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8|回复: 2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真正意思

[复制链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29175
金钱
363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19 06: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真正意思是: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显露,而是表现得谦卑,柔顺,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

出处:清朝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译文:清朝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说男人有德行便是才华,女子没有才华便是德行,这种说法很是不符合事实。
d31b0ef41bd5ad6e2a5d9e9591cb39dbb6fd3c2d.webp.jpg

含义解析:

“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

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而重视她们的“妇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正的意思是讲女子有才还有德
播报文章

维权骑士文化
2020-06-22 07:50

中国古时候有很多经典的话本来立意深远,境界宏大,但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以讹传讹,慢慢违背了原来的本意,造成了现代人很大的误解。比如孔子说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让孔子蒙受了二千多年的不白之冤,还有一句,那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

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是孔子说的,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孔子说了这句话。据资料,“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清代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本来这句话的上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下句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连在一起的。上句:“男子有德便是才”,是说男子有了德行就是有才,希望一个男人要以德行为主,而不是说男人不要重视才干。而下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连在上面讲的,什么意思呢?

这里我们要注意了,这下句的意思不能直译,要这样理解,就是说女子有才干但表现出无才的样子,这便是女子德行高尚的表现。同样是希望女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不是贬斥女人不能有才干。

但我们一般人都是受了明代陈继儒的影响,他说:“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完全把意思理解错了,仅仅从字面和一定的社会风俗上面粗浅地将女子的才和德对立起来,不能共有。认为女子要有德就不必有才,要有才就一定无德。

想想有些荒谬,但也情有可原,引起这个误会是我们错解了“无才”的“无”的意思。这个“无”字是动词,不能翻译成“没有”,它是“本有而无之”的意思,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古人说的“无物”、“无我”、“无念”等中的“无”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道德经》有一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天体运转的大声音,我们听不到它的声音;虚空的无限广大,我们看不到它的形体。这是“无”的精神,《道德经》也说“有无相生”,“有”“无”原是一体,既标出“有”,里面就有“无”的存在,“有”与“无”是相对的,所以“有”“无”相生。就像德行,德行高到一定程度,反倒是平常了。如果理解了“上德无德,是以有德”这句话,对这里的“无才”也就好理解了,这里的“无”是低调的“有”,却不为人知。

所以“无才”不是真的毫无才干,而是“我虽然有才干,但一点不显露,依然自视若无”。如果一个女子拥有过人的才气,还能自视若无,这不是非常高尚的德行吗?这句话是在褒奖我中华民族的女子,有才不显才的德行!

古代认为女子可以有才,但她不能显露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丈夫面前,她必须得让丈夫来显露才能,因为丈夫是阳性的;而女子呢,她是阴性的,她是谦卑又有德能的,所以她不轻易地显露才能,应该看上去就像无才一样,那是她的德行,叫妇德,谦卑之德。

《周易》说,《乾》为天,《坤》为地,女子的天性就像大地一样,那么大地有什么特性呢?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它们厚植自己的道德来容载万物。这是妇德,是厚德。因此,“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提醒女人要以德行为主,而不是说女人不能有才华,不能有才干。古代有才干的女人多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都说她们没有德行。

“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以简单直译成,一个女人有才我们却看不到她的才便是她德行的高尚。《诗经》里有一篇著名的《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首诗语言很美,它讲的是什么?它讲的就是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经历及角色转变,从出嫁,到做人家媳妇,到成长为家庭主妇。因为她做到了“宜”,所以她便有了德。

在《诗经》的那个时代,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女人不能无才,女人不仅要有才,还要具备良好贤淑的品德,“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46

主题

275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53
贡献
3006
金钱
4428
发表于 2025-4-1 05: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杜绝零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29175
金钱
3631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07: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翁 发表于 2025-4-1 05:03
欣赏,杜绝零回帖!!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2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