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精华15
注册时间2020-9-16
威望994
金钱8977
贡献6367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威望- 994 点
贡献- 6367 次
金钱- 8977 枚

|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5-26 08:40 编辑
律绝(四句的近体诗)要求同一个韵部作韵脚,只有第一句押韵时,可以放宽到邻韵,我们看看这首诗的押韵: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十灰】
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四支】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来:十灰】
虽然我们用的是宋朝的平水韵,但是在唐韵中,灰韵与支韵也不能通押,甚至也不是邻韵。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中,他列出的常用邻韵中,“支、微、齐”为一类;“佳、灰”为一类。
可见,根据王力先生的研究与统计,【支】韵和【灰】韵不是邻韵,这种通押连古绝句也算不上,就是押错韵了。
从唐高宗开始科举考格律诗,到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贺知章中乙未科状元,贺知章不知道这个“衰”字不押韵吗?
四、“衰”字,原来被人调包了
关于贺知章的这个“衰”字不押韵,其实明朝人就注意到了:
知章回乡诗云:
少小离乡老大回,
乡音难改面皮䰄,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今本俱作鬢毛衰,非唐韵矣!近覩侯鲭录,始知是面皮䰄,䰄多须也。《徐氏笔精》
这一段话出自明朝的《徐氏笔精》,作者叫做徐〈火勃〉,〈火勃〉这个字电脑打不出来。
徐氏认为这首诗原本不是“衰”,而是“䰄”,押的是唐韵。后来的版本不知道为什么换成了不押韵的“衰”。
作者并不是随便猜测的,我们在宋朝诗人赵令畤的《侯鯖錄》中可以看到这首诗的本来面目:
幼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难改面毛䰄。
儿童相见不相识,
却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有好几个字与今天的版本不同,与徐氏的版本也有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二句的韵脚不是“衰”而是“䰄”。
按照者《徐氏筆精》的解释,贺知章原诗用“䰄”,当然是押韵的。“䰄”,《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
【集韵】【韵会】【正韵】桑才切,音鰓。【玉篇】小髮。【增韵】䯱䰄,多須也。或作思。
又【正韵】相咨切,音私。义同。
赵令畤是宋太祖第四子岐王赵德芳的玄孙,也是苏轼的好友。赵令畤字景贶,苏轼为之改成字德麟,自号聊复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