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5-26 07:50 编辑
叶韵 1.什么叫叶韵 ①叶(xié)韵,又称叶音,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 由于语音发展、变化,后人读先秦韵文,有些地方便会感到不押韵,于是就临时改变其中某一字的读音,使之谐合。晋代徐邈、北周沈重已有改读之例,而南宋吴棫的《诗补音》和《韵补》始集大成。这种改字一般是主观的,像《诗经·行露》上下章同一“家”字,朱熹分别叶音“谷”、“空”,大为人所诟病。这种叶音法,跟后世科学地归纳古韵、构拟古音是完全不同的。明末清初,顾炎武根据《诗经》等先秦韵文韵例、古文字谐声关系以及声训、假借材料,离析《广韵》韵部,得到先秦实际韵部,现代音韵学进而据音理、方言、对音而构拟出古音,这才是科学的方法。不过,叶音说是人们认识古音的一个阶段,其中也有确能反映上古音中字音关系、韵部分合的,如“下”叶音“户”,此二字在上古确实都在匣纽鱼韵。南京大学刘晓南认为叶音大多反映作音者当时的方音,可参看其论著。 按 “叶韵”与“协韵”有时是不同的。“叶韵”与“协韵”不同之处在于:“叶韵”,只是音韵学用词一个意思。而“协韵”,除了含有“叶韵”意义外,还有“用韵协调”之形容词意义。即“协韵”比“叶韵”含意更广。 注意 在繁体字中,“叶韵”的“叶”不能写作“树叶”的“叶”的繁体(葉),而是简化字中的“叶”,因为此字在古时为另一字,和“葉”(叶的繁体)不同音(读xie二声)且也不同义。 ②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如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点化故事》:“借君衔以叶韵耳。”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夫叶韵乃词中最要之处。” ③特指词谱中的叶韵,就是韵母相同的韵部中的平仄换韵。词中提到的“叶平”、“叶仄”现象,主要出现在填词时,词谱中会有“叶”韵的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