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精华1110
注册时间2019-3-27
威望43045
金钱152467
贡献62612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威望- 43045 点
贡献- 62612 次
金钱- 15246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10-9 11: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秒影映心老师详评鼓励,录此存照,高挂共赏:
作者这首《依韵周文彰会长》七绝诗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心中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乡愁的独特理解和珍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开篇首句“四海归鸿忆灞桥,吟诗月下共笙箫。” 诗人以宏大的视野和浪漫的情怀,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怀念故土的场景。诗中的“四海归鸿忆灞桥”,用“归鸿”的意象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而这里的“灞桥”则是对故乡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同时又展现了他豁达、洒脱的个性。
颔联这句“吟诗月下共笙箫”,则以宁静、优美的月夜为背景,用“吟诗”和“笙箫”两个意象来代表诗人与故乡朋友的情谊。这种用具象表达抽象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传递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接着颈尾联这句“乡愁消散团圆夜,双节同庆赋瑾瑶。”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思乡之情升华为对家国团圆的祝福。诗中的“乡愁消散团圆夜”,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渴望。
而“双节同庆赋瑾瑶”则将这个主题推向高潮。诗人用“瑾”和“瑶”两个珍宝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祝福和祈愿。
这首七绝诗的艺术手法独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意象的运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国团圆的祝福。同时,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归鸿”、“吟诗”、“笙箫”、“乡愁”、“瑾瑶”等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一个浪漫而又充满温情的画面,引发读者深深的共鸣。在风格上,这首诗用词精炼、含蓄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