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10

还是那个“床”

[复制链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2
贡献
32920
金钱
5231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3-6-2 06: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未都《《静夜思)新解》:“李白诗中的床,不是我们今天睡常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李白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在月下思乡。唐代的窗户非常小,月亮的光不可能进人室内尤其是当你的窗户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中华读书报》2008年3月19 日)
   这和大家所熟悉的意思差得很远,也可以说是一种新解。但这种新解是否正确?也有人把它解作井栏,我一度也持此说。蒋绍愚先生对马未都的说法予以否认,来看蒋文:
   首先,把“床前明月光”的“床”理解为“胡床”,即“马扎”,是否正确?
“床”这种家具,在中国古代是可用于卧,也可用于坐的。《说文解字·系传》:“床,安身之几坐也。”段玉裁注:“床之制略同几而库于几,可坐·..···床亦可卧。”作为坐具的床未必就是胡床;胡床也有很大的,也不一定就是马扎。
但这个问题我们不深究。我们要讨论的是:李白《静夜思》中的“床”,究竟是坐的床,还是卧的床?
   《《静夜思>新解》的作者认定是坐着的床,他认为,根据唐代的房舍建筑,月光不可能照到卧室内的床上。这种说法有根据吗?我们可以看一看下列唐诗中的句子,这些诗句都是写月光照到了床上:
1岑参《送许员外》;“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
2孟郊《赠韩郎中愈》:“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3元稹《夜闲》:“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4白居易《独眠吟二首》其二:“就中今夜最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
5姚合《山居即事》:“斜月照床新睡觉,西风半夜鹤来声。”

6 杜牧《秋夜与友人宿》:“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7 郑谷《重阳夜旅怀》:“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8 杜苟鹤《山中寄友人》:“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
9 韦庄《清平乐》:“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显然,作者的论断无法成立。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文学是有继承性的,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直到晋代的陆机,都有一些诗作写明月照床,夜不能寐,忧思难遣:
10《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11《乐府·伤歌行》:“昭昭素月明,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揽衣曳长带,展履下高堂。”
12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文学是有继承性的,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直到晋代的陆机,都有一些诗作写明月照床,夜不能寐,忧思难遣:
10《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11《乐府·伤歌行》:“昭昭素月明,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揽衣曳长带,展履下高堂。”
12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李白的《静夜思》显然是继承了这种文学传统,他一定是在卧室的床前见明月而思故乡,不可能是在院子里坐在马扎上思念故乡。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14
贡献
22582
金钱
24784
发表于 2023-6-2 07:4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室内室外,都讲得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4910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811
贡献
5389
金钱
7064
发表于 2023-6-2 08: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纠结这个没意义,室内室外都不影响审美境界

点评

赞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39

帖子

20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7
贡献
502
金钱
834
发表于 2023-6-2 08: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 08:53
纠结这个没意义,室内室外都不影响审美境界


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560

积分

高级会员

九州雅集菊浦裁云版主

Rank: 4

威望
12
贡献
161
金钱
226
发表于 2023-6-2 09: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藤壶主 于 2023-6-2 09:33 编辑

先秦时期古人席地而坐,以跽坐(跪坐)或盘膝坐为主。商代甚至更早,跪坐就是贵族阶层之间的一种阶级性社交礼仪。几、案、箱、柜等家具偏重矮小,注重漆饰。西汉张骞后,汉胡有了深入的交流,“胡床”传入,有腿的坐具于是在中国开始出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这胡床仍不是中国的矮腿小型坐具。五胡乱华以后,又胡床、胡座的传入,中国人坐于胡床或床上姿势因而称为“胡坐”。(“箕踞”为不合礼节轻慢之举,如再身躯倾斜倚靠几案,则更为对人轻慢无礼。)至唐,胡风盛行,但商周以来的正坐仍然是正式场合的规范坐姿。宋代,椅子才开始逐渐在民间大量普及,跪坐也逐渐被胡坐取代,成为主流坐姿。也就是说,唐代的“小马扎”是到了宋代才变成四腿高座。而随着椅子的不断普及,中国坐礼也便逐渐流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560

积分

高级会员

九州雅集菊浦裁云版主

Rank: 4

威望
12
贡献
161
金钱
226
发表于 2023-6-2 0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诗句解为卧具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16
贡献
12957
金钱
15580
发表于 2023-6-2 16:1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从审美角度提升至考证,本就应该充分论证,这“床前明月光”,怎的就变成了爬上床的月光?又怎的变成窗眼、门户细小月光射不进来?直棂窗糊上纸干啥?   都没个清楚说法。

  李白“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算不算月光照进来了?

  难道李白搬个马扎,在院子里只准月光在马扎(床)前照过,不准照我(马扎“前明月光)?

   这“床”若不是马扎,也必须通过坐而后睡的呀,如果睡床不能坐只能睡,那么,人人都得练就挞沙鱼(鳎沙鱼,龙脷)的功能,方可直挺挺地躺尸床上。
  
   新解解不出新意,却增生了上述一系列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52
贡献
17026
金钱
30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2 16: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记得有一种版本是“山前明月光”,与床无干。

点评

我听过曹旭教授的讲座: 走过唐诗的街道。 曹说在日本见到的就是“山前明月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16
贡献
12957
金钱
15580
发表于 2023-6-2 17:0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床前看月光”,据说是宋版并流传入至日本的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2
贡献
32920
金钱
5231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2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6-2 16:56
好像记得有一种版本是“山前明月光”,与床无干。

我听过曹旭教授的讲座:

走过唐诗的街道。

曹说在日本见到的就是“山前明月光。”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4910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811
贡献
5389
金钱
7064
发表于 2024-3-16 1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站的帖子,请站长自行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