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文革》
(中华通韵) 文/文弧焰 赤五黑七爱恨隔, 狐朋结党搞文革。 毁埋法律判随意, 强制忠心戏定格。 红卫小兵盲造反, 走资老派化枯骼。 专权共产贫穷饿, 经济崩塌变蜃阁。 2022-6-15穗
注: 赤五指红五类:此称呼在解放以后十多年很少使用,在文革中逐渐普遍使用。随后几十年在中国社会上对某些人的称呼。先是指履历表上出身填写为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雇农、佃农)、下中农等的一大批人。后来也泛化到指称他们的子女出生家庭成分为红五类。作为家庭成分(政治身份之一)划分的阶级成分的特定指称,带有彼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复杂的、不易为后世所理解的感性意义。最近一些年,特指中高级革命军人、中高级革命干部家庭出生的一类人。与之类似具有历史背景的称呼还有红二代。 黑七指黑七类:专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资本家、黑帮七类人。这些人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的敌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所以蔑称为“黑七类”。 文革:[ wén gé ]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 毁埋:[huǐ mái] 埋葬,掩埋。 定格:[ dìng gé ] 1.泛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比赛结果~为2比1。 2.一定的格式。近义词:停止。百科释义:①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②固定不变的格式;一定的规格:写小说并无~。 枯骼:[ kū gé ] 枯骨残骸。 蜃阁:[shèn gé] 即蜃楼。蜃楼:[ shèn lóu ] 由光线折射所产生的楼阁、城市等虚幻景象。参见「海市蜃楼」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