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3|回复: 7

[推介精优] 【转帖】才人诗、诗人诗和学人诗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发表于 2023-7-13 1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才人诗、诗人诗和学人诗
首先说明:这篇资料基本上是抄自徐晋如先生2014年的《当代学人诗选讲》,但是抄得很零散,因为徐先生主要是讲当代学人诗,文章很长,内容和例子非常多;另外,他的某些观点我也不大赞成。【此为原转帖者所按】
清代方贞观的《方南堂先生辍锻录》里边提出:“有诗人之诗,有学人之诗,有才人之诗。”下面他具体地解释:“才人之诗,崇论闳议,驰骋纵横,富赡标鲜,得之顷刻。然角胜于当场,则惊奇仰异;咀含于闲暇,则时过境非。譬之佛家,吞针咒水,怪变万端,终属小乘,不证如来大道。学人之诗,博闻强识,好学深思,功力虽深,天分有限,未尝不声应律而舞合节,究之其胜人处,即其逊人处。譬之佛家,律门戒子,守死威仪,终是钝根长老,安能一性圆明!诗人之诗,心地空明,有绝人之智慧;意度高远,无物类之牵缠。诗书名物,别有领会;山川花鸟,关我性情。信手拈来,言近旨远,笔短意长,聆之声希,咀之味永。此禅宗之心印,风雅之正传也。”方南堂先生承继了《沧浪(lánɡ)诗话》的传统,以禅说诗,他认为,才人之诗的一个特点呢,它来得特别快,才气纵横,而且它会给你一种很惊讶的感觉,哇,原来它可以这样写,但是你在闲暇之时,你再重新地咀嚼它,你会发现它淡而寡味,这就好像是那些讨一点生计的,那些给人放焰口的,做这种工作的这些和尚。而学人之诗,用典使事,非常的博赡,可是缺点在于,缺乏文艺创作的天份。他们的学问是他们胜过他人的事情,而学问同时又是他们比不上别人的地方,就好比是那些律宗的弟子,一辈子得不到大智慧。第三种,他提出来的叫诗人之诗,诗人之诗的特点,首先,他们具有非常敏锐的文艺天份,同时呢,他们的性情特别地明显,所以他信手拈来,都能够一唱三叹,写的东西,每一句话你都懂,但是它的味道,你越咀嚼越觉得美好,他认为这个是风雅以降的正传。
在这段之后,有一位一向认真的诗友跟帖:“关于学人、才人、诗人之诗的说法,我赞成。”【此为原转帖者所按】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1: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才人的诗?徐先生没有举例说明,而只是这样总结了一下:
“才人之诗呢,他是思致浅薄,靠聪明、靠才气去写诗。”
在我看来,所谓才人诗就是意气风发,思维敏捷,才气纵横的那种诗。但是,我们要摈弃那种伪才人诗:词汇丰富,拼凑嫁接,临屏比快,不知所云。有人发表了一首诗,他立刻和上一首又一首。每一首看起来都是七宝楼台,炫人眼目,读完了却不明其意,对人也没有什么助益。
所谓才人诗的才应该指的是是真才气而不是小聪明。
其实,我自己也曾经热衷于这样,曾经和人连续唱和十四五首,还被流传过一阵。后来,我所在论坛的一位首版鱼乐写了一文,谆谆地劝告大家不要玩这种游戏:“临屏无佳句”。我才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尽量认真严肃地写好自己的创作。因此,对于那些能够认真帮助作者的版主们,我是衷心感谢,念念不忘的。


什么是诗人的诗?徐先生解释说:
“诗人之诗,它的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善用比兴,感情上既浓挚又蕴藉。”“大家刚开始写诗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的情感很真,可就是不美,我找人给我改得很美了,或者说我自己写得很美了,又觉得里面的情感不够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因为你的水平还没有到,你要继续地多练,过了这一关你就好了,就好比说你的生死玄关打通了。”
而且,他举了两个个例子:黄仲则和龚自珍。现在摘他介绍黄的部分:

黄仲则《绮怀十六首》第十六: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dàng)游僊。不念dāng游僊啊。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屏除丝竹入中年”其实是用了典故,《世说新语》里讲那个王羲之说,为什么中年以后喜欢丝竹呢,他说我中年以后就正需要有丝竹来陶冶性灵,恒恐儿辈觉,我的这种心事生怕被那些小孩子们小年青们知道,但是你一点都不觉得他在用典,这是用典的高明之境。
最后两句也是绝对的名句: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这是一个多大的创造性思维的转换!在他之前,绝大多数诗人都是在感慨我们美好的韶光过去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他是看透了,未来的日子就像大海一样,那种愁苦无可断绝,还不如让日神羲和快马加鞭吧。当然他不是鞭的马,是鞭的龙,驾驭着六龙啊。这样的诗,就是情感又那么的浓挚,韵味又是那么的,让你便于寻衍。
诗人之诗的特点,是相对于学人诗,也相对于才人诗,要更加地蕴藉,更加地深沉。
当前诗坛上多数作者所追求所创作的应该都是诗人之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学人之诗?这是徐先生本文的重点。他总结说:
“学人之诗呢,他的一个特点是思想非常深到,思力精絶,使事用典,繁密质实,但是比兴的感觉就不够。”

但是,他在论述“当代的学人之诗它的含义是什么”之前,忽然加入了一段,讨论“当代诗坛有几大派”,结论是:老干体、诗体杂文、实验体……然后说“最后,就是我们要讲的传统雅正派,这些就是我要说的当代学人诗。在我的概念当中,这个当代学人诗,幷不是只有你具有教授身份,你具有研究员的身份,你才叫做学人诗,而是具备学人诗的风格特征的,就是学人之诗。”然后每“派”举了一例。这种分类方式,我感到不理解,各类之间不知是怎样比较区分的。

在此之后徐先生谈到了当代学人(注意,他强调“当代”)诗。他说:“当代的学人诗,它必须要符合这样的要求:既有深情,又有深思。(表示名词念sì啊。)文辞风格一定是恪守传统,追求古雅。”
以下徐先生举了很多例子,摘录王翼奇先生的一首:
《括苍山中夜读李贺诗》:
千载灵均嗣响谁。屈子以后谁会写得这么狂怪幽奇呢?
中唐忽见此瑰奇。我们这个玫瑰,现在大家都以为指的rose,指的是那个西方的那种花,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说玫瑰,指的是一种美玉,一种宝石,中唐忽见此瑰奇。
生来骨相非凡马,呕出心肝是可儿。儿的古音念ní。嫁与瞿塘贾,终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ní)。呕出心肝是可儿(ní)。
世路蹉跎秋士老,诗魂寂寞美人迟。
忆君亦有如铅泪,独下苍山夜半时。
化用“清泪如铅水”,李贺的诗,忆君亦有如铅泪,独下苍山夜半时,这种一唱三叹,真的就是像清代的词学家周济说南宋的大词人王沂孙的《碧山词》啊,无限感慨,皆以唱叹出之。王翼奇先生的诗完全是盛唐风格,皆以唱叹出之。

但是,徐先生还举了程千帆先生的四首:
入梦四首
入梦飞熊遽化烟。金仙临载亦潸然。寒衣无待山河改,枉种红桑七十年。
丹陛年时噤万灵。霓旌玉节满春城。登真帝子如重降,且听秋林落叶声。
小星三五侍霞觞。娇妒犹传抵死狂。一夕凤蝉零落尽,影蛾池上月如霜。
莫为兴亡叹逝波。千秋恩怨复如何。难求痼疾三年艾,苦忆逋人五夜歌。
请问朋友们,你能看出这是写的什么吗?

徐先生解释说:“四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第一首,入梦飞熊遽化烟,这个飞熊,不是指的姜太公,而是指的那只硕大无比的北极熊。金仙临载亦潸然的故事大家很熟悉了,天若有情天亦老,魏明帝的时候,把汉宫的十二金人移走,结果金人流眼泪了。寒衣无待山河改,枉种红桑七十年。苏联做了七十年的实验,是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悲剧……“
这些诗,如果没有徐先生的解释,我绝对是不明所以,云山雾罩的。

而且,徐先生还评论钱钟书先生说:“钱先生的学人诗如果你仔细去寻衍,透过那种故意地要让你看不懂,故意地让你望而生厌的一种语言风格,你是能够感觉到他背后是有一种潜藏的深情。”
坦率地说,钱先生多数的诗我的确看不懂,的确望而生厌,望而生畏。

徐先生又说:“诗人之诗、学人之诗和才人之诗,它的原始含义如上所述。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同治光绪年间,有一批诗人不单学唐诗,被戏称做“同光体”。他们提倡的是:合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于一手。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呢?就是强调,你既要读书,又要有天分,又要有技巧。在这样的一种理论背景之下,产生了文廷式、沈曾植、陈宝琛这些人的创作实践。”
我只能期待着这样的做法得以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1: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跟评

拜读,徐晋如先生的诗学观点还是颇有启迪意义的

“才人之诗呢,他是思致浅薄,靠聪明、靠才气去写诗。”----徐先生此论我认为是恰切的,思致之浅薄而流于靠聪明、靠才气去写诗应是我辈之流弊,思想、意趣、性情之不足便靠着技巧聊以成篇虽是初学之通病,但亦足以警醒为诗者


“诗人之诗,它的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善用比兴,感情上既浓挚又蕴藉。”-------徐先生此论起码涉及了三部分,1是表现手法,2是情感投入,3是境界

表现手法上徐先生大抵应是推崇唐及汉魏、楚辞、诗经的重在比兴的,情感投入则或是芳心缈缈,或是激情澎湃的倾入真性真情,境界则是思致、手法、性情、意趣等的有机结合,质朴高古,浑然天成

这方面于我辈浅薄而言,感觉很难


“学人之诗呢,他的一个特点是思想非常深到,思力精絶,使事用典,繁密质实,但是比兴的感觉就不够。”--------------学人之诗应是相对于唐之后的诗风而言的诗风,大抵应是指宋及其之后尚理与尚论的一种风气,尚理与尚论的风气外犹尚使事用典是另一个好彰显学问的风气,这种风气与西昆体有相当的关联

个人读感,所谓才人诗、诗人诗、学人诗与启功先生的【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观点并行不悖,都具有相当的历史深度

从层次上来说,能达到才人诗的水平于初学而言已属不易,学人诗则又是一重境界,网络诗坛能达此境界者恐属寥寥,呕心沥血的诗人之诗于今则实属难能可贵了

诗词应提倡什么样的风气,这或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75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1
贡献
3247
金钱
4769
发表于 2023-7-13 1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鸣声韵 于 2023-7-13 13:59 编辑

有是才人诗与诗人诗得兼的,如屈子、李白、苏轼、毛泽东、郭沫若。他们是诗人,是那种有才气有天分的诗人。
老杜,是诗人之诗。
学人或学者之诗,好分辨,表达深刻、思维严谨,语汇丰富,艺术性上要弱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09: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诗的四层级
第一级   基本符合格式、声律却无韵味,这个层级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审美意识,主要有打油诗、老干体、流水账等
第二级    才人诗,才人诗的主要特征是“思致浅薄,靠聪明、靠才气去写诗。”但却具备了审美意识。
第三级  学人诗,学人诗的主要特征是“思想非常深到,思力精絶,使事用典,繁密质实,但是比兴的感觉就不够。”,学人诗中不乏佳品。
第四级   诗人诗,诗人诗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力丰富、感情上既浓挚又蕴藉,诗人诗其实应是反朴归真到了以血泪和生命去抒怀的地步,其中所涉的情怀甚为博大,有对现实犀利批判的,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的,有对自身、时代、家国融为一体的,这类作品常直抒胸臆却往往能直入人心

点评

第一级举例如下 虹桥 雨后非常景,虹桥彩色新。 吾知桥不在,却想去登临。 这首诗写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下雨了,有彩虹耶,彩虹象座桥,我想上呢,这不是三岁小儿语么?诗的平白无味由此可见一般。 唐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16: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7-17 17:47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7-17 09:22
学诗的四层级
第一级   基本符合格式、声律却无韵味,这个层级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审美意识,主要有打油诗、老 ...

第一级举例如下

虹桥
雨后非常景,虹桥彩色新。
吾知桥不在,却想去登临。
      这首诗写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下雨了,有彩虹耶,彩虹象座桥,我想上呢,这不是三岁小儿语么?诗的平白无味由此可见一般。

唐代张打油的《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是打油诗的油来,同是平白无味,但后来也有一些张打油还是有点趣味的,譬如张宗昌的“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便能令人为之莞尔一笑了。

唐代除了张打油的打油诗外还有寒山体拾得体和王樊志体也都是淡而无味的诗体风气,此类作品是以白话为诗而与雅言为诗的风气相去甚远,如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老干体诗主要表现为内容空洞、套话连篇、标语化口号化盛行,如
嫦娥奔月探苍穹,玉兔巡天入太宫。
万里长空舒广袖,九州大地展雄容。
蛟龙潜海腾云起,神箭冲霄破雾行。
华夏复兴圆梦想,中国巨擘铸辉明。

流水账的诗体所指的是写的诗就象是记账一样只是叙述而毫无审美意趣,如
友人总是把心担,百病缠身过此关。
电话频来微信问,精神依旧语音甜。
未知别个何如症,只报吾身细吐痰。
最是失眠多少日,此时算是复从前。

有说新冠后遗症,稀奇古怪把人缠。
我之右腿钻心痛,网上寻因有点悬。
原是招来带状疱,对医下药始求安。
近闻火化排长队,我在家中慢用餐。

如上面的两首即是流水账,言尽意尽。

点评

第二级举例如下 油菜花 欲使人间正气扬,秋风去岁已清场。可怜尤物根难绝,此地春来又泛黄。 这样的诗是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的,也能见聪明与才气,缺点是思致浅薄,这是学诗之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无可厚非,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17: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7-17 18:03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7-17 16:47
第一级举例如下

虹桥

第二级举例如下
油菜花
欲使人间正气扬,秋风去岁已清场。可怜尤物根难绝,此地春来又泛黄。

这样的诗是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的,也能见聪明与才气,缺点是思致浅薄,这是学诗之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无可厚非,我自己都常流于此类重技巧而缺思致又怎能去指责别人呢?

客观地说,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你便开始迈入了诗门,这是值得鼓励的。

按清代方贞观的《方南堂先生辍锻录》的话来说:“才人之诗,崇论闳议,驰骋纵横,富赡标鲜,得之顷刻。然角胜于当场,则惊奇仰异;咀含于闲暇,则时过境非。譬之佛家,吞针咒水,怪变万端,终属小乘,不证如来大道。。。”,崇论闳议是宋代诗风,如

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
谁令各植党,更仆而迭起;中更夷狄祸,此风犹未已。
臣不难负君,生者固卖死。
傥筑太平基,请自厚俗始。


诗与文虽有其相通之处,但毕竟各有各的文体功能,所谓文以载道,诗以言情,以文为诗虽能逞才使气,然毕竟是文体功能不分了,此类诗风还是应以避之为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