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9-24 09:27 编辑
诗的影响力与其自身的气势表现大有关系
当代毛太祖的《沁园春·雪》为什么近代无人可比,就在于它的艺术加气势!我这里要说的则是两首古人诗。 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论艺术,《黄鹤楼》多不合律;《登高》首联显挤,尾联远题。而沈佺期的《卢家少妇》,在艺术上则堪称完美: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三首七律古人也有各称第一的,但人们最后称道肯定的,还是《黄鹤楼》与《登高》不分上下。何也,就在于两首诗都写长江,长江本来就气势雄伟,以长江为对象的两首七律,当然是在气势上就先声夺人。至于艺术上的表现则各有特点,崔颢的只是为了气势上的表现而牺牲了格律上的完美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