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自《杂体大全》
八、抱韵格有人说,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虽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两种“格”不可以在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同一首诗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是不允许同时并用的。原因就是:律诗称为“四韵诗”,它要求一首诗至少使用同一韵部里的四个韵脚。如果在一首诗里,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那么,这首诗同韵部里的韵脚只剩下三个了,显然不符合“四韵诗”的概念界定。 刚刚说,此说不对。“孤雁出群格”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四韵诗”的,但“孤雁入群格”则无论如何都会影响“四韵诗”,用了它,同一韵部就只有三韵了。因此并不是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一首诗同韵部里才会只剩下三个韵脚的问题。 雨梦先生也指出:“人云;孤雁出群格及入群格,一诗中不能同时采用。现查得聂绀弩先生诗,首句出群,尾句入群,当然不是孤雁了,故取名【飞雁出入格】。” 飞雁出入格这个名称倒是不错。但飞雁出入格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用不同韵部的字;另一种是“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用同一韵部的字,这用同一韵部的字与古风转韵中的“抱韵”形式上很相似(比如古风中,一首四句的诗,一、四句押一韵,二、三句另押一韵,后者环抱于前者之中,故称为“抱韵”。),只是这种抱韵与古风中的抱韵却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古风中的抱韵,两韵部的韵母无限制,韵母可以相同,更多的是不相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形成的“抱韵”,两个韵部的韵母则要求相同或相似。第二个区别是古风中的抱韵,两韵部的韵母平仄无限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形成的“抱韵”,两个韵部的韵母则要求都是平声。最本质的区别是古风中的抱韵是转韵,格律诗中的抱韵不是转韵,而是通韵。因此只好把格律诗中这种抱韵称之为抱韵格,以示区别。 格律诗中抱韵格由三组韵组成,形式丰富多彩,有多种“抱韵”形式。如孤雁出群格与其他格组成的抱韵:孤雁出群与BAAA组成的抱韵;孤雁出群与AABB(辘轳格)组成的抱韵。还有偶句押韵ABBA式的双韵,它前后为一种韵,抱着中间一种韵,更是标准的“抱韵”。还有ABAA、AABA的双韵,虽然B只一个,形式上却是两种“抱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