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精华15
注册时间2020-9-16
威望999
金钱9018
贡献6383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威望- 999 点
贡献- 6383 次
金钱- 9018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6-7 19: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文诗名词解释
刚刚编著
1.回文,也写作“迴文”、“回纹”。它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
2.回环,辞格之一。把两个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段紧紧连在一起,给人以一种循环往复的情趣。回环与回文很相似,但是仍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回环是利用词的词序颠倒和反复,回文是利用字的字序回绕。古代回文诗是利用字的字序回绕的回文方式,现代新形式回文诗则多是利用词的词序颠倒和反复的回环方式。
3.回文体,回文用于文体上则称做“回文体”。
4.回文诗,回文体用在诗中叫回文诗。
5.回文词,回文体用在词中叫回文词。
6.回文曲, 回文体用在曲中叫回文曲。
7.回文联,回文体用在联中叫回文联。
8.回文赋,回文体用在赋中叫回文赋。
9.回文铭,回文体用在铭中叫回文铭。
10.通体回文体,又叫倒章回文,又名双回文,一首诗变成两首诗。指先连续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11.本篇回文体,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最初又叫颠倒使韵。
12.双句回文体,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倒读,第四句是第三句的倒读, 全篇每二句为一组,是颠倒互为回文的一种回文方法。又叫倒语回文、颠倒韵、逐句回文体,即前人所称的隔句回文。
13.就句回文体,每一句完成一个循环,从左右两边读都可。又叫就句回文、本句回文、当句回文。
14.折叠回文,它是通体回文诗中特殊的一种。读法是每句次序不变,回文则从句末读起,犹如一本书的左页和右页,两页各一首,把书合上就变成一首。这叫从首句至尾句逐句颠倒回读,一般叫折叠回文,又叫倒句回文、对称回文、回环韵。
15.双篇回文,双篇回复式的,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所得的两篇诗词或者描写角度不同,或者描写的主要人物发生变换,或者事件、时间发生变化。两篇合起来表现的主题更全面,意境更高远,形象更丰满。
16.回文晔歌和回文坤歌,日本用汉语写的俳句,它的形式是 3 + 4 + 3。回文晔歌和回文坤歌读出来就是我们说的十字辘轳诗。也可以像我们的十字辘轳诗一样画成圆形图。读时从第四字开始,4――10,7――3,再回文。
17.七字辘轳诗,为七字连珠回文,属于本篇回文。读法1至5,3至7,然后回文,为五绝一首。制法:1与7同韵,平声韵的为△○●●●○△形式,仄声韵的为▲●○○○●▲(或▲●○○▲●▲)形式。缺点是平声韵的有三仄收,仄声韵的有三平收(若避免三平收则用括号中的形式,出现三仄收)。刚刚把它改造为△○▲●▲○△或▲●△○△●▲形式,则可读出四首诗来。
18.十字辘轳体回文诗,又叫十言连环回文体、十字回环诗、十字环复回文诗、“前七后三”七绝诗、连理回文诗、鸳鸯交颈十字回文体、叠字回文诗(叠字回文诗种类很多,十字回文辘轳体只是其中之一)、回文联珠、联珠回文,也叫借句回文,又叫减字转尾回文(转尾减字连环)。从写作方法上说属于卷帘体本篇回文。其读法为:以一至七字为首句,四至十字为次句,然后倒句回读之,则为三句及尾句。从结构上看属于本篇回文。
19.联珠回文,有十字与十六字两种。萧玉苍说:所谓联珠回文,即指前后两句相套扣,有如珠子之相联缀者。计有两种格式。常见者为十字格,若联缀而回读之,可成七绝一首。其读法为:以一至七字为首句,四至十字为次句,然后倒句回读之,则为三句及尾句矣。另一种为十六字格,可联缀回读而成七绝二首。其谈法略同于前一种,惟三句乃七至十三字,尾句乃十至十六字耳(转尾连环)。此为第一首七绝。若再倒章回话之,则得第二首七绝矣。
20.叠字回文诗,指的是叠字顶针的回文诗。叠字回文诗种类很多,如十字回文辘轳体、脱卸连环、转尾连环等。
21.回转回文诗,一般由十四字组成,叫脱卸连(回)环,又叫连环诗,又叫借字回文体,转轮诗。这种诗大多数不能算真正的回文,只是一种回环而已,只是现在大家习惯也叫它回文了,其中有部分可以回读的才是真正的回文诗。
22.转尾连环,属于头尾不粘式,一般由十六字组成,也叫十六字联珠回文。这类诗有同于回文连珠诗(十字辘轳体)的地方,也有不同于它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采用后一句为前一句后四字顶针(有人叫前四后三)。 不同的是:回文连珠诗第三、四句是第一、二句的回文字,从诗的尾部读与头读均为同一首诗,属于本篇回文式。而转尾连环回文诗却是从尾部读时却成另一首诗,属于通体回文式。转尾连环回文诗与脱卸回环回文诗很相似,第二句都是用第一句的后四字,但第三句不同,转尾连环回文诗仍然用前一句的四字,而脱卸回环回文诗只用前一句的三字,第四句都有前一句的四字,但脱卸回环回文诗的后三字要回到第一句的前三字上,形成回环,而转尾连环则不回环。
23.顶真回文诗,每句的开头一到数字是上一句的末尾一到数字,回文也是一首诗,可以是通体回文诗也可以是本篇回文诗。十字辘轳体、联珠回文、转尾连环等都属于顶针回文诗。
24.一字顶真回文诗,每句的首字是上一句的尾字,回文也是一首诗,属于通体回文诗。
25.双字顶针回文诗,每句的首二字是上一句的尾二字,回文也是一首诗,属于通体回文诗。
26.顶真回环回文诗,顶真回文诗中,最后一句的末尾的一到数字是第一句的开头的一到数字,这样循环往复的诗就是顶真回环回文诗。脱卸连(回)环、叠字回文诗、矩式连环回文诗和倒顺连环锦缠枝等都属于顶针回环回文诗。
27.一字顶真回环回文诗,一字顶真回文诗如果最后一句的尾字是第一句的首字,就叫一字顶真回环回文诗。矩式连环回文诗和倒顺连环锦缠枝都属于一字顶针回环回文。
28. 双字顶真回环体回文,二字顶真回文诗如果最后一句的尾二字是第一句的首二字,就叫双字顶真回环回文诗。
29.顺逆顶真回环体,文字排成矩形,读时顺时针绕到中心后又逆时针绕出,与回文相似。
30.倒顺连环锦缠枝,简称锦缠枝。1与28为公用字的七言八句(七律)回文顶真诗编成图形,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图形共48字,横、竖各七字,左下方缺一字,缺口交叉处的字(公用字,第六行的第二格)在诗中出现三次:1句的1、5句的首字、4句的尾字。通过旋读、连环、回文,可读成七言八句诗二首。读的时候要像锦缠在树枝上那样一圈一圈的绕着读,下一句的头是上一句的尾。正读倒读皆可。由第六行的第二格开始到第六行的第一格,再按顺时针旋,每句七字,每句的第七字又当下一句的开头。到第七行第二格时上穿第六行的第二格,继续按顺时针旋,最后旋到图形的中心(第四行的第四字)。
31.合璧回文,两种诗体合在一起的回文。如联诗合璧、诗词合璧、律绝合璧等。
32.诗合璧回文,多变回文中,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间互变的,刚刚称它为诗合璧回文。
33.回文联诗,有一种联诗合璧是藏诗体对联,简称“藏诗联”。藏诗体就是对联中藏有一首七绝“连环诗”。“藏诗联”的联题即诗题。藏诗体对联又能回文的通常叫回文联诗,又叫回文诗联包含体、联绝连环体。最常见的是3、10、14字同韵,用14字的脱卸回环的方法读出一首七绝。第二种读法是本篇回文法,如果上联的末字与下联的首字同为仄声韵字,则可读出4至8首。第三种读法,把本篇回文与脱卸回文结合起来,一与十四同韵,三与十同韵,五与七同韵。可读出8首。如果七与八同韵,就可读出12首。
34.联绝连环反复体,回文联诗中的一种,既是对联,又是绝句,还是回文反复体。
35.坤歌联绝体,把日本的坤歌与对联、绝句结合的三合体回文。是刚刚创造的一种新体。
36.诗词合璧,诗和词合在一起的回文。过标点,把诗变成词,或把词变成诗。利用加字减字使诗词互变的不属于合璧。主要是虞美人合璧回文。
37.百变回文,通常的两首回文诗外,另外还可原文截前二字成五言律,截后二字亦成五言律。截中一字成三言或六言,截三字成四言,加上乱点鸳鸯读法便成百变回文。
38.虞美人诗词合璧百变回文,除了虞美人诗词合璧诗词合璧外,另外还用百变回文法读出许多诗来。
39.四读回文,简称四回文。诗词合璧中,顺读回读成诗,顺断、回断又可分别成词,共为4首。
40.扇形诗,有一种十三字诗,可构成七言回文诗、五言回文诗、四言回文诗,还可以读出三言回文诗和十六字令回文诗,这种诗有人称之为扇形诗、连环诗或十三字辘轳诗。扇形诗属于诗词合璧。
41.纵横回文诗,可以横向的顺读和倒读成文以外,还可以纵向的顺读和倒读成文。如顺逆顶真回环体、方阵回文诗、纵横相同回文诗、纵横回文叠字诗、离合体纵横回文等。
42.纵横相同回文诗,这是在纵横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回文诗。纵横诗就是横读出的诗与纵读出来的诗一样。
43.纵横回文叠字诗,这种诗凡是“回文”的诗都必须是要能够“叠”读;凡是“叠字”的诗都必须是要能够“回”读;凡是“顺回”叠的诗都必须要能够“垂逆”叠;凡是“垂逆”叠的诗都必须要做到能够“顺回”叠、“纵横交并”。
44.方阵回文诗,每首都排成纵向和横向字数相等的方阵,除了可以横向的顺读和倒读成文以外,还可以纵向的顺读和倒读成文以及环读和倒环读成文,而且还能在方阵中嵌入有特定含义的字词。
45.旋图回文诗,除了一般的回文外,还可以一句左读,一句右读,这样一左一右地转折读到底,并且也可回文。如犯韵体旋图回文诗犯韵体旋图一七体回文诗。
46.转折回文,一左一右地转折读到底,并且可回文的诗。
47.旋转回文,除了一般的回文外,还能顺时针或逆时针地由外读到内,甚至又能从内再读到外。如顺逆顶真回环体、方盘旋转诗等。
48.方盘旋转回文诗,排成矩形,本身是回文诗,又可顺时针旋转读,七言诗一首。旋转时第一句末字一分为三(离合字),其他地方每逢转角处为半字顶针。
49.回文反复体,“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 反复成文也。”这是反复体。反复一词本身无回文意思在内,但是有许多诗不但顺向可以是反复体,反向也可以是反复体,这种反复体我们称它成为回文反复体,又叫“字字回文诗”。是反复体与回文体相结合的一种诗体。
50.借字回文反复体,利用共用字的回文反复体诗。
51.矩式连环回文诗,又叫方局诗。这种诗是顶真回文诗的一种,形状为矩形。它的关键是四个顶角字,分为对顶角的两组,一组为平声字一组为仄声字,且是两组压韵字。
52.十字图诗,十字图诗属于图像诗,其中有的不是回文诗,有的是回文诗,甚至有的是回文诗中的反复诗。它的特征是由17字或13字把字排成十字形,以中间一字为轴,中心字是公用字.上下、左右字数一样多。读法多样。或称十字顶真回文诗。
53.多变回文,有的回文诗,虽然没有在同步韵上用韵字,但因为措词巧妙,也可以通过倒回、减字、跳句、辘轳读等读法,还可以通过句序的重新组合,可演绎出上百首诗,不是反复诗却与反复诗异途同趣。这种回文诗其实非常多,类型也多,因此没有统一叫法,对对兄称它们为诗中诗, 王应容称它为多变回文。其实就是百变回文。
54.减字回文诗,除了正常的一组回文诗外,其他的诗有的是用减字的方法得来的,用这种方法得来的诗叫减字回文诗。如果前后都能减去二字的,就成为一种诗体,叫减字回文体诗,一般也照样叫减字回文诗。
55.方盘旋转回文诗,七言八行,本身是一首回文七言诗。顺时针往里旋转读,七言诗一首。再从里逆时针旋转到外面,七言诗一首。第一句末字一分为三(离合字),其他地方每逢转角处为半字顶针。
55.翠蕉型回文,可作圆形图,用翠蕉诗的方法读,顺时针一首,逆时针一首。作法:由一平一仄的两组韵字交叉构成,由于全是韵字,要写得通顺是较难的。
56.四变回文,即指一首绝句,通过回文与调序回文(用折叠法去分析也可,但要注意重复出现)两种形式,共可读出8首诗。特点是必须由四组韵字组成。
57.三句半回文诗,22字组成,有5773式和7753式。可读出五言、七言、九言等诗。押韵字,最基本的为: 4 7 12 14 17 22为一组平声韵;1 6 13 16为一组仄声韵。
58.玻璃回文诗,全篇用玻璃字写成的回文诗叫玻璃回文诗(包括玻璃回文词)。
59.拆字通贯回文,既是回文诗,又能拆字读,所以叫拆字通贯回文。
60.拆字通贯回文反复体,把拆字通贯回文和回文反复体结合的诗体。
61.半字顶真回文诗,每句的头一字是上一句尾字的部分,末句的尾字又是首句首字的一半,或首句首字是末句的尾字的一半,或首句首字和末句的尾字可共组成一字。这种诗叫半字顶真回环体,但半字顶真回环体多不能逆读,所以叫回环,而不叫回文。只有既回环又回文的,才是半字顶真回文诗。
62. 离合体纵横回文,每句都有离合字构成。共五行,排列起来纵横一样。横的上下两行各三字,中间三行各五字,纵看左右两行各三字,中间三行各五字,读时可横读也可纵读,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可从左到右也可从右到左。还都可回文读转折读。
63. 当代回文体诗,当代的回文体诗与古体回文诗有本质的不同。古体回文诗是以字为基础的倒读,属于字序循环,当代的回文体诗是以句为基础的倒读,属于句序循环。
64.环复回文,环复回文是回文体和连环体的综合运用。先连环诵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连环读至开头,从而形成重复倒旋的回文格。十字回文辘轳体、脱卸连环等利用顶针与回环结合的都属于脱卸连环。
65.借句(字)回文,所谓借句回文是指下一句借上一句末尾的三字或四字构成一首连环往复的诗,注意这里的借句是指借用上一句末尾的意思,而不是借用古人已有的句子。借句回文的特点正在一个“借”字和一个“环”字上,实际是不同顶针形式和回环形式的运用。像辘轳体、脱卸连环、转尾连环、鳞叠连环、叠句连环等都是借句回文。大多数借句回文不能反读,不属于回文诗,只是因为这种格式的诗有的是可以回文的,因此把不能回文的都称为回文了,成为约定俗成的叫法了。
66.双七字回文辘轳体,由两个七字辘轳回文句构成,可读出一百多首诗来。
67.双十字圆盘诗词,由两个十字辘轳回文句构成,画成圆盘,按三四五六七字任意寻韵断叠组句。可读出四五十首诗词来。根据写作的灵活性,还可以有其他许多读法。
68. 双十字圆盘诗词反复体,由两个十字辘轳回文句构成,画成圆盘的反复体,除了反复体的一般读法,还有十字辘轳体的读法,还可按三四五六七字任意寻韵断叠组句。20字的回文反复体中1、7、8、10、11、17、18、20同韵字的为双十字圆盘诗词反复体。
69. 倒語回文,即前人所稱的隔句回文。全篇每二句為一組,顛倒互為回文的一種回文方法。
70. 連環回文,即玉連環回文。全詩寫成一個環形(一般為十五字,七絕體),從某字起讀,沿定向先取七字這首句,然後隔二字依次取七字讀之,可成一絕句,倒章回文讀之亦成一絕的一種回文方法。此法字句首尾相含。
71.交错回文,(暂缺)
72.图案回文,利用几何图形或文字图形构成的回文诗词。
73.迴文,见回文。
69.回纹,见回文。
74.倒章回文,见通体回文体。
75.双回文,见通体回文体。
76.颠倒使韵,见本篇回文体。
77.倒语回文,见双句回文体。
78.颠倒韵,见双句回文体。
79.隔句回文,见双句回文体。
80.逐句回文体,见双句回文体。
81.本句回文,见就句回文体。
82.当句回文,见就句回文体。
83.回文诗联包含体,见回文联诗。
84.联绝连环体,见回文联诗。
85.回文藏诗体对联,见回文联诗。
86.回文联绝连环体,见回文联诗。
87.倒句回文,见折叠回文。
88.对称回文,见折叠回文。
89.回环韵,见折叠回文。
90.十言连环回文体,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1.十字回环诗,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2.十字环复回文诗,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3.“前七后三”七绝诗,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4.连理回文诗,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5.回文联珠,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6.减字转尾回文,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7.转尾减字连环,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8.卷帘体本篇回文,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99.鸳鸯交颈十字回文体,见十字辘轳体回文诗。
100.脱卸连环,见回转回文诗。
101.连环诗,见回转回文诗,又见扇形诗。
102.转轮诗,见回转回文诗。
103.十六字联珠回文,见转尾连环。
104.锦缠枝,见倒顺连环锦缠枝。
105.字字回文诗, 见回文反复体。
106.方局诗, 见回矩式连环回文诗。
107.十字顶真回文诗, 见十字图诗。
108.十三字辘轳诗,见扇形诗。
109. 隔句回文,见倒語回文。
110.玉連環,见連環回文。
111. 四回文,见四读回文。
112.联环结,即“菩萨蛮”的回文体。一般指两两回文的菩萨蛮。
113.灵檀几 44字,句式是77555555。与两两回文一样,实际只要写四句。其中有四个字要公用,分别为2、13、25、34;6、9、35、44;15、24、27、32;19、20、37、42。因为可排成桌几的形状,所以叫灵檀几。
114.菩萨蛮灵檀几,“菩萨蛮”的回文体之一,可排成桌几的形状。其中有四个字要公用,分别为2、13、25、34;6、9、35、44;15、24、27、32;19、20、37、42。
115.花樽,“菩萨蛮”的回文体之一,可排成长脚樽的形状,所以叫花樽。文字成王字形,19个字,横皆5字,竖为七字,凡交接处都是共用字(共3处)。读法:先从上到下读中直七字,再逆读,次上横,再次中下横,各五字先顺读,再回读。
116.回文题扇图,反凹字形,两两回文的菩萨蛮的图形化。顶横7字,四竖各4字,下横6字,中间空一字。第二横行为5字。读时从顶中央开始,顺时针转。逆读回中央字时转到第二行中间字,右转读,逆读向左向上,直到顶部中央。
117.颠倒回文词,即词的上片颠倒就是词的下片。也就是回文诗中的本篇回文体。常见的有颠倒南乡子、颠倒虞美人。
118.合璧回文,文字不增减,不调位,不改动,顺读与回文是两种诗体的,叫合璧回文。
119.诗词合璧回文,合璧回文中,顺读与回文时,一是词,一是诗的,叫诗词合璧回文。
120. 双词合璧回文 顺读与回文是两种词牌的,叫双词合璧回文。
121. 错杂回文,不按词的句读,却按字的次序重新安排回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