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精华5
注册时间2021-12-14
威望598
金钱3413
贡献1968
副首版
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威望- 598 点
贡献- 1968 次
金钱- 3413 枚
|
鉴赏一首诗词,首先你要找到它的中心立意语句。其特点如下:首先,它是一句完整的话,它的作用“统领全文”,没有任何语句可以相媲美!其次,这句话中,会明确告诉我们一首诗属于“曰情”/“曰事”/“曰景”/“杂诗”(咏物/言志)哪类成分!最后,这句话中,还会明确三点:立意范围/类似立意方向/造势成分(律有造势,绝不一定造势)
下面我们就去古诗词中具体认识和了解它们。
1.钱塘湖春行
唐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中心立意语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
景造语句立意——曰景
孤山——造势
类似立意方向——寺北
立意范围——贾亭西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中心立意语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
首句直抒语句立意/曰事
“直抒: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识的投入,甚至带有强烈语气,那些肯定,否定,疑问,质问,感慨,感叹等等。通常都是非常容易鉴定的,基本都是会有肯定呀否定呀,等等疑问什么的出现在首句中。也就是作者提出的一个肯定的观点,或者疑问的观点等等,也就是抛出一个观点,等待后续取向解决。也就是我们现在写的议论文,首先是抛出论点,再找论据来论证,所谓的论点,比如好坏,美丑原本就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识。”
故人——立意范围
西辞——造势
黄鹤楼——类似方向(就是不能脱离这个方向,黄鹤楼前后左右的景象,不需要说明,但是不能违背)
3.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首句直抒语句立意
二句三年得/曰事
二句——立意范围
三年得——造势
方向没有
4.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两句一意 /曰事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对偶/对仗形式出现了
文势贯通
不用区分范围 方向造势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首句立意/曰事
锄禾——立意范围
日当午——类似立意方向
没有造势
6.春望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句立意/曰事
国破——造势
山河——立意范围
在——类似立意方向
7.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首句立意/曰景
立意范围——二三里
类似立意方向—— 一去
没有造势
8.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首句立意/曰景
立意范围——草
类似立意方向——原上
造势——离离(虚造:表面上的意思和内在的意思,虚造就是能产生作者想要的,给予读者的多意)
★浅谈——虚造
文章好坏不一定就是需要在虚造中完成,需要恰当好处的配合。虚实穿插,文章是虚虚实实的,写景抒情都一样,太虚的空洞无物,太实了,无法回味。虚实一体化,虚实穿插融合,让语句表达恰到好处
虚造能产生引实作用.
那么单说语句中的虚造成分,有虚造成分的语句不是实句,在实句中不会有虚造,可是他们语句间会穿插。也就是说,一句虚,那么就会有一句实,或者两句一联虚,后面接一联实。
虚句生动,实句健
8句中可能就是4句实句,四句虚,具体看作者安排,没有特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