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4

对仗的位置

[复制链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4 14: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联的位置
此部分介绍的不是对仗的本身,而是对仗所处的位置。
律诗有两组对仗,如果使用对仗不同,不合正格,便称之为别格,别格有散行格(指一首律诗平仄、粘对、押韵都基本按照格律,但是没有按照要求对仗)、蜂腰格、偷春格、藏春格等别格。律诗四联有五种组合,二联二对有正格正体(二三联)、准正格(扇对)、二联二对的变格(1.偷春格,一三联;2.藏春格,三四联;3.前半首对仗体,一二联;4.隆冬体,二四联)。一四联没找到,但曲中有。
一、偷春对(探春对、借春对、换柱对、换柱体)
一三两联对仗。非格律正格,为别体,有的甚至是古风、入律古风之类。多发生在唐诗中,后人少有人仿。今人学律诗者不宜学,也不必以唐人有此为借口为自己辩护。为此,我对不合律的地方都加了点评,并把平仄不当的对仗称为对偶。
格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只一联对仗或两副对仗不在其位的都非正规,称之为变式。凡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者,颈联又相对,一首诗中虽仍保持两句对仗,但改变了其中一联的对仗位置,称为偷春体,又叫偷春格、偷春对、探春对、借春对(借取春光。唐时皇帝於冬至日赐百官辛盘,表示迎新之意,谓之“借春”。参阅唐/李淖《秦中岁时记》。)、换柱对(意即对仗交换了位置,在不该用对仗的地方(首联)用了对仗,在该用对仗的地方(颔联)未用对仗)。清/吴乔《围炉诗话》亦云:“律诗所谓‘偷春格’者,首联对,次联不对也。”这就是说诗中虽然有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之所以称之为“偷春格”,是因为“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引北宋/蔡绦《西清诗话》云:“其法颔联虽不拘对偶,疑非声律;然破题已的对矣,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明/徐师曾《文体明辩·杂体诗》:“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唐/杜甫《寒食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蘂,想像嚬青蛾;牛女慢愁思,秋期犹渡河。’是也。”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律诗以对仗工稳为正格。有前二联不相属对者;有起联对而次联用流水句者,谓之换柱对;有以第三句对首句,第四句对次句者,谓之开门对(即我们统称的扇对)。为类颇多,孤略举之。有全首俱对者,老杜多此体;有全首俱不对者,太白多此体,皆属变格,或间出而用之。”偶尔也有人叫它折腰体(如此叫则与失粘的诗也叫折腰体相混了)。
所谓“偷春体”与“蜂腰体”一样,根本不能构成一个单独的“体”,它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已,因此这个“体”只是一种“体式”、一种“格”而已。
一般说来,首联用不用对仗与律诗首句入韵不入韵有密切的关系。首句入韵,律诗受到较大限制,对仗用得比较少;首句不入韵,易于选词,用对仗较为自然,用得也多些。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所以首联用对仗的多见于五律,而少见于七律。但首联用不用对仗,主要还是由诗歌内容决定的;用韵不用韵,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在首句入韵的五律和七律之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夜听妓 梁/简文帝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对仗)
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
朱唇随吹动,玉钏逐弦摇。(对仗)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馀娇。(只是有格律诗的影子,三仄收、失粘、失对、失间等,凡病皆有。)
送贺知章归四明 唐/唐玄宗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对仗)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不对仗)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对仗)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不对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转日不对,有四字对、拗句)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前二字对)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对仗)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半对半不对)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唐/王维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对仗)
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对仗)
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施yì)
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对偶、拗句、三平收)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救小拗:上联只一平,下联用四平救之)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娥。(对偶、拗句、三平收)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沈括《梦溪笔谈》曰:“此诗次联不拘对偶,疑非律诗,然起二句明系对举,谓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刚刚按 两对仗处都有拗句,不应说对仗,只能说是对偶句,又只有一联在其位,加上多处三平收,平仄搭配也随意,是入律古风,杜甫多作这种拗体,以为吴体者。
月三首之二 唐/杜甫
并点巫山出,新窥楚水清。(对仗)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对仗)
不逢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对仗,首句韵)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仗)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拗句)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半对半不对)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仗)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金陵三首(其二) 唐/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对仗)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对仗)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拗句)
挂席江山待月有怀 唐/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衔字对、拗句,五仄句)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失粘、不对仗)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对仗)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与诸子登舰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互成对、三仄收)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对仗)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寻梅道士 唐/孟浩然
彭泽(读仄声)先生柳,山阴道士鹅。(对仗)
我来从所好,停策夏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对仗)
崔徐迹未朽,千载揖(读仄声)清波。(三仄收)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唐/白居易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对仗。湓,此处读仄声)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对仗)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看”“过”皆平声,【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折杨柳·玉窗朝日映 唐/沈佺期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对仗)
拭泪攀杨柳,长条踠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对仗。思,动词平声,名词仄声。此读平声则三平收了。“历乱”“参差”为双声对)
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对仗。三仄尾)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前二字对仗)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对仗。第五句三仄尾。空,仄声。)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其中第一句和第五句还是三仄尾。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藏春对(藏春格、雀屏格)
后半首对仗,指一二联不对仗,三四联才对仗。藏春对为散行格之一,“藏春格”在历代诗作中不很常见。网络上这类律诗渐多。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许印芳云:“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

早花  唐/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对仗)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字对符合,但“风尘”对“客鬓”却是偏枯对)
仇兆螯说:“此诗上四散行,下四整对,亦‘藏春格’也。”

寄天台司马道士  唐/宋之问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日尚磷缁。(互成对)
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对仗)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唐/储光羲
泊舟伊川右,正见野人归。
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不对仗)
岩声风雨度,水气云霞飞。(对仗)
复有金门客,来参萝薜衣。(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14: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前半首对仗
如果把颈联上的对仗用在首联上,就造成律诗前半首用对仗,后半首不用对仗的情况。颈联上不用对仗,而在首联和颔联上用对仗,也是一种罕见的格式,例子极少,也不见人定名。这种体式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是把本该用在中间两联的对仗,移到诗歌的前半部了。但律诗主要对仗是颈联,颈联不对,总感到不妥,因此,这时颈联仍会采用一些似对非对的句子,以呼应律诗颈联例用对仗的要求,如《客亭》诗中的“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即是。
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对)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对)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散,半对半不对)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散)

晓望白帝城盐山  唐/杜甫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对)
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对)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散)暄的本意是温暖,在方言中有松散、松软之意。
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14: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隆冬体
二联四联对仗。尾联用对仗,其它各联不用对仗的诗例几乎没有。尾联用对仗,减省颔联或颈联的对仗,也难见到。可见尾联对仗不能单独应用,一定要与前面几联对仗搭配使用。
自洛之越  唐/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散)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对)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散,半对半不对,后三字对仗)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14: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鸾凤和鸣对(首尾对、首尾遥对)
格律诗中首尾对,例子极难找。
首尾遥对。明代著名曲家宁王朱权所著的《太和正音谱》中有“对式名目”一则,其中有云:“合璧对:两句对者是。连璧对:四句对者是。鼎足对:三句对者是。联珠对:多句对者是。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所对者是。”“鸾凤和鸣”喻首尾相对如青鸾凤凰鸣声遥相呼应,所以又叫首尾对。它与格律诗的首尾对格不同,格律诗首尾对格指首联和尾联都是对仗,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对仗方法之间的关系,它们共四句,如果中间两联也对仗,那就是全对诗了;曲中首尾对,指头尾两句组成对仗关系。
与燕逐飞花对的区别:燕逐飞花对是总分关系,鸾凤和鸣对是平等关系;燕逐飞花对是一对三,鸾凤和鸣对只针对第一句,是一对一。
首尾对多出现在《叨叨令》中(叨叨,音同涛涛)。

叨叨令•自叹   元/周文质
去年今日题诗处,佳人才子相逢处。世间多少伤心处,人面不知归何处。望不见也末哥,望不见也末哥,绿窗空对花深处。○最后一句呼应第一句,是鸾凤和鸣对(“空对”似乎没对上)。全曲又是同韵脚对。

叨叨令•悲秋   元/周文质
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睡不著也末哥,睡不著也末哥,孤孤零零单枕上迷颩模登靠。○最后一句呼应第一句,是鸾凤和鸣对。“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首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末句)首尾相对采用双声叠字状物,象声词拟声,音节铿锵急促,且纯用白描,使读者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却又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意境。又含连璧对(四维对)。

【正宫】叨叨令•叹世   元/杨朝英
想他腰金衣紫青云路,笑俺烧丹炼药修行处。俺笑他封妻荫子叨天禄,不如我逍遥散诞茅庵住。倒大来快活也末哥,倒大来快活也末哥,那里也龙韬虎略擎天柱。
昨日苍鹰黄犬齐飞放,今日单鞭羸马江南丧。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倒大来快活也末哥,倒大来快活也末哥,渔翁把盏樵夫唱。○“(想他)腰金衣紫青云路。”(首句)“(那里也)龙韬虎略擎天柱。”(末句)即“首尾对”(鸾凤和鸣对)。

元杂剧《西厢记》中的一阙名作《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沈沈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招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这两句句式在《太和正音谱》中称为“叠句”)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除了那一组叠句,还有前后五组。前四句为连璧对,前四句隔衬音“也么哥”两句与结句相对,又形成了“鸾凤和鸣对”。(这些句子字数都不一致,你会问,怎么会对仗?这是衬字对,把衬字拿掉,就对上了。整理后就是“安排着车儿马儿,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儿靥儿,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昏昏沈沈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重重叠叠的泪!久已后书儿信儿,凄凄惶惶的寄!”)

叨叨令   元/无名氏
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老了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尽是伤心处。○前四句为连璧对。最后一句呼应第一句,是鸾凤和鸣对(“尽是”似乎没对上)。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双调】蟾宫曲    元/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
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
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
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此曲是“重句体”的代表。所谓“重句体”即通篇或多处采用相同句式或语气的散曲。此作中一、四、十三为相同句式;七、十为相同句式;其余部分皆为相同句式。就修辞来看,一、二、三句与四、五、六句隔句对仗,形成“扇面对”,又与末三句成扇面对,这种首尾的遥对在散曲中称为“鸾凤和鸣对”。七、八、九句与十、十 一、十二句也成扇面对,这些对仗无不工整流丽。扇面对中又采取了燕尾对。此作还使用了隐括这一修辞,即将前人整首诗词的意境、字句或某些段为己所用。唐人元稹的《会真记》中崔莺莺有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汤式借了《会真记》中诗之树,开出了自己的花。重句体的巧用、对仗上的匠心以及意境上的隐括,使本作回环婉转、缠绵悱恻、语俊韵圆、余味不尽。

《蟾宫曲》【双调】梦醉云床 正韵   今/江湖笑
玉冰冰魂掩愁窗,叫一声情郎,怨一声情郎。
醉蒙蒙形影萧蔷,绾一镜秋霜,印一镜秋霜。
被儿凉心儿冷,拨一柱烛光,延一柱烛光。
水儿匆风儿骤,敲一夜闺房,闹一夜闺房。
意绵绵梦醒云床,牵一寸柔肠,痛一寸柔肠。

《蟾宫曲》【双调】共叙情肠   今/江湖笑
喜盈盈燃烛西窗,写一笺诗行,咏一笺诗行。
笑甜甜浮影东墙,谱一曲华光,舞一曲华光。
月儿圆星儿亮,斟一盏杜康,喝一盏杜康。
鸟儿鸣风儿暖,温一夜闺房,醉一夜闺房。
手纤纤共叙情肠,牵一世鸳鸯,做一世鸳鸯。

《蟾宫曲》・醒忆香邦   今/春雨滋润
----和江湖笑《蟾宫曲・梦醉云床》(正韵)
树青青光照风窗,恨几声君郎,哄几声君郎。
月朦朦星眼穿墙,透几层霓裳,去几层霓裳。
酒儿温心儿畅,藏几缕暗香,发几缕暗香。
雨儿停云儿荡,进几次魂邦,驻几次魂邦。
赋潺潺浪涌胸膛,抱几缕春芳,忆几缕春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