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7-19 07:24 编辑
第九十八篇; 杜甫草堂 古朴典雅建筑造,园林清幽秀丽迹。
草堂故居圣地漾,唐代诗人流居芗; 万里桥西草堂显,百花潭水击沧槡。 千古绝唱更为稀,茅屋所破秋风凄; 黄鹂白鹭千秋雪,少陵草堂凭栏依。
东穿花径西水吉,亭台池榭风光曦; 杜甫画苑唐风韵,草堂大廨涴花溪。 赏析;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并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了一些花草树木,自己亲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依溪建立了杜甫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并抒发当时贫穷的感慨。 今日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300多亩。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整座祠宇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就是这样一座草堂,把古代诗人的千古绝唱,一直引深到现今,久经不衰,可歌可泣。 杜甫草堂贴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