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赋练骈句(之二)
学赋练句之(42) 以“山”为主题造骈 状句对: 经风雨; 抗雪霜。
紧句对: 苍苍渺渺; 叠叠巍巍。
长句对: 脚踏于三岛; 头撑则九天。
立于八千绝顶; 登乃第一珠峰。
晚观于月沉北面; 早看其日出东方。
春夏秋冬听于鸟语; 梅松竹柏润乃清泉。
无限风光则三丘五岳; 自然秀色于万木九峰。
学赋练句之(43) 以“水”为主题造骈 状句对: 游碧海; 上青天。
紧句对: 能滋草木; 可润生灵。
长句对: 横流于四海; 荡漾亦三江。
可以浇花种草; 且夫下雨除尘。
循环矣、取之不尽; 持续兮、用以无穷。
观音济世洒之甘露; 萍翳防灾化于白云。
长江滚滚则川流不息; 大海茫茫亦浪涌无穷。
学赋练句之(44) 以“风”为主题造骈 状句对: 来无影; 去失踪。
紧句对: 依依袅袅; 习习萧萧。
长句对: 以飞沙走石; 亦卷浪扬帆。
春日梳于柳绿; 秋天扫于叶黄。
夏天驱暑且清凉; 冬日登门亦寒冷。
一刻狂奔八万之里; 半时越过九千之山。
尔听于竹笛歌吟委婉; 吾闻于松涛奏曲飘悠。
学赋练句之(45) 以“月”为主题造骈 状句对: 吟玉兔; 颂金蟾。
紧句对: 牛郎织女; 赤帝嫦娥。
长句对: 且身披素影; 亦脚踏清光。
海上升于玉镜; 天空挂矣银钩。
天宫之桂树常青; 仙界之嫦娥俏美。
五更脑海亦思香梦; 深夜床前尽洒素光。
华夏之歌乎繁荣万世; 中秋之夜而共饮千杯。
学赋练句之(46) 以四豪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扬正气; 做英豪。
4字对: 桃花粉面; 柳叶眉毛。
5字对: 青山于渺渺; 碧水则涛涛。
居山之虎豹; 潜水则龙蛟。
7字对: 顾况名篇于乐府 屈原著作则离骚。
11字对: 且妃子之出宫门,乘于凤辇; 亦君王而登宝殿,着以龙袍。
学赋练句之(47) 以五歌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挥翠袖; 唱情歌。
4字对: 黄鹂白鹭; 碧柳清波。
5字对: 婴怜于产母; 妹爱于情哥。
7字对: 回思之千秋赤壁; 仰望之万里银河。
11字对: 三更月色,蛙鸣之击于锣鼓; 十里荷塘,水荡之浮于白鹅。
学赋练句之(48) 以六麻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游海角; 踏天涯。
4字对: 蕃茄韭菜; 扁豆黄瓜。
5字对: 天空之白鹭; 井底之青蛙。
7字对: 竹林中鸣于俊鸟; 桃树上染以香霞。
11字对: 学赋修生,对月之尝于美酒; 栽花种草,吟诗之喝以清茶。
学赋练句之(49)
以七阳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思五帝; 忆三王。
4字对: 千秋种德; 万古流芳。
5字对: 蛙鸣于水草; 莲出以池塘。
7字对: 日暖乎黄鹂妙啭; 春回也紫燕飞翔。
11字对: 秋日融融,旷野飞天于大雁; 春风袅袅,高原食草则绵羊。
学赋练句之(50) 以八庚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牵细线; 放风筝。
4字对: 三千勇将; 百万雄兵。
5字对: 梦生于五夜; 月出以三更。
7字对: 万里之银河渺渺; 千秋之玉兔明明。
11字对: 生儿育女,喜事乎心头爽爽; 望月思亲,动情矣眼泪盈盈。
学赋练句之(51) 以九青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持手版; 上天庭。
4字对: 桃花灼灼; 柳树青青。
5字对: 三军之勇士; 五角之红星。
7字对: 狂风以后于暴雨; 闪电以后而雷霆。
11字对: 青天漠漠,白云之冰清皎皎; 碧水悠悠,红藕而玉立亭亭。
学赋练句之(52) 以十蒸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传下界; 上高层。
4字对: 朱门玉殿; 画阁红灯。
5字对: 悟空于八戒; 白马与唐僧。
7字对: 沧海边时而远望; 珠峰顶敢以攀登。
11字对: 佛火三房,深夜矣嫦娥北去; 金鸡一唱,早晨焉旭日东升。
学赋练句之(53) 以“端午”为主题造骈 迎端午; 祭屈原。
相争桂冠; 比赛龙船。
垂门之艾草; 尝粽乃香甜。
忠魂埋于土里; 眼泪洒以江边。
畅饮之几杯玉酒; 遥观于五月青天。
闻之乐府无穷丽句; 读矣离骚不朽佳篇。
荷花馥郁于五湖四海; 栀子芳香且万水千山。
学赋练句之(54) 以十一尤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天似水; 月如钩。
4字对: 定居小院; 登上高楼。
5字对: 青山之万木; 仙境乃三丘。
7字对: 壮士相争于桂冠; 端阳比赛则龙舟。
11字对: 举目观天,万里之星河渺渺; 乘舟踏浪,千秋之海水悠悠。
学赋练句之(55) 以十二侵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才一刻; 值千金。
4字对: 征鸿北去; 明月西沉。
5字对: 朋交而义重; 母爱则情深。
7字对: 锦上添花而得意; 雪中送炭乃知音。
11字对: 白日融融,树上而桃红出色; 春风袅袅,池边则柳绿成阴。
学赋练句之(56) 以十三覃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秋七七; 径三三。
4字对: 狼心狗肺; 虎穴龙潭。
5字对: 冰兮寒以水; 青者胜于蓝。
7字对: 倩女且涂于粉黛; 婴儿则睡以摇篮。
11字对: 史书载记,蜀国道连于三蜀; 仙曲高吟,南泥湾美于五南。
学赋练句之(57) 以十四盐为主题造骈 3字对: 腰袅袅; 手纤纤。
4字对: 目观海底; 脚踏山尖。
5字对: 鸳鸯之碧瓦; 翡翠则朱帘。
7字对: 树枯兮钩枝寂寞; 人老矣白发増添。
11字对: 万古千秋,从来有星明于晚; 一日三餐,不可离食用之盐。
学赋练句之(58) 以十五咸韵为主题造骈 3字对: 红罗帐; 白布衫。
4字对: 黄鹂宛转; 紫燕呢喃。
5字对: 心明于宝镜; 笔写以书函。
7字对: 荡荡悠悠之海水; 葱葱郁郁乃云杉。
11字对: 士兵训练,护国兮披星戴月; 船舰巡逻,戍边矣踏浪扬帆。
学赋练句之(59) 将下列诗句“压翻展”成壮句、紧句、和各种长句: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壮句: 竹露滴; 荷风香。
紧句: 荷风香气; 竹露清响。
长句: 荷风之香气; 竹露而清响。
荷风送之香气; 竹露滴而清响。
闻荷风送之香气; 听竹露滴而清响。
汝闻荷风送之香气; 吾听竹露滴而清响。
汝闻荷风且送之香气; 吾听竹露则滴而清响。
2,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壮句: 浮黄鹤; 起白烟。
紧句: 云横九派; 浪下三吴。
长句: 云横于九派; 浪下于三吴。
九派浮以黄鹤; 三吴起之白烟。
云横而九派黄鹤; 浪下之三吴白烟。
云横九派浮以黄鹤; 浪下三吴起于白烟。
云横九派乃浮以黄鹤; 浪下三吴则起于白烟。
学赋练句之(60) 以下面诗的意境造壮句、紧句、及各种长句各一个,不要求连缀成文,长句要求加虚词。 《山居幽》 (唐·王翰) 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 晚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 露滴琴书润,云随杖几生。 未能脱簪笏,猿鸟漫忘情。
壮句: 买青山; 居白屋。
紧句: 青山则好; 白屋而幽。
五字长句: 晚窗于竹色; 夜枕则泉声。
六字长句: 晚窗观于竹色; 夜枕听则泉声。
七字长句: 花香聆听于鸟雀; 露滴滋润且琴书。
八字长句: 春花香聆听于鸟雀; 甘露滴滋润且琴书。
九字长句: 买得青山居住于白屋; 观看竹色吟唱以清诗。
学赋练句之(61) 以“夏”为意,轻隔、重隔两句,杂隔一句,疏隔、密隔、平隔可选写一个句子。
轻隔: 碧水悠悠,锦鲤腾于细浪; 菡萏灼灼,仙姑舞于罗裙。
杨柳依依,若丝垂于两岸; 榴花朵朵,似火耀于千枝。
重隔: 白天唱于高腔,蝉鸣树木; 黑夜敲于小鼓,蛙闹池塘。
西瓜生于夏季,香飘万户; 豆角出于南山,情暖千家。
疏隔: 狂风舞,力大千斤而树倒; 暴雨倾,雄强四海则潮生。
密隔: 鸣雷之贯耳,触目也山摇地动; 闪电之流光,无声兮雨后天明。
杂隔: 烈日炎炎,汗湿以衣衫; 凉风缕缕,手摇于羽扇。
平隔: 观夫其毗河两岸,翠柳千条,白鹭高飞,黄鹂妙啭; 且喜之赵镇三江,轻舟几只,鸬鹚戏水,渔叟吟歌。
学赋练句之(62) 以“春”为意,练隔句 (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1、轻隔: 李白桃红,馥郁飘于百里; 莺歌燕舞,婆娑舞以三丘。
2、重隔: 鸟雀啭于香枝,青山渺渺; 鱼龙腾于细浪,碧水悠悠。
3、疏隔: 垂丝舞,婀娜多姿而俏美; 落瓣飘,飞花几朵则离愁。
4、密隔: 南方之北雁,越以千山万水; 西部之东风,跨于四海三丘。
5、杂隔: 红梅报信,且喜之千山草绿; 翠竹无声,亦观夫三径阴幽。
6、平隔: 一座桥头,翠柳依依,百尺垂丝,七声鸟语; 三江渡口,春潮滚滚,千层摆浪,几只渔舟。
学赋练句之(63) (1)以花为题分别写出隔句? 轻隔: 菡萏亭亭,出污泥而不染; 橘花灼灼,吐馥郁则交萦。
重隔: 海棠笑以初春,玲珑蓓蕾; 芍药开于四月,窈窕容颜。
疏隔: 东篱菊,喜于金秋十月; 北岭梅,乐于白雪三冬。
密隔: 红杏出于墙,一世多情而有意; 白莲浮于水,三生洁白则无瑕。
平隔: 四月蔷薇,三春茉莉; 千株麦李,万树梨花。
杂隔: 一帘春雨,且润于千红万紫; 二月晓阳,而沐于五蕊三花。
(2)以月为题分别写出隔句? 轻隔: 月缺月圆,行而三十之日; 人悲人喜,遇而一时之情。
重隔: 中秋咏以清诗,汝望明月; 入夜吹于玉笛,吾思故乡。
疏隔: 观明月,喜之织女翩翩起舞; 忆故乡,思之亲娘耿耿缝衣。
密隔: 玉兔且呈祥,农夫喜之丰衣足食; 清光则献瑞,野叟乐于沃土收成。
平隔: 天挂银钩,月栽桂树; 夜悬玉镜,池洒清光。
杂隔: 床前月照,疑似雪霜而洒地; 梦里情生,犹之桃李则题诗。
学赋练句之(64) 钟格造骈句: 1,以“云”为题作合咏: 望天上绵花之朵朵; 绕山头素带而翩翩。
2,以【梅、竹】【兰、菊】为题,分组合咏: 梅、竹 暗香出以寒天白雪; 丰节经于暴雨狂风。
兰、菊 上苑芬芳且香祖; 东篱馥郁则金英。
3, 用换字重排法 , 把成句 : “ 六朝山色收杯底 , 千里江声到枕边 ” , 改成以 “ 山 、 江 ” 为题做笼纱格 : 六朝峦色且收杯底 ; 千里河声而到枕边 。
学赋练句之(65) 以“荷”为题,写紧句、六字长句、七字长句、轻隔、重隔、杂隔各一。均须加合适的提引词。
紧句: 每至芙蓉出水;仙子迷人。
六字长句: 观夫夏日红莲之美;西湖碧镜而明。
七字长句: 当使荷出污泥而不染;水磨璧玉则无瑕。
轻隔: 若夫藕断丝连,难舍难分之意; 天高地阔,不离不弃之情。
重隔: 且是红莲浮于绿水,香飘百里; 碧镜映于青天,画在三吴。
杂隔: 草里蛙鸣,且乐于荷塘月色; 池中鲤跃,则喜之水气波光。
学赋练句之(66) 一、根据杜甫的诗句: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做一下骈句: 1、 压三: 观夫桃花落; 柳絮飞。
压四: 桃花逐水; 柳絮随风。
压五: 桃花之逐水; 柳絮则随风。
压六: 柳絮随风而去; 桃花逐水而流。
翻七: 观柳絮随风而去; 看桃花逐水而流。
展八: 癫狂柳絮随风而去; 轻薄桃花逐水而流。
2、做一个轻隔骈句,一个重隔骈句,一个平隔骈句。 轻隔: 随风而去,且是癫狂柳絮; 逐水而流,至如轻薄桃花。
重隔: 癫狂且是柳絮,随风而去; 轻薄至如桃花,逐水而流。
平隔: 癫狂柳絮,随风而去; 轻薄桃花,逐水而流。
二、根据李白的诗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 压三: 观夫弃轩冕; 卧松云。
压四, 红颜轩冕; 白首松云。
翻五: 红颜之轩冕; 白首之松云。
展六、 红颜弃之轩冕; 白首卧以松云。
展七: 听红颜弃之轩冕; 闻白首卧以松云。
展八: 绿鬓红颜弃之轩冕; 青山白首卧以松云。
2、做一个疏隔骈句,一个密隔骈句,一个杂隔骈句。 疏隔: 见红颜,而何弃之轩冕; 闻白首,当使卧以松云。
密隔: 绿鬓于红颜,何日弃之轩冕; 青山于白首,此时卧以松云。
杂隔: 绿鬓红颜,则弃之轩冕; 青山白首,则卧以松云。
学赋练句之(67) 以“春”为母字,造壮、紧、长(五至八字)、隔(轻重杂疏密平)各一句。
壮句: 辞旧岁; 贺新春。
紧句: 千年老树; 万古长春。
五言长句: 风和之日丽; 春暖则花开。
六言长句: 青山披之绿色; 枯树逢以芳春。
七言长句: 四海三江之绿水; 千红万紫之阳春。
八言长句: 青春似火雄心树立; 白首之松壮气神威。
轻隔: 横吹玉笛,村童骑以白马; 观赏春灯,野老驾以黄牛。
重隔: 李白桃红,春姑迎之墨客; 莺歌燕舞,云雁返于家乡。
杂隔: 春风袅袅,梳绿于萋萋草木; 丽日融融,温暖于漠漠山河。
疏隔: 彩蝶飞,喜舞娇柔传以意; 黄鹂啭,春歌委婉动之情。
密隔: 梅喜之白雪,且闻暗香阵阵; 冰化于初春,则见芳草萋萋。
平隔: 阳春暖暖,千红万紫; 绿水悠悠,四海三江。
学赋练句之(68) 沧浪书院赋一期第五讲若兰组论坛作业贴 若蓝08—青山笑看人生 夏日的天空,是清新的。阳光里总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味道。倚着小河畔的栏杆,风儿调皮的吻在面颊上,就连眼角的笑意她都要轻轻的问候……
(夏天的大地,是葱郁的。窗下的柳树每年的夏天都抖出一身翠绿,仿佛天下只有它的青春可以复制。躺在碧绿的青草地里,闭上眼睛,听虫鸣鸟叫,听草儿生长的声音,想遥远的心思……
夏天的雨,是多情的。雨敲打着窗棱,轻轻地落进心里,如一首节奏明快,清新隽永的赞美诗,吟咏着,慨叹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要求: 1、紧句、长句、隔句(轻隔、重隔、杂隔)各1 句。 2、内容不得重复。 3、根据句子结构、内容决定提引词使用。 4、注意虚词的应用:之、则、而、乎、乃、且、以、于。
答: 紧句: 观夫故乡风景,川蜀夏天。
五字长句: 罩天空之碧, 盖大地之葱。
六字长句: 雨潇潇而泻润, 花淡淡以芳香。
七字长句: 河畔之栏杆倚着, 风儿之笑意相迎。
八字长句: 杨柳绿而垂于两岸, 荧虫亮而照以三更。
九字长句: 夏日阳光而禾苗沐浴, 青山雨露而草木繁荣。
轻隔: 雨敲窗户,如诗落乎心里; 风扫木门,有意凉乎梦中。
重隔: 声高传以百里,蝉叫树梢; 色绿染而三丘,草萋田野。
杂隔: 丝细意长,情系于万山千里; 藕红娇艳,馥飘于三夏九天。
学赋练句之(69) 给下面的唐诗,加适当的虚词和提引词,用组编法写几个骈句并连缀成短文。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答: 且是吟诗之李白,送友则佳篇。观夫东城且绕于白水,北郭则横以青山。离别地头,孤蓬则远征千里;去留门外,落日而斜照百川。此乃斑马护君,蹄飞越于万山三岛;燕鸿捎信,话转穿以双凤十年。
学赋练句之(70) 将下面这首唐诗,加上适当的虚词,用“组编法”连成几个有意思关联的骈句。 要求:紧句+长句+轻隔或重隔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编组: 庶乎十年离后,今日再逢。尊姓大名,问其而后惊喜;弟兄成长,忆之以前动容。别后见之沃田沧海,长谈直之山寺暮钟。明日你离,攀登于谷陵仙 道;此时吾想,盼望之鱼素信鸿。
学赋练句之(71) 将下面这首唐诗改写几个骈句,再用组编法连成意思关联的小段。
山居秋暝 [ 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编组: 观夫雨丝晴日,天气晚秋。明月松间而照,清泉石上而流。林里闹声,听劳歌之委婉;碧溪腾浪,见倩女之飘悠。而亦水浮红藕,波荡小舟。不比花飞碧水于春季,则留月照丹枫之晚秋。于此秋景美兮,记忆之犹新,而在脑海存留。
学赋练句之(72) 围绕【夏荷】主题造壮紧长隔骈句若干,再连缀成一个短文。
连缀成文: 观夫垂细柳,出红莲。碧水悠悠,锦鲤腾于细浪;瑶池漠漠,游蜂醉以花间。玉立亭亭之少女,冰清皎皎之天仙。手挥红袖,情满小船。歌音委婉传于百里,馥郁翩飘逸以千山。出污泥而不染,因断藕而相连。乃是留芳万古,济美千年。
学赋练句之(73) 将下列的短散文任意发挥,写出几个不同的骈句连成短骈文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没有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改成骈文】 乃是家困弃功,自闲居野。攀登绝顶,眺日出于东方;静坐幽崖,看星亮于北斗。保三生之洁净,秀澈珠泉;若一世而逍遥,明聪隐士。枝头果子,味之美而充饥;水底鱼虾,嫩之鲜而可口。无定时而作息,喜佳景则留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