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之宝之二
定窑白釉孩儿枕 二首
七律 新韵
陈玉喜
【一】
定窑白釉稚儿宸,正面开光螭诱纹;
伏卧于环支臂抱,牙洁通体艳坍沉。
身穿马褂坎肩罩,首尾双翘瓷溢珍;
下部长衣花掩倩,背如内素嵌飘云。
【二】
素执无釉气芸鲜,神靓悠闲眼锃圆;
目秀眉清孩底爱,定窑具匠势独喧。
天真塑造泼娇键,条线柔和流畅颜;
古代中国珍品卧,致极刻画动生传。
赏析;
定窑白釉孩儿枕,宋,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8.3厘米。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两足交叉上翘,身穿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为长圆形,四面开光,正面开光内印螭龙纹,背面开光内光素,两侧开光内印如意云头纹,开光之间亦以如意云头纹为饰。通体施牙白色釉,底素胎无釉,有两个通气孔。定窑匠师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儿形象,孩童眉清目秀,眼睛圆而有神,神情悠闲得意。整件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古人喜欢使用玉枕、瓷枕,因为玉、瓷可以爽身怡神。宋代瓷枕盛行,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品种有白釉(白釉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白釉黑花)、黑釉、青釉、青白釉、黄釉、绿釉、三彩等。造型有长方形、八方形、银锭形、腰圆形、如意形、虎形、狮形、孩儿形等
瓷枕的烧制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以后日渐增多,为古代寝具, 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大都为实用的瓶、罐、碗等,孩儿枕是难得一见的器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件定窑孩儿枕,釉色牙黄,工艺精巧,先使用模具烧制成型,再加以精细的雕工,活泼可爱的孩童侧卧于榻上,双臂紧抱置于头下,两脚叠压稍稍抬起,孩儿神态栩栩如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件定窑孩儿枕不仅是宋代风俗的见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作为一个特点鲜明的艺术瓷器,传世数量也是非常的多,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在定窑瓷器大多数都是供应于明见,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定窑孩儿枕,这件瓷器不仅见证了宋代的风俗,更是难得的瓷器代表佳作!
相传在北宋年间有一对夫妇是烧窑的能手,两人结婚多年,生活幸福,但是在两人而立之年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们,就是没有孩子,女人为了给夫家传宗接代,女人找了很多办法,有一次她听说一个习俗叫做抱娃娃,就是那些不怀孕的妇女去求送子观音,然后用红绳将一个泥娃娃抱回去供奉起来,据说这样能怀孕,但是事实和幻想是有差别的!虽然这样做了,但是女人没有怀孕,男人就把这个娃娃给砸了。
有一次女人梦到了一个小孩嬉戏玩闹,小孩非常的白,女人醒来了之后就把这个孩子的样子画在了纸上,然后挑了一块培土,在丈夫的帮助之下烧制了一个瓷枕,这就是定窑孩儿枕的由来!
作为镇国之宝之一的定窑孩儿枕,是故宫博物馆当中仅存的一个宋代瓷枕,最后定窑孩儿枕作为我们国家陶瓷史上的经典制作,不仅仅代表了宋朝的风俗习惯,也为我们现代研究宋朝文化和陶瓷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