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12-3
威望589
金钱1838
贡献1188
高级会员

威望- 589 点
贡献- 1188 次
金钱- 1838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8-5 19:3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该人继续说道:
将“ 玻璃” 喻作“ 池水” ,亦见于同时代的诗作。爱新觉罗·弘历
( 乾隆1711—1799) 写了不少咏瀛台的御制诗,其中《夏日瀛台诗》
之一:
云锁林关绿欲齐瀛洲一径步芝堤。
披馀芸帙香盈手坐久兰烟篆吐猊。
画里湖山空粉墨镜中楼阁印玻璃。
南熏茂对澄怀永太液池涵万象低。
显然,这“ 镜中楼阁印玻璃” 句中“ 玻璃” ,即喻“ 太液池水” 。弘历此
诗注明写于“ 癸亥” ,即乾隆八年(1743) 。同一时代诗作中以“ 玻
璃” 喻“ 池水” ,即见“ 水” 而产生“ 玻璃” 的联想,恰恰证明那个时代
人们对“ 玻璃” 的见解并不亚于今人。注家忽视了这个史实而拘泥于古“ 玻璃” 与今“ 玻璃” 之不同以“ 栏” 释“ 槛” ,不但辞义不妥,
而且完全偏离了曹雪芹笔下“ 玻璃槛” 的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