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刚刚

偏枯对 “芙蓉”对“杨柳”

[复制链接]

2995

主题

9477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1
贡献
8590
金钱
16485
发表于 2023-7-28 1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7-25 07:56
主楼按古说。你的“似乎有待修正”,请细说

百度百科:
    杨柳,一种植物,指柳树,出自中国古诗词。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杨柳最早就是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柳树就会飞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6%9F%B3/5878490

点评

百度这条时错误的。请看我专为你发一个帖子《偏枯对》,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20:10
我以为刚老是故意混淆概念,所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31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77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1
贡献
8590
金钱
16485
发表于 2023-7-28 1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7-25 07:56
主楼按古说。你的“似乎有待修正”,请细说

清水芙蓉才露脸,
章台杨柳已舒眉。

这副联已经明明白白说出了:
并无二物存在。
据此窃思:
偏枯对一说似乎有待斟酌。

点评

请看《偏枯对》帖子,如果还有问题,可提出,大家耐心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20:28
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29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7-29 22: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7-28 10:45
清水芙蓉才露脸,
章台杨柳已舒眉。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77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1
贡献
8590
金钱
16485
发表于 2023-7-31 00: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7-25 08:05
偏枯对实际是指连绵词对合成词的古代叫法

刚刚 发表于 2023-7-25 08:05
偏枯对实际是指连绵词对合成词的。
~~~~~~~
上述说法源自哪部典籍?

点评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 2.同类物;同一事。 3.犹一事。 4.犹言一个标准。 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的都是。连绵词对合成词属于4。说明我的说法没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19:59
我的分析不会错。但源于哪就记不清了。我学知识一般不记出处,尤其是年轻时,融会贯通而已,若以出处问我,我几乎都是0分。你参考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1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7-31 20: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7-28 10:36
百度百科:
    杨柳,一种植物,指柳树,出自中国古诗词。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

我以为刚老是故意混淆概念考我,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9: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7-31 00:43
刚刚 发表于 2023-7-25 08:05
偏枯对实际是指连绵词对合成词的。
~~~~~~~

我的分析不会错。但源于哪就记不清了。我学知识一般不记出处,尤其是年轻时,融会贯通而已,若以出处问我,我几乎都是0分。你参考吧

点评

你主帖的分析清清楚楚列出了你认为"偏枯对"的依据和出处 。 说明你学的那些知识的出处已经"融会贯通"在脑海里。 即使自己偶尔记不清了, 或许能从网络查询到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2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7-31 00:43
刚刚 发表于 2023-7-25 08:05
偏枯对实际是指连绵词对合成词的。
~~~~~~~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 2.同类物;同一事。 3.犹一事。 4.犹言一个标准。
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的都是。连绵词对合成词属于4。说明我的说法没错。

点评

如果你连出处都记不清了? 那么, 你的诠释可以令人信服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2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2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7-28 10:36
百度百科:
    杨柳,一种植物,指柳树,出自中国古诗词。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


百度这条是错误的。请看我专为你发一个帖子《偏枯对》,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点评

你说"百度这条是错误的", 依据是什么? 你发的《偏枯对》的帖子没有错误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7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2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7-28 10:45
清水芙蓉才露脸,
章台杨柳已舒眉。

请看《偏枯对》帖子,如果还有问题,可提出,大家耐心讨论

点评

问题是:“芙蓉”是一物==“杨柳”也是一物,这是十分工整的对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0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77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1
贡献
8590
金钱
16485
发表于 2023-8-7 22: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8-7 19:52
我的分析不会错。但源于哪就记不清了。我学知识一般不记出处,尤其是年轻时,融会贯通而已,若以出处问我 ...

你主帖的分析清清楚楚列出了你认为"偏枯对"的依据和出处 。
说明你学的那些知识的出处已经"融会贯通"在脑海里。

即使自己偶尔记不清了,
或许能从网络查询到吧?

点评

这个倒是可以,而且"偏枯对"很容易查到。但我不感兴趣,所以不愿答复。 《偏枯对》中有:《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第二十三,偏对。 后来习惯说成偏枯对,有人称为假性自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77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1
贡献
8590
金钱
16485
发表于 2023-8-7 2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8-7 19:59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 2.同类物;同一事。 3.犹一事。 4.犹言一个标准。
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的 ...

如果你连出处都记不清了?
那么,
你的诠释可以令人信服吗?

点评

为什么要记出处,我感到莫名其妙。你不相信,我不强迫你相信。你自己应该有分辨能力嘛。知识最怕的是先入之见的抵触情绪。言尽于此。此文我不再回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77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1
贡献
8590
金钱
16485
发表于 2023-8-7 22: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8-7 20:10
百度这条是错误的。请看我专为你发一个帖子《偏枯对》,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

你说"百度这条是错误的",
依据是什么?
你发的《偏枯对》的帖子没有错误吗?

点评

我发的《偏枯对》真的的没有错误。不是我没有错误,而是这些知识是前人的积累。你好好消化,不要有抵触情绪,会有很大用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8-8 0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8-7 20:28
请看《偏枯对》帖子,如果还有问题,可提出,大家耐心讨论

问题是:“芙蓉”是一物==“杨柳”也是一物,这是十分工整的对法。不是“偏枯对”。:)

点评

看我发的《偏枯对》,看后还糊涂,我要打你的屁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0: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草儿. 发表于 2023-8-8 00:05
问题是:“芙蓉”是一物==“杨柳”也是一物,这是十分工整的对法。不是“偏枯对”。:) ...

看我发的《偏枯对》,看后还糊涂,我要打你的屁屁

点评

又开始剑走偏锋!:)芙蓉==“芙蓉花、荷花”,楊柳==也可以是“柳树、杨树”。又是两物对两物。这种能产生歧义的对法,不能称为“偏枯对”。您可服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8-8 1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8-8 10:46
看我发的《偏枯对》,看后还糊涂,我要打你的屁屁

又开始剑走偏锋!:)芙蓉==“芙蓉花、荷花”,楊柳==也可以是“柳树、杨树”。又是两物对两物。这种能产生歧义的对法,不能称为“偏枯对”。您可服气!:):):)

点评

认真去看,别这么马大哈的,我要打你屁屁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8-8 12: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成“偏枯对”,我那个“松柏==丝竹”也应当成立。嘿嘿:)

点评

你这是二物对二物。要好好消化,对你的诗钟很有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8-8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3: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草儿. 发表于 2023-8-8 12:35
又开始剑走偏锋!:)芙蓉==“芙蓉花、荷花”,楊柳==也可以是“柳树、杨树”。又是两物对两物。这种能产 ...

认真去看,别这么马大哈的,我要打你屁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3: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草儿. 发表于 2023-8-8 12:38
如此成“偏枯对”,我那个“松柏==丝竹”也应当成立。嘿嘿:)

你这是二物对二物。要好好消化,对你的诗钟很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3: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8-7 22:59
你说"百度这条是错误的",
依据是什么?
你发的《偏枯对》的帖子没有错误吗?

我发的《偏枯对》真的的没有错误。不是我没有错误,而是这些知识是前人的积累。你好好消化,不要有抵触情绪,会有很大用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3: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8-7 22:57
如果你连出处都记不清了?
那么,
你的诠释可以令人信服吗?

为什么要记出处,我感到莫名其妙。你不相信,我不强迫你相信。你自己应该有分辨能力嘛。知识最怕的是先入之见的抵触情绪。言尽于此。此文我不再回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3-8-7 22:55
你主帖的分析清清楚楚列出了你认为"偏枯对"的依据和出处 。
说明你学的那些知识的出处已经"融会贯通"在脑 ...

这个倒是可以,而且"偏枯对"很容易查到。但我不感兴趣,所以不愿答复。
《偏枯对》中有:《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第二十三,偏对。
后来习惯说成偏枯对,有人称为假性自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