不相识的老王一通姓,便会分外火热:“哎哟,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想不到五百年前我们就是一家啦!”现在,国外侨胞、外籍华人的寻根热,国内各姓各族的修谱热都一浪高过一浪,似乎一册族谱在手,根便寻出来了。其实,寻根远非如此容易。谱中大约可寻到五百年是一家的影子,但一千年前,两千年前,几千年的老祖也要搬出来,就不容易了。历史上张冠李戴、“嫁接”、“杂交”的事时有发生。
  一个姓有不同的祖宗,不同的房有不同的一世祖。
  拿姓秦的举例吧。
  清朝笔记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淮北有两个轿夫抬着一个考生上京赶考,路上,轿夫问客人贵姓,考生说姓秦。前头的轿夫大怒,掀翻轿子便殴打秦姓考生,后面轿夫赶紧上前排解。前头的轿夫嚷道:“我姓岳,他姓秦,岳王爷的后代怎能抬奸贼秦桧的子孙呢?”另一个轿夫搔头抓腮了好一会才和解道:“他虽姓秦,却不是秦桧的后代,他是唐朝秦叔宝的后代呢。说起来你俩的祖宗都是响当当的盖世英雄。”
  江陵有个书法家叫秦大士,吟江南秦淮名胜,得一脍炙人口的佳句:“淮水而今尚姓秦。”他为自己也姓秦而好不得意。后游至杭州,有一个好朋友有意要奚落他,特意在岳坟为他接风,要他为秦桧夫妻的跪像题副对联,他尴尬了好一会,灵机一动便题道:“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一个姓的祖先有多位,同姓的人可能祖宗不同。一个相同的姓还有可能来源绝然不同。秦姓便有两个来源,一是嬴姓的秦,也就是秦始皇的祖先,上溯伯益,再往上推是黄帝的儿子少昊。另一个来源是姬姓的秦,鲁国大夫封在鲁国的秦地。这个秦在今山东,离嬴姓在西北的秦国相隔关山千里。姬姓的鲁国往上推是周公旦,再往上推才是黄帝本人了。两个秦一个以国为氏,一个以邑为氏,不要说五百年前非一家,几千年前竹篙还打不透呢。这位秦大士既不必为姓秦而乐,也不必为姓秦而忧,说不定和秦桧正好是两条轨上跑着的车呢。
  正由于同姓可不同宗,因此便常有错认祖宗或冒认祖宗的事发生。
  就拿上面提到的王姓来说吧,王姓也和秦姓一样,有不同的来源。有源于姬姓的周文王儿子毕公高的王;有妫姓田氏齐国的王;有子姓殷商王子比干的王;还有可频氏之王、钳耳族之王、高丽之王、阿史布之王;隋末王世充是西域人,后改姓王;南朝梁的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族,属鲜卑族;蒙古克烈部酋长脱翰里勒汗,被金朝封为王,改名为王罕。此外,还有赠姓的王氏,如王莽的新朝赠战国燕太子丹的后裔姓王;明朝曾赠许多元朝蒙古人姓王,如默色特利尔叫王鳞,阿辽纳叫王美音,济布答叫王德忠。
  如此说来,五百年前同姓怎能都是一家?
  据说唐朝时,礼部侍郎王凝按察长沙,新任柳州刺史王某赴任途经长沙,便去谒见王凝,说:“我是侍郎您的叔伯侄子,理应三拜九叩。”王凝阻止他下拜,问他的小名,王某回答叫通郎。王凝记得叔伯弟兄的后代中确有通郎这个人,便接受了他的大礼。坐定后,又问王某以前任过何职,王某说:“前不久被罢去北海盐院,最近任为刺史。”客走后,王凝对儿子说:“来者经历很复杂,恐怕不是我家亲属。”儿子便查家谱,发现族兄通郎已死好几年。第二天,王凝设宴款待王某,王某又要行大礼,却被两个大汉架住。王凝上前说:“你老兄不是我的同宗,昨天我误受您的大礼,今天我要奉还。”于是对着王某拜,拜后才请王某入席,满堂吏卒大笑不止。王某羞愧难当,连筷子也未动一下,稍坐一会便匆匆告辞。
  这是被揭穿的冒充为一家的骗局,《红楼梦》中贾雨村与贾府认亲,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把戏。
  如果说今人喜欢傍大款傍名人,那么古人比今人更甚。各族修的族谱往往要拉个名人来做一世祖,于是常常演出把别人祖宗当自己的祖宗敬的一幕。
  王某不能免俗而闹出笑话,就是帝王也不能免俗,为了抬高自己的门楣,也常搞拉郎配的把戏。
  三国的魏国,曹腾(曹操家族)碑文说曹氏出自邾,王沈的《魏书》也说曹氏出自陆终之子曰安,为曹姓。按,黄帝的后裔陆终的儿子安,得曹姓。周武王时封曹姓后裔曹侠于邾,所以说出自邾。而曹操作家传,说自己的曹氏出自周文王的儿子曹叔振铎之后。按,曹操所说则出自姬姓的曹国。到明帝,又认为曹氏是舜后,诏曰:“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按,有虞氏舜为妫姓。曹操一家三易其祖,比吕布“三姓家奴”更奴才相。
  汉代的仲氏自托于姬姓的仲山甫(周宣王时的名臣)的后裔,汉后的仲氏则改为以孔子的弟子子路(字仲路,以字为氏,故也为仲氏)为祖,为的就是考五经博士有照顾。
  姓颜的以颜渊为祖。其实颜氏也出自数姓,并非一个祖宗。有出自曹姓的,曹姓后裔曹侠封于邾,传到邾武公,名夷甫,字颜,支庶以王父字为氏,便是颜氏;有姬姓的颜氏,鲁国君伯禽的支庶有食采于颜邑者,以邑为氏。孔子弟子中姓颜的有好几个,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当时的卫国还有颜雠由,齐国有颜庚,其子为颜晋,未必只有那位早卒的颜渊才有后。
  最典型的莫过于孔氏。今凡孔氏族谱写的恐怕都是孔圣的后裔。其实春秋时已有多种姓的孔氏。孔丘的孔氏源于子姓的宋国;姬姓的郑国穆公,他的儿子中有公子喜,字子孔,另一个儿子公子志,字士子孔,他们的后裔都为孔氏;妫姓陈国孔宁的后代为孔氏;卫国姞姓孔达的后代也为孔氏;姜姓齐国孔虺的后代也为孔氏。要说其他的孔氏,在汉武帝前都过得比孔丘的孔氏潇洒,唯有孔丘的孔氏凄凄惨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孔丘的后裔、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其他的孔氏便纷纷冒充孔圣之后,《元史•孔思晦传》中孔思晦指出,开初非孔圣的孔氏“欲以伪灭真,害宣圣子孙几尽,至是其裔复欲冒称宣圣后。思晦以为不早辨,真伪久混,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与共拜殿庭可乎?”“遂会族人斥之而重刻谱于石。”但孔思晦的正本清源工作对后代似乎未起多大作用,其他孔氏仍然鸠占鹊巢,有谁承认是姜姬妫姞姓之后呢?
  有时姓氏书上也会误给他人分派祖宗。像《姓氏韵谱》说洪氏的祖宗是“五代时有洪昌、洪杲,皆为参知政事。”其实他们都姓弘,为避宋朝讳,重修五代史时便把弘改为洪。
  周朝继承黄帝的姬姓,本来祖宗是黄帝,应是确然无疑了,但当时的国人却说炎帝才是他们的祖先(姜姓),因为炎帝手下有祝融氏,而周人的祖先后稷也是祝融氏,所以他们认为炎帝才是始祖。孰不知炎帝有祝融氏,黄帝也有祝融氏,周人的祖先祝融氏是黄帝系列的祝融氏的后裔。
  所以寻根很容易把根寻错。
  如果要对姓氏条分缕析就更困难了。
  新加坡第二副总理王鼎昌访华时曾提出一个疑问:“孔子姓孔,孔子的父亲却为何姓梁,中国曲阜还建有一梁公庙祭拜他?”1987年12月29日,中国国务委员兼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回信说,孔子父亲通称梁叔纥(应为叔梁纥),史书也简称纥、叔梁、梁纥,“叔”是古人兄弟排行的次序,“梁”是地望,“纥”才是其名。所以,如果除去排行、地望而加“孔”姓,即为孔纥。孔子的先人,始称孔防叔,后简称防叔而省去孔姓,他的后代伯夏、叔梁纥,皆是省去孔姓的简称。由此可见,孔子的父亲,确是姓孔,而非姓梁,孔子的父亲,确是姓孔,而非姓梁,谷牧的回答看似有条有理,其实却似是而非,没搞清孔氏的演变规律。孔丘的家系是:宋愍公——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睪夷——防叔——伯夏——叔梁纥——孟皮
 ┗—孔丘              
  弗父何,字弗父,名何,该称公子何,宋父周,字宋父,名周,该称公孙周。按规定,公孙之子可以命氏,但世子胜并没得氏,到孔父嘉,五世亲尽,别族为公族,以王父字为氏,为世氏。后代便有孔氏和孔父氏。(并非孔防叔始称孔)自世子胜以下,支庶子孙还有世氏、正氏、木氏、叔梁氏、郰(邹)氏。孔氏只是这一支中的一个氏而已。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叔是行次,梁并不是地望,纥是名。叔梁纥为鲁国郰大夫,所以后裔以字为氏的为叔梁氏,以邑为氏的为郰(邹)氏。孔丘的哥哥孟皮便得郰氏。以上都是氏,要说孔丘的姓,却是子姓。当然,秦汉以后姓氏合一,讲孔丘姓孔也是可以的。
  一般人难于分清姓氏的源流,著名的学者和专家有时也会莫衷一是。
  道光初年,山东巡抚上疏,要求以邱姓为左丘明之后。奏章引起朝野大哗,因为左丘明究竟姓左还是姓左丘,一直是历史疑案,史学界为此早有争论。当时文字学家段玉裁代礼部写文章驳斥山东巡抚,认为左丘明本姓左,这是“绝无疑者”的。结果引出了考据学家刘宝楠的考证:“左丘为复姓甚明。”而经学家俞正燮又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左是官名(古有左史之职),所以丘才是姓。各种观点使道光皇帝无所适从,奏章搁置不论。古代有左氏、丘氏、左丘氏,要区分左丘明到底属哪个氏确实困难。
  姓氏的源流为什么难于辨清?原因非常多。首先是中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数量繁多,由于部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社会的激烈变化,使姓氏愈变愈复杂。收集整理姓氏的工作直到战国晚期才开始,《世本•氏姓篇》对姓氏的源流作了第一次梳理。到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姓氏》和应劭的《风俗通•姓氏》,对先秦姓氏理论进行了阐释。这些书对某些姓氏已搞不清楚了。后代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解纷》、《姓氏辨证》、《古今姓氏考证》、《姓觿刊误》、《姓氏考略》等虽然对姓氏进行了考证和纠偏的工作,但误导的地方也不少。
  其次是氏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造成许多“氏同姓不同”的现象,时间过久了,这些同名的氏便难于分清祖宗了。
  春秋时,这种同氏不同姓的现象已很常见。像前面说的孔氏,有多家来源。又如申氏,便有四岳的申侯,又郑也有申侯,楚有申舟和申公巫臣,鲁有申繻、申枨、晋有申书,齐有申鲜虞。贾氏为姬姓之国,但晋有贾华,又狐射姑也叫贾季,齐有贾举。高氏出于姜姓齐国,但郑有高克,宋有高哀。国氏出于姜姓齐国,但邢有国子,郑有子国之子国参。庆氏有晋国的庆郑、齐国的庆克、陈国的庆虎、鲁国的庆父。石氏有卫国的石碏、齐国的石之纷如、郑国的石碏(chuo)、周国的石尚、宋国的公子段,字子石。阳氏有晋国的阳处父、楚国的阳丐、鲁国的阳虎。
  这些同名的氏少数可能同源,但多数却不同姓,只是由于不同的形成方式使它们氏同名。像孙氏,卫国的孙氏是公子惠孙的孙子以王父字为氏的,为姬姓;楚国的孙氏出于国君蚡冒之后,属芈姓的蒍(wei)
氏。蒍贾生蒍艾猎,《左传》中又称蒍敖、孙敖、孙叔敖,孙叔为字,敖为名,孙叔敖为楚国令尹,后代分出叔敖氏、孙叔氏和孙氏;齐国的孙氏为妫姓的田氏,田氏本为陈氏,是陈公子完奔齐后所改,陈桓子生陈书,字子占,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他孙氏,陈书的后裔有子占氏、占氏和孙氏。所以说同氏偏不同源,异氏倒是可以同根。甚至同一个国家也会出现同名的氏,虽然姓相同,但来源却不同。像齐国有两个高氏。齐国第六代齐文公的儿子封在高,人称公子高,他的孙子傒为高氏,以封地为氏;齐惠公的儿子公子祁,字子高,他的孙子彊为高氏,是以王父字为氏。齐国有一大批高氏人名,我曾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整理出高固、高无咎、高弱、高厚、高止、高竖、高燕(偃)、高张、孔子的弟子高柴等是高傒一脉。卫国有两个宁氏。卫武公之后有宁氏,世代为卿,又卫成公封儿子季亹(wěi)于宁(河南修武县),也为宁氏。这两支在卫国的后裔,我便梳不清理还乱了。鲁国有两个臧氏。鲁孝公的儿子彄(kōu)封在臧邑,以邑为氏;鲁惠公的儿子名欣,字子臧,以字为氏。读《左传》读到这些人家的子弟,不读得天昏地暗才怪呢。
  汉后,姓氏混一,氏的发展时期基本结束,姓氏渐趋稳定。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因音而讹的,有避讳而改的,有随外家姓的,有随养父姓的,有冒姓的,尤其是汉唐以来的赠姓,打乱了原姓氏的自然过渡。以上各种改姓都掩盖了原姓或混淆了原姓,使姓氏变得扑朔迷离、源流混淆了。(请看有关章节)
  所以,要准确无误地分清炎黄姓氏的源流确实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99
贡献
16913
金钱
298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25 0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依《百家姓》考证下去。

点评

看完我全书才会懂得我的思路。谢谢金老光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5 16:20
按《百家姓》是考究不出源的,那是考流的。所以刚刚按姓氏学家的观点,以风、姜、姬为主干,孤鹤认为应是风、姜、姬、蚩尤四支为主干,刚刚把蚩尤附于姜姓,似乎有些牵强。后来刚刚赞成了我的观点。 百家姓刚刚把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5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2-25 15: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2-25 09:42
可依《百家姓》考证下去。

按《百家姓》是考究不出源的,那是考流的。所以刚刚按姓氏学家的观点,以风、姜、姬为主干,孤鹤认为应是风、姜、姬、蚩尤四支为主干,刚刚把蚩尤附于姜姓,似乎有些牵强。后来刚刚赞成了我的观点。
百家姓刚刚把它当第三编,这样风、姜、姬为纵。百家姓为横。脉络分明。
2002年刚刚把第一编的第二章炎帝姓氏源流发在姓氏论坛上,可惜这个论坛垮得最早。也可惜了刚刚的长篇大论。希望 刚刚在这里能把全书上百万字发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2-25 09:42
可依《百家姓》考证下去。

看完我全书才会懂得我的思路。谢谢金老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