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1
金钱10408
贡献7951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1 点
贡献- 7951 次
金钱- 10408 枚
|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一文中论及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试图证明其说,其开篇便援引了《文心雕龙·隐秀篇》,这倒令我不免想到了显与隐。袁行霈先生说;‘’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谓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这点非常重要,其说明了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谓词的多义性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却应以分别对待。
但接下来袁行霈先生却又提出两个新的概念以概括其多义性:一是宣示义,二是启示义。这样明显是又把多义归为两义了,虽然袁行霈先生以下有些论述是很不错的,譬如在启示义中分出了五个义项;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不过就细读其五个义项却能发现这些都是能够归纳在隐这个方面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回到显隐上来说比较好。
所谓宣示义也即是明显的,启示义便是隐含的。以中国古典诗歌素来提倡贵曲而忌直的观点来说,即便是再怎么明显的诗恐怕都不能用‘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半点含糊’去概括,这个明显的显义应是从字里行间便能令人比较直观地理解文意来表述比较好,而隐含的隐义则应是以不能从字里行间便能令人很直观地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来表述比较好,这样的诗例在古典诗歌中也有一些很经典的名篇颇能说明问题,如张籍的节妇吟,张籍的越女新妆出镜心和朱庆馀的画眉深浅入时无,映日荷花别样红,另一些是讽喻之作,某些讽喻之隐甚至达到了不可解、不必解的高度。
张籍的节妇吟从字里行间能令人比较直观地理解是描写一个已嫁之妇人婉绝一个重金馈赠男人的求爱,但当人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却是看到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这个意义便是作者借这妇人之口在婉拒一个重金馈赠的权贵的政治诱惑。
朱庆馀的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读也是能令人比较直观地理解是描写一个新嫁妇人在询问夫君其所描的妆能不能合翁姑之意,同样是当人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却是看到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这个意义便是作者借这妇人之口在询问考官张籍自己考得好还是不好。
这个张籍也是个妙人,他回了朱庆馀一首诗,这首诗的表面是称赞越女新妆出镜心,背后所隐含的意思却是让朱庆馀尽可放心,你都有这样的才能了还担心什么。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表面上读也是能令人比较直观地理解是描写西湖之景色,但当人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却是看到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这个意义便是作者借这咏西湖之景而劝告友人还是留在皇帝身边比较有前途。
诗有不必解无妨借欧德绪先生帖中的聂绀弩先生《女乘务员》诗云:“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主席诗词歌婉转,人民日报诵铿锵。口中白字捎三二,头上黄毛辫一双。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浴春光。”来说,字面义都容易理解,其背后所隐含的影射专列倒真是不必解,这样的隐含一解便是犯大忌了。
总的来说,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颇能引人思考,但以其说诗的多义性不如用显隐也许更能令人明白,当然,这并不是要去否定《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一文而是作另一个角度的思考,不得不说的是这不是篇文论而只是一篇读后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