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弧焰 于 2023-6-15 03:31 编辑
《七律·惧 》
文/文弧焰 所有人生惧必遭, 突围不善整团糟。 首惊社稷疯排斥, 次怕争雄血刃刀。 三畏诈谖添假帐, 四寒公义被倾挠。 归天之恐尾居五, 躲避无门怎可逃。 2022-7-17穗
注: 七情六欲:七情指的是:喜、怒、哀、乐、惧、爱、恶。六欲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我国中医学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与生俱来的情志称为“七情”。六欲则出自《吕氏春秋》,最初是指:“生,死,耳,目,口,鼻”所产生的欲望,后来更加详细的说法是: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社稷:[ shè jì ] 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怕的意义上,“畏”、“惧”、“恐”是同义词。“畏”与“惧”的区分:在古汉语里,“畏”多用作及物动词,带宾语,如《苟子·天论》:“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对它觉得奇怪是可以的,但是对它畏惧就不对了)。“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 若作及物动词用时,往往是使动用法。“畏”有敬服的意思,如“畏友”、“后生可畏”等。“惧”没有这种含义。在害怕的程度上,“恐”比“畏”“惧”更严重些。常常用来表示大难临头,惊慌失措,如双音词有“恐怖”。 争雄:[zhēng xióng] 争强;争胜。出处:1.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2.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暨纵横互起,力战争雄, 秦兼天下,而著《战国策》。” 3.唐 杜荀鹤《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诗: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血刃:[xuè rèn] [释义] 血沾刀口。谓杀戮。引申指战争。 倾挠:[qīng náo] 败亡;败坏。 归天:[ guī tiān ] (动)婉辞,指人死。近义词:弃世去世 作古 亡故 升天 陨命 死亡 死灭 去逝 毕命 牺牲 殒命 逝世 断命 丧生 仙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