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38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287
金钱28499
贡献21799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287 点
贡献- 21799 次
金钱- 28499 枚
 
|
葫芦格
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亦称“葫芦韵”。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葫芦格:一般用于十二句六个韵脚的排律,多为试帖诗。除首句外,前两联用甲韵,后四联用近似的乙韵,先二后四,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道:“律诗只四韵,故不言葫芦格。”
有宋至清,用于七律中,仅见一篇,但名不副实。
韵杨宰葫芦格 宋•陈造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青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蒸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蒸
青韵与蒸韵,但有“先二后四”么?这是“双入双出”的辘轳格。
(此篇乃“次韵”,可见杨宰也有“葫芦格”诗,惜已佚)
唐宋只制定了三格,其实唐宋诗人远不止于此,有好几种格式都无归属, ABAA韵有三百多首、AABA韵四百多首、ABBA韵一百多首(我把这三种仿照古风的用韵称之为抱韵,抱韵者就是头尾韵相同,中间包罗一种或两种韵)、AAAB韵(孤雁入群格,但当时没有孤雁入群格这种说法)四百多首、ABBB韵有五百多首(此A诗第二句的)、三韵部几十首,远远多于ABAB进退韵和AABB辘轳韵的五百多首。而且很多还不是韵母相拥的,居然有歌、麻同韵,豪、歌同韵,鼻音n、ng、m同韵。(见天涯论坛的涨跌从容网友与奇诗派的李凡(凉亭主人)的讨论《说下进退韵等》2018-10-19)所以我不由感叹,论坛中天天见人争论古诗中的用韵问题,音随时迁、方言影响、多音字到处都是,凭我们这些古音韵二百五的水平,能论得出子丑寅卯吗?所以我这篇懒婆娘的裹脚带,估计也是徒惹人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