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3|回复: 16

乡村感遇(平水韵)

[复制链接]

1462

主题

147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83
贡献
1710
金钱
6255
发表于 2023-9-15 13: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听蛙声夜听蝉,远来布谷奏新篇。
农村老弱空巢处,留作蒼生伴自然。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这首七绝诗以农村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老弱空巢现象的感慨和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篇首句“早听蛙声夜听蝉”,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将农村中最常见的两种声音——蛙声和蝉鸣,融入了同一句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对仗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得诗句在音韵上具有美感,而且通过意象的并置,凸显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3: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颔联这句“远来布谷奏新篇”,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将布谷鸟的叫声赋予了人性,将其视为在农村中传达新篇章的使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得诗句具有了生动的形象,更隐含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过多地停留在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上,而是进一步深入思考,指出了农村中老弱空巢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是农村生活的一大痛点,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通过描绘这一现象,凸显了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尾联这句“留作蒼生伴自然”,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认为,这些老弱空巢的人,虽然无法再回到农村生活,但他们可以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感慨和思考,既体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也体现了其对农村生活变迁的无奈和惋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这首七绝诗通过巧妙地运用艺术手法,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村老弱空巢现象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17 05:2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描绘,无疑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