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5-6-16 10:23 编辑
蔡義江先生在所著《律詩的題裁特點》中首章即談律詩的題目,將之歸納為四類,一、題目與內容必須完全一致;二、全詩必須始終圍繞作題目寫;三、題目的每層意思都必須寫到;四、題目或主要題意須“開門見山”。蔡先生在第四點裡面明確的說律詩的寫作要“開門見山”,什麼是開門見山?蔡先生所謂的“開門見山”也即古人的“點題”、“破題”、“擒題”之說。蔡先生認為律詩不同於古體詩,古體詩因不受篇幅長短的限制,可以徐徐寫來,慢慢說出,律詩僅有八句,就不能如寫古體那樣的去寫,著名的例子是杜甫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老杜開門見山,首聯就點題,蔡先生舉出了老杜集中許多這樣首句就點題的例子,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登兖州城樓》
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己上人茅齋》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月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對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蔡先生僅舉杜詩,尚不是全部,就如此之多,且古代詩人的這類作品也不在少數,對於後人斤斤於犯題之說,如老吏之治獄,老杜其怠矣。(梅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