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岳阳楼 子京重建岳阳楼,仲淹挥毫万古悠。 湖上沧桑收眼底,世间忧乐注心头。 一江东去烟波杳,四水南来骇浪休。 尽数历朝荣与辱,而今光彩照千秋。 附记:东汉末年,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筑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斯楼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 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