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1|回复: 33

建议用“成对轮流排列”代替“替对粘”规则 文 老农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发表于 2023-10-27 23: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议用“四种律句(含其变格)成对轮流排列”来代替传统的“替、对、粘”规则。
       一、“成对轮流排列规则”的内容
       《律诗平仄格律的四种律句成对轮流排列规则》(简称《成对轮流排列规则》)是:四种律句(含其变格)组成两对轮流排列;首字首韵和大拗依规确定平仄。
     具体解释如下:
1 、四种律句。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所有律诗都是由这四种律句(含其变格)排列组合而成的。
2 ,组成两对。
      以上四种律句按照“上下句字字平仄相反规则(对)”能且只能组成两个律句对,即
A对: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K对: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除首句入韵外,律诗的每一联必须是两对之一,不能混淆。
3 、轮流排列。
      A对和K对都可以作第一联,但它的下一联必须是另一个律句对。即律诗诗句的排列为:A对、K对、A对、K对 或K对、A对、K对、A对。
所以,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标准格式为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反复一次)
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标准格式为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反复一次)
     首句入韵的后面叙述。
4 、含其变格。
     经过长期实践,公认允许四种律句平仄可以有以下变通:
A1—平平平仄仄 变为A1*—平平仄平仄
A2—仄仄仄平平,不允许有变通
K1—仄仄平平仄 变为K1*—仄仄仄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变为K2*—平平平仄平 或K2**仄平平仄平。
    前者叫正格,后者叫其变格。在律诗的任何位置,变格与其正格通用。
5、首字。
    除句式K2—平平仄仄平 首字平仄有讲究外,其余各句式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不拘平仄。
6、首韵。
    如果首句入韵,就把首句不入韵格式的第一句平起仄收换成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换成仄起平收即可。即将
    平起仄收不入韵——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首句换为平起平收入韵——
K2—平平仄仄平
A2—仄仄仄平平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继续轮排)
   将仄起仄收不入韵——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首句换为仄起平收入韵——
A2—仄仄仄平平
K2—平平仄仄平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继续轮排)
   这就是首句入韵的两种标准格式。
7 、大拗。
   当句式K1—仄仄平平仄,第四字变平为仄(第三字仍为平声),变成  仄仄平仄仄 或三四两字同时变成仄声,变成  仄仄仄仄仄 时,叫作“大拗”,此时必须把它的对句的第三字改仄为平补救,即将K2—平平仄仄平 改为K2*—平平平仄平或K2**仄平平仄平补救。
      至此,《成对轮流排列规则》可表述为:
        四种律句成两对轮流排列;
        首字首韵和大拗依规平仄。
        附言:本规则以五言为例,七言是五言前面加两个平仄相反的字(以第二字为准)而成,四言、六言可视作五言、七言分别去掉三、五字而成。绝句视作截取律诗的一二两联或一三两联而成。

        二、《替、对、粘规则》的本质就是“成对轮流排列”
      我们知道,律诗的四种标准格式是由四种标准句式(律句),每种律句轮流作第一句,按照“替、对、粘”规则排列而成的。
      这四种律句是:
句式A1—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句式A2—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句式K1—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句式K2—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替”要求每个诗句的偶数位置的平仄必须交替排列。由于律诗是由律句排列而成的,所以律诗的每个诗句满足“替”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对”的要求,除了首句入韵稍宽外,实际是要求每一联的上句和下句的每一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这一点在首句不入韵的格式表现得很严格。所以,“对”的要求就是,律诗的每一联必须是成对的律句对。由于首句入韵部分打破了字字相对的规则,再加上首字不拘,于是“”字字平仄相对”就演变成“偶数位置平仄相对”。这一变动后的表述,掩盖了“律诗的每一联必须是四种律句组成的两个律句对之一”(首句入韵的首联除外),即“成对排列”的本质要求,把一个具体简单易于操作的规则,变得抽象复杂不好操作了。
     “粘”的要求是,后一联的上句和前一联下句偶数位置平仄必须相同。我们知道,四种律句,两个仄收,可作上句,两个平收可作下句并押韵。按照“对”的规则,它们能且仅能组成两个律句对。当一联一经确定,该联的上句与其下句平仄相对,故该上句不可能再作后一联的上句,于是,只能用另一个仄收的律句,也就是另一个律句对的上句作后一联的上句,即,后一联必须是另一个律句对。所以,“粘”的本质是规定了两个律句对必须轮流排列。
   综上可知:
“替”,规定了每一个诗句平仄必须是四种律句之一。
“对”,规定四种律句能且仅能组成两个律句对,律诗每一联必须是两律句对之一(首字入韵例外)。
“粘”规定律诗相邻两联必须是两个不同的律句对。
所以,“替、对、粘”规则的本质就是:四种律句组成两个律句对轮流排列。

三、“替、对、粘”规则已经失去了作为平仄格律通则的明确性
   “替、对、粘”规则,大致形成于唐高宗武周时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律句的平仄格式出现了一些公认允许的变通,打破了“替、对、粘”原始的规定。历代专家根据这些公认允许的变通,提出了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孤平自救”、“半拗可救可不救”、“救仄不救平”、“救大拗”等等、等等,来补充“替、对、粘”规则,这样一来,“替、对、粘”规则就很不明确了。
      我国的古诗词专家王力教授在其所著《汉语诗词学》里,除了首字不拘(律句平平仄仄平除外)和首字入韵和“大拗“””有特殊规定外,列举了四种律句有四种允许的变通(变格),本文作者将其整理如下:
律句A1—平平平仄仄,变格A1*—平平仄平仄;
律句A2—仄仄仄平平,不允许有变格;
律句K1—仄仄平平仄,变格K1*—仄仄仄平仄;
律句K2—平平仄仄平,变格K2*—平平平仄平,变格K2**仄平平仄平。
          以上可概括为律诗平仄句式的“四型八式”,即律诗有四种标准句式(律句),加上各律句公认允许的变格,一共八种句式。再加上“大拗”这种特殊变化和首字有限制地不拘,以及首字入韵的规定,就穷尽了律诗诗句平仄的一切变化。
        王力教授指出,律诗的任意位置,变格和其正格通用。这样一来,“替、对、粘”规则就只剩下“第二字保持对和粘了”。所以,王力教授最后说:“一联之内第二字平仄不相反 叫做‘失对”;后联上句和前联下句的第二字平仄不相同,叫做‘失粘。至于其他位置的平仄要由读者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言下之意是“替、对、粘”规则除了管第二字外,其他位置的字管不了啦!也就是“替对粘规则”已经不能明确规范律诗诗句的平仄啦!

      四、《成对轮流排列规则》简明地穷尽了平仄格律的种种变化

         王力先生虽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二字以外位置的平仄,但他列举了和正格通用的四种变格以及大拗特例。这样,我们只要知道律诗每一句应该排列何种律句,就可以根据该律句的正格或变格来确定该诗句每一个字的平仄。
      传统的“替、对、粘规则”没有明确表述“四种律句成对轮流排列”这一本质要求,读者不知道某一个诗句应该是哪一个律句,因而不能用该位置的正格或变格来确定其各字的平仄。
         《成对轮流排列规则》简单明白地确定任一诗行必须使用何种律句及该诗行能够且只能够允许的平仄变化。这就不需要去记忆被专家们翻来覆去讲解的许多让初学者头疼的术语,而运用自如地掌握律诗格律的全部平仄变化。简单说来:“成对轮排”加上“首字首韵和大拗依规平仄”解决了两个问题:
        第一、明确规定了律诗的任一诗行必须使用何种律句——律诗的任一联必须是两律句对之一(首字入韵除外),律诗的相邻两联不能是同一律句对。
       第二、明确规定了律诗的任一诗行能够且只能够出现的平仄变化——任一诗行的平仄格式必须合乎该位置诗行的正格或变格的平仄,以及首字平仄和大拗的规定。
        合乎以上两条要求的诗行一定和律,反之,一定出律。
    五、《成对轮流排列规则》易学易记、好用有趣
1/四种律句(含其变格)能且只能组成两对
四种律句:
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K1—仄仄平平仄
K2—平平仄仄平
  这是任何一个学习律诗的人都熟记的。
能且只能组成两对:
A对:A1——A2;
K对:K1——K2。
这是一种新表述,理解了就很好记忆。
含其变格
      四种律句及各自变格表
      (律句四型八式表)

律句A1—平平平仄仄,变格A1*—平平仄平仄;
律句A2—仄仄仄平平,不允许有变格;
律句K1—仄仄平平仄,变格K1*—仄仄仄平仄;
律句K2—平平仄仄平,变格K2*—平平平仄平,变格K2**仄平平仄平。
      任何位置,变格和其正格通用,只要记住了各正格的变格,就掌握了该正格位置允许的平仄变化。
    这是《成对轮排规则》核心内容,也是它得以简明实用的创意所在——记住四种律句及其变格。这是“成对轮排规则”的基础,可以利用以下口诀记忆各个变格:
平起仄收三四换,律句A1—平平平仄仄 三四 两字平仄互换形成A1*—平平仄平仄
仄起平收死古板(律句A2—仄仄仄平平   没有变格)
仄起仄收三随意(律句K1—仄仄平平仄,第三字可以随意改平为仄,形成K1*—仄仄仄平仄)
平起平收三安全(律句K2—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改仄为平,形成K2*—平平平仄平或K2**仄平平仄平 既可能是孤平自救,也可能是救大拗,也可能什么也不是,只是习惯性的改仄为平,所以该句式第三字改仄为平是安全无问题的。)
      至于首字首韵和大拗的规定绝大多数学习律诗的人耳熟能详,这里不赘述。
       “成对轮排规则”还很实用。它除了帮助我们在写作律绝时能比较自由地选择词语,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作品的格律美。本文作者老农根据《成对轮排规则》粗略检读了近1000(916)首唐以下至现当代的五、七言律诗、绝句,发现除去首字平仄依规变化外,
        完全使用标准律句(正格)写成的   449   首,约占我检读律绝总数的   49%      
         使用了变格A1*—平平仄平仄  的   133首,占比为     14.5%    ;
         使用了变格K1*—仄仄仄平仄的  14      首,占比为    1.5%    ;
         使用了变格K2*—平平平仄平 或变格K2**仄平平仄平的85  首,占比为   9.3%   ;
         使用了大拗补救的   75 首,占比为  8   % ;
         使用了两种以上变格的  51 首,占比为 ,5.6%;
         出律,即诗句不是正格或变格的平仄,或一联之内律句不成对,或相邻两联没有轮流排列(绝句的折腰体除外)有        109  首,占比为  12   %   。其中绝句,五绝出律比较多,主要是古绝;律诗,除了崔灏半古半律的《黄鹤楼》外,以“”失粘”居多,反映了唐以前还不太注重“轮流排列”。有趣的是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诸公》流传至今一共有四首七律,贾至原诗和王维的和诗都是“”失粘”,而杜甫和岑参的和诗都是一本正经地遵守了“替、对、粘”规则。个中奥妙耐人寻味。原来,贾至官至中书舍人, 官阶很高,王维资格很老,他们写诗比较随便,而杜甫和岑参当时是刚被朝廷录用的七八品小官,自然要谨小慎微了。
       《律句成对轮流排列规则》还很有趣。
如果我们用两对扑克牌,一对A,一对K来代表能且只能组成两个律句对的四种律句(含其变格),黑桃代表仄收,红桃代表平收,即

一对尖子A:
黑桃A代表律句A1—平平平仄仄(变格A1*—平平仄平仄)
红桃A代表律句A2—仄仄仄平平(没有变格)
一对老K:
黑桃K代表律句K1—仄仄平平仄(变格K1*—仄仄仄平仄)
红桃K代表律句K2—.平平仄仄平(变格K2*—.平平平仄平,K2**仄平平仄平)
以上四种律句加上其变格,简称“四型八式”,这样《成对轮流排列规则》又可概括为:
      四型八式两对牌,你方唱罢我登台。
      首字首韵和大拗,平仄依规仔细裁。
  变化莫测的律诗平仄格律,就变成简单有趣、经过适当训练小学毕业生、至迟初中二年级学生就可以纯熟掌握和运用了。若能达到那种境地,幸莫大焉。

六、小结
        一、四种律句及其变格(四型八式)以及首字首韵和大拗的规定,涵盖了律诗诗句的一切允许的平仄变化。所谓“替”就是律诗的每一诗句的平仄必须是“四型八式”之一,  并满足“首字首韵和大拗”的规定。
       二、律诗的每一联必须是四种律句(含其变格)能且只能组成的两个律句对之一(首字入韵除外)。这就是“对”。
       三、律诗的相邻两联不能是同一律句对,即律诗的两个律句对必须轮流排列。
      因此,用“成对轮流排列规则”
即:“四种律句成对轮流排列,
       首字首韵和大拗依规平仄”,代替传统的“替对粘规则”是适宜的,简便的。

         老农     20231027
        写成于海南省海口市旅居家中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10-27 23:2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再来仔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8 10:5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7 23:37
谢谢关注

你所说的,仍然是粘与对,并没有什么突被。你之所以认为你可以代替传统,是因为你对粘对的了解还不到位。
近体诗是双声一节,交替延续而成句;两句一联,两联相粘而成篇。
我仅用两句就讲完了。
你的A和K,没什么意义。四句标准句,每一句都可以当上句,之后根据对的原则选一句来当下句,组成一联。
其实你还是走了邯郸之步。什么平起平收,平起仄收,已经out了。
平平仄仄平与平平平仄仄两句是有勾稽关系的。这个我之前都一直在说,这里就懒得再炒回锅肉了。
我就问你,平平仄仄平与平平平仄仄,这两句作起句,下句各句有区到吗?为什么?
等你能回答时,你就不屑于再玩什么A1、K1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4:0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仄仄平作起句是首句入韵,因为四种律句只有两个是平收所以只能用另一个平收的律句仄仄仄平平作它的下句,这时上下句已经不能字字平仄相对了。而平平平仄仄作起句,它的下句是与其字字平仄相对的仄仄仄平平,也就是我所说的按照“字字平仄相对”的原则,四种律句能且只能组成两个律句对之一。

点评

平与仄,指的是节奏(音节),而不是字。节奏是以双声为一个单位,即平平、仄仄。节奏,只是声音的长度。如同歌曲中的曲谱,和歌词是两回事。 对,指的是上下句音节相对应,你平平,我仄仄,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8 15: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4:1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你所遵循的“对”的要求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8 15:3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8 14:02
平平仄仄平作起句是首句入韵,因为四种律句只有两个是平收所以只能用另一个平收的律句仄仄仄平平作它的下句 ...

平与仄,指的是节奏(音节),而不是字。节奏是以双声为一个单位,即平平、仄仄。节奏,只是声音的长度。如同歌曲中的曲谱,和歌词是两回事。
对,指的是上下句音节相对应,你平平,我仄仄,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常见,一公一母成一对,一白一黑成一天。
对之后还要考虑句尾的平与仄。不合适就换,总之要形成上句仄尾(首句除外),下句平尾的关系。因为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
这个换(句型),其实是调尾术。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3 4 / 5--→5/ 3 4
就是句尾最后一个单音节前移一个音节。反过来也是。
所以我才说平平仄仄平与平平平仄仄是存在勾稽关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7:0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请回答,你怎样确定诗行每一个字允许的平仄

点评

平仄,只是诗句中的节奏。你用的字不与节奏冲突就ok了。冲突分两种,一种叫出律,一种叫孤平。孤平可以矫正,但出律就是你把秧歌当芭蕾舞跳了。 如果这么说你都没听明白,还是先回去从零学起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8 1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10-28 17: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建议用“四种律句(含其变格)成对轮流排列”来代替传统的“替、对、粘”规则。”
    这样说是不是更合适一点?传统的“替、对、粘”规则,产生了“四种律句”。“四种律句”是表现了传统的“替、对、粘”规则。

二)A对:A1—平平平仄仄
         A2—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和 “仄仄仄平平” 在理论上是对偶关系。A1 和 A2 这两个符号的代用,并没有显示这种关系。因此也是一对不合理的表现符号。比如数学上的 1 与 -1,本身就表达了明明白白的对偶关系的本质。 是因为用了个“-”号。+1 通常是默认为 1。
      在使用符号的数学上公认的 A 与 -A(/A)  在理论上是表示了对偶关系。 把-A(/A)定为 A大小的小写 a 的话。是不是更本质更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7:0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建议可以考虑,,每个人的记忆习惯不一样 不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8 17:4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8 17:02
老师,请回答,你怎样确定诗行每一个字允许的平仄

平仄,只是诗句中的节奏。你用的字不与节奏冲突就ok了。冲突分两种,一种叫出律,一种叫孤平。孤平可以矫正,但出律就是你把秧歌当芭蕾舞跳了。
如果这么说你都没听明白,还是先回去从零学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8:1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请回答我的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诗行每一个字的平仄的?你能简单明白的告诉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8:2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伊利老农 于 2023-10-28 18:29 编辑

老师: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以及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在楼台烟雨中,是怎么回事,请你解释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8:3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  误作多少  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23:1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是正确的

点评

关于孤平与补救,说得太多了,也争得太多了。一个简单的事情,没必要成天炒个不停。 如果你是真的不够了解,不妨从基础知识复习起。 你提出的替代方案没什么意义,传统的方法是联内对,联间粘。简洁无比,又何必记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0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9 08:1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8 23:18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是正确的

关于孤平与补救,说得太多了,也争得太多了。一个简单的事情,没必要成天炒个不停。
如果你是真的不够了解,不妨从基础知识复习起。
你提出的替代方案没什么意义,传统的方法是联内对,联间粘。简洁无比,又何必记那些范式?又何必另起炉灶?
此外,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你的,总把格式按句式分为四种,这是不对的。
我认为,格式只有两种,平起和仄起。也就是只论起,不管收。
平起或仄起之后,不管是平收还是仄收,以下各句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首句句尾(三字尾)顺序不同。
为什么明明尾不同,还没有变化?这对于传统理论而言,是个大课题。你也一样。
我知道是什么回事,但我不准备告诉你。

点评

拜读先生赐教。谢谢。先生的“只管起,不管收”有创意,赞成。先生的“联内对、联间粘”也绝对正确。问题是你的“对”、“粘”的要求是什么?是字字对、粘,还是偶数位置对、粘、还是只管五言的第二字对、粘?允许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0:1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10-29 08:13
关于孤平与补救,说得太多了,也争得太多了。一个简单的事情,没必要成天炒个不停。
如果你是真的不够了 ...

拜读先生赐教。谢谢。先生的“只管起,不管收”有创意,赞成。先生的“联内对、联间粘”也绝对正确。问题是你的“对”、“粘”的要求是什么?是字字对、粘,还是偶数位置对、粘、还是只管五言的第二字对、粘?允许有特殊例外吗?敬请明示。

点评

你连基本的概念都还没弄明白。 我说了,平仄,指的是诗句中的音节(声音的节奏),而不是字。是指平平和仄仄这对音节。 你再重温一下我的话: 双声一节,交替延续,以成句子。 两句一联,联内“对”,联间“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9 11: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9 10:18
拜读先生赐教。谢谢。先生的“只管起,不管收”有创意,赞成。先生的“联内对、联间粘”也绝对正确。问题 ...

你连基本的概念都还没弄明白。
我说了,平仄,指的是诗句中的音节(声音的节奏),而不是字。是指平平和仄仄这对音节。
你再重温一下我的话:
双声一节,交替延续,以成句子。
两句一联,联内“对”,联间“粘”。

点评

交替连续成句,联内对,联间粘,这是说烂了的规则。我不懂的是,先生的“对”和“粘”的具体要求说什么?请明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1:55
老师,双声一节不就是两个字一节吗?交替延续就是你说的平平仄仄交替,可你凭什么决定你的这个音节是平平,下个音节是仄仄呢?不是也要根据该位置使用的汉字的发声吗?恕我愚钝,不能领会先生高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1:4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10-29 11:23
你连基本的概念都还没弄明白。
我说了,平仄,指的是诗句中的音节(声音的节奏),而不是字。是指平平和 ...

老师,双声一节不就是两个字一节吗?交替延续就是你说的平平仄仄交替,可你凭什么决定你的这个音节是平平,下个音节是仄仄呢?不是也要根据该位置使用的汉字的发声吗?恕我愚钝,不能领会先生高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1:5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10-29 11:23
你连基本的概念都还没弄明白。
我说了,平仄,指的是诗句中的音节(声音的节奏),而不是字。是指平平和 ...

交替连续成句,联内对,联间粘,这是说烂了的规则。我不懂的是,先生的“对”和“粘”的具体要求说什么?请明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1:5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要求是什么?请明示。

点评

音节对音节。一开始就说了,双声一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9 12:4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9 11:56
具体要求是什么?请明示。

音节对音节。一开始就说了,双声一节。

点评

请老师标注一下尊作是怎么样交替连接成句和联内对,邻联粘的,可以吗? 占得高光必有阴,行藏落落大胸襟。 青痕无视分浓淡,山势不移流古今。 风起春宵同发舞,花来玉案与香沉。 星空寥廓谁相慰,秋水雪壶冰在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3:33
双声一节不错,你怎么判定它是平仄叫替的开轩面场圃,平仄交替吗,南朝四百八十寺平仄交替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3: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10-29 12:48
音节对音节。一开始就说了,双声一节。

双声一节不错,你怎么判定它是平仄叫替的开轩面场圃,平仄交替吗,南朝四百八十寺平仄交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3:3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10-29 12:48
音节对音节。一开始就说了,双声一节。

请老师标注一下尊作是怎么样交替连接成句和联内对,邻联粘的,可以吗?

占得高光必有阴,行藏落落大胸襟。
青痕无视分浓淡,山势不移流古今。
风起春宵同发舞,花来玉案与香沉。
星空寥廓谁相慰,秋水雪壶冰在心。

点评

看不明白你的文章和你的举例诗是想表达什么?律诗的粘对,除了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殊句型在粘对上有所不同外,其他句型都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忌孤平)为粘对律的。“南朝四百八十四”这个句子不能认为是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29 15: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9 13:33
请老师标注一下尊作是怎么样交替连接成句和联内对,邻联粘的,可以吗?

占得高光必有阴,行藏落落大胸襟 ...

看不明白你的文章和你的举例诗是想表达什么?律诗的粘对,除了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殊句型在粘对上有所不同外,其他句型都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忌孤平)为粘对律的。“南朝四百八十四”这个句子不能认为是律句,因此它不可能形成合格的粘对式?

点评

先生好。我的文字,是问那位先生,他的替对粘的要求是什么?他一直没回答我。所以我举了几个诗句问他,这几个句子,合不合乎“替对粘”。让你费解了,见谅。根据你的意见替对粘指的是偶数位置的字的平仄一定要满足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5: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5:4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0-29 15:07
看不明白你的文章和你的举例诗是想表达什么?律诗的粘对,除了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殊句型在粘对上有所不 ...

先生好。我的文字,是问那位先生,他的替对粘的要求是什么?他一直没回答我。所以我举了几个诗句问他,这几个句子,合不合乎“替对粘”。让你费解了,见谅。根据你的意见替对粘指的是偶数位置的字的平仄一定要满足其要求(句式平平仄平仄  除外),一三五位置的字在避免孤平的前提下可以不拘平仄。这些意见是正确的,但不周全。这里有两个问题请教:一、句式  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变仄为平形成  仄仄平平平  可以吗?二、句式  仄仄平平仄,的第四字变平为仄,形成  仄仄平仄仄,或三四两字同时变平为仄,形成  仄仄仄仄仄  的形式允许吗?

点评

不想回答你。 孤平拗救,这只是个基础知识,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你又何来取而代之的勇气?如果不是,已经不是正常的讨论了。 关于举例。首先你要选盛唐之后的作品(杜甫除外),因为之前流行的还是古体诗,近体诗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10-29 16:3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老农 发表于 2023-10-29 15:40
先生好。我的文字,是问那位先生,他的替对粘的要求是什么?他一直没回答我。所以我举了几个诗句问他,这 ...

不想回答你。
孤平拗救,这只是个基础知识,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你又何来取而代之的勇气?如果不是,已经不是正常的讨论了。
关于举例。首先你要选盛唐之后的作品(杜甫除外),因为之前流行的还是古体诗,近体诗还带有浓郁的古风风格。比如小崔的黄鹤楼。至于我写的,你不妨先分析一下。我写得,对错我很清楚,无需拿来将我当红薯烤啰。

点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答所问,答非所问,所答非所问。先生自视甚高 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白痴,那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避而不答,就再见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6:4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10-29 16:32
不想回答你。
孤平拗救,这只是个基础知识,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你又何来取而代之的勇气?如果不是,已 ...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答所问,答非所问,所答非所问。先生自视甚高 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白痴,那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避而不答,就再见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29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平尾、三仄尾。合粘对律。认为这种句式不好,它是另一方面的要求,和你的粘对格式无关。

点评

先生的意思是,三平尾 三仄尾是合乎替对黏规则要求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不好的,你改怎么样处理这类问题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9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90
金钱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7:1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0-29 17:08
三平尾、三仄尾。合粘对律。认为这种句式不好,它是另一方面的要求,和你的粘对格式无关。 ...

先生的意思是,三平尾 三仄尾是合乎替对黏规则要求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不好的,你改怎么样处理这类问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