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爹家住西域 于 2023-10-28 08:43 编辑
旷怀岁月总浮沤,壮志空传半未酬。却忆翩翾知骨鲠,不嫌菌蠢缩龙头。 陈思赋后才将涌,文举死前梨有求。留得平生修月斧,斫枝桂影满神州。
清赵翼《万秋》有“自是江河亘古流,其馀起灭总浮沤。”先有“江河亘古流”,后才有“总浮沤”,这叫前后承接,有的放矢。一开口“旷怀岁月”,知道什么叫“旷怀”吗?豁达的胸襟,此“豁达的胸襟”扯上“岁月”就能“其易生易灭”?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浮沤”只是一个泡沫,此处用以吊祭总理,难不成总理一生只此“泡沫”,可见蛙的思维混乱到何处。东拉西扯,骗人耳目,有不可告人之目的。王安石《别雷国辅之皖山》“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龙蛇蛰”才有“壮志空传”,泡沫已碎,你还“壮志空传”?你真笑死个苍蝇!真如迈五所言“四处剽窃”也!李频《春日思归》有“壮志未酬三尺剑”句,你“半未酬”虽则有“志未平”之意,但你结合的是那一句,或者说是那一个词?“泡沫”碎了,你该不会去结合“泡沫”吧!这种顾前不顾后的写法,充其量是拿词来做填空游戏,对与不对反倒在其次了,最基本的逻辑关系都梳理不通。文人治学,但凡以“独立之精神”为最高追求,而作者于此反倒以“剽窃”为能事,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哀!李商隐 “孤蝶小绯徊,翩翾粉翅开。“翩翾”以轻柔之貌张“粉翅”,而你能张扬“骨鲠之气”,是一样的轻重吗?这叫不明其意。唐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龙头可以缩菌蠢,菌蠢怎么缩龙头?先不说有没有盗用,你弄懂人家的意思了吗?难不成套用就不需要搞明白意思吗?知不知道词语有“褒义”与“贬义”之别?至于“陈思赋”“文举死”更是莫衷一是,拿总理与才子相较,那是不知大小。“梨有求”,求什么了?你以为一个政治人物的追求在“利”?真他娘的傻逼思维。但凡一个著名政治人物的出现,都是以“解放人类”或者“普济大众”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哪里会有象尔等那般龌龊不堪的想法。辛弃疾有“斫去桂婆娑”,《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在中月夜,你这莫名来一句,还“满神州”,难不成要揭竿而起?知道“修月斧”的典故吗?将家国情怀寄希望于“修月斧”?我不知道你的文学爱好是从哪里引起的,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语文老师肯定是半道出家。
“剽窃”这个事,历来众说纷纭,我以为,“剽窃”别人的意境,算不得,只要“剽窃”得当,也无不可。恶心人的是,不管其含义,搞不通意思,胡加“剽窃”,还“至死不悔”,那就是一个人的人品问题了。况且,疑义丛生,自己尚不能理解通彻,反怪别人不能,这倒成了笑话了。汲取先贤的营养,无可厚非,并且应抚掌而和,但我们反对“剽窃”别人的成果以作利用,今天一个“蛙”,保不齐明天还有一群“蛙”,戒之戒之,人得要脸,不要一而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