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7|回复: 15

再谈平水韵与切韵的关系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6-19 10:55 编辑

再谈平水韵与切韵的关系


       我在昨天的《平水韵与切韵的关系》一文后,有如下申明:“此文今早临屏写成,全凭记忆,没有功夫查资料,还望温柔的风、兰台、刚刚、三羊等方家指正。”此文不知如何惹怒了风先生,说我“人越老越应懂得谨言慎行而不是仗着一点小权随意鼓躁些无任何证据的玩意去反传统,反经典,这会对后学造成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并勒令我“立即从理论版滚蛋”!我以为新的文革又要来了,于是夜间仔细想想,是不是我的有些话过于简略,并记忆有误,于是今早查查有关资料,再作此文!
      王力助教唐作蕃先生的《音韵学教程》说:“由于《切韵》音系本来就是以‘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作为审音标准的,……早在唐初,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觉得《切韵》分部太细,要求太严,都‘苦其苛细’,所以唐初礼部尚书许敬宗上书皇帝‘奏合而用之’,……”(200页)。
       “宋仁忠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奉敇”又缩了《集韵》、《礼部韵略》,它是《集韵》的一个简本。”
“南宋理宗十二年(1252年),有个叫江北平水刘渊的,编了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一百零七个韵。”(201页)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平水韵”虽然自称是《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但它的选字仍是依《广韵》而不是依《集韵》,因为《集韵》有些字音已是宋代时音,与唐代时音有些不同。
       “‘平水韵’本来就不是完全根椐口语编排的,它的一百零六韵是在《广韵》的二百零六韵基础上归并的。……比如元韵,远在唐代就已经从臻摄转到山摄去了,可是在“平水韵”里面,元摄还包括《广韵》魂痕韵的字。这是作旧体诗的人最头疼的一件事,记不住,就容易犯出韵,所以一向有‘该死十三元’的怨言。”(205页)
       这里,老金特别按:沈约的江东韵里,十三元字却是百分之百押韵的。因此证明唐诗的押韵是继承了永明体诗押韵字的!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7
贡献
61305
金钱
668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4: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台居士 于 2023-6-19 14:40 编辑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平水韵”虽然自称是《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但它的选字仍是依《广韵》而不是依《集韵》,因为《集韵》有些字音已是宋代时音,与唐代时音有些不同。


平水韵与切韵又是什么关系呢?广韵与切韵又是什么关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7
贡献
61305
金钱
668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4: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学习!问好金筑子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19 15:0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的官韵是切韵,具体到押韵又有同用独用的规定,到南宋据此编为平水韵,历代近体诗用韵就是依平水韵。

点评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写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19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西园倾盖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7
贡献
61305
金钱
668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5: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6-19 15:05
唐代的官韵是切韵,具体到押韵又有同用独用的规定,到南宋据此编为平水韵,历代近体诗用韵就是依平水韵。 ...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写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6: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哥,你比我大,我一直尊重你,我俩在一个版当版主共事也有相当长的时间,共事期间,我们没有产生过矛盾。你笔耕不止为人豪爽不记仇是个好人,但有些刚愎自用,凡不赞成你的便说人家无知,不去想想人家说的你是否懂了。比如孤鹤说的、温柔的风说的,都被你当做无知。
某人一向粗野,狂妄自大,大家都知道他的习性,你就不必计较了。他就想北山重返,又好耀武扬威。我说,做梦去吧。


下面话入正题,你主帖的介绍、议论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你一向的观点。平声韵继承切韵,继承没错,但推理错了。
先来几个类似推理,看看它的错误
1.假如有一个宗族,后代一代代的长相,唐二长得像隋一,宋三长得像唐二,元四长得像宋三,明五长得像元四,清六长得像明五。因此清六长得像隋一。
你说,这个推理对么?
打分    0分
想想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6: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19 18:13 编辑

2.梨苹果的推理
梨苹果是由梨子和苹果嫁接而来的
因此梨苹果继承了梨子
所以梨苹果就是梨子。

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1
金钱
10408
发表于 2023-6-19 16: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卫兵,这回咋不说当时的平水韵它只是一个规范字袁了?

点评

难道当年你不是红卫兵?哦,我知道了,当年你是地富反坏右,所以对红卫兵恨之入骨  发表于 2023-6-19 1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1
金钱
10408
发表于 2023-6-19 16: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卫兵,十三元可是平水韵中的韵部哦,什么“沈约的江东韵里,十三元字却是百分之百押韵的”?沈约江东韵的证据呢?没证没据指鹿为马,你以你是赵高呀!

点评

我批评他,但不攻击他  发表于 2023-6-19 18:09
黑卫兵,也未必比赵高好呀! 能不能就事论事?何必加这种看了令人不舒服的文字?  发表于 2023-6-19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3.
汉朝继承了清朝的郡县制,唐朝继承了汉朝的郡县制,
各朝代都继承了郡县制。
那么清朝的郡县制就是秦始皇的郡县制

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8: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例4
师公继承了王力先生的精华,
我的老师继承了师公的精华
我继承了老师的精华
因此,我继承了王力先生的精华

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9 18: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金老看明白了,这么多例的关于“继承”的推理,弄明白了平水韵“继承”了切韵的原则,但平水韵与切韵不是一回事的道理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