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篇; 嘉兴乌镇 嘉兴乌镇 三首 陈玉喜 【一】 江南嘉兴乌镇奇,鱼米之乡丝绸第; 水乡风貌古格调,梁柱木石雕精迹。 桥路相连成街道,重脊高檐宅院惜; 穿竹石栏骑楼看,古色古香水阁集。 【二】 小桥流水石板突,双桥西珊真观熟; 明清建筑船湾转,文学巨匠雁冰书。 影视秀美风景寨,景绝桥助双称逐; 民俗寿庆彩蜡像,戏台歇山翘顶屋。 【三】 江南古床精雕琢,原木浑然工湛托; 圆平透镂神雕孔,八仙过海龙凤舵。 钱币收藏余梁献,旧宅豪地同善蹉; 夜幕降临人心醉,提灯走桥莲花朵。 赏析; 乌镇全称为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 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乌镇是个水乡古镇,镇上有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唐代古银杏、转船湾、双桥等景点,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 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故里。镇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东侧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乌镇的秀美风景,自不在话下。任贤齐的《外婆桥》,李少红的《红楼梦》在乌镇取景,还有黄磊的《年华似水》等,都在乌镇拍。 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动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长卷。婚俗厅以喜堂拜堂为中心,通过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婚庆的热闹场景。寿俗厅以老人祝寿为主题,通过厅堂的吉庆实景和字画、寿幛、寿桃、寿面等特有的做寿物品,展示了敬老尊老的中华传统。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座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江南木雕陈列馆;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 。它雕梁画栋 ,尤其是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表现手法表现得出神入化。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内更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馆里的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 ”、“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细细品味,从中可以领略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饱览东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余榴梁钱币馆;余榴梁,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币收藏大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鉴赏与收藏》、《钱币》、《钱币漫谈》、《钱币学钢要》、《世界流通铸币》等十多部学术专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 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 夜幕降临时,喝着小酒,看对岸楼台上唱戏,或者到水边放几盏莲花灯,都会令人心醉。摄影爱好者千万别忘了带上三脚架。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民俗活动。当时,女人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到了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提灯走桥演化为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 嘉兴乌镇贴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