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4|回复: 11

古风楹联二十一期华年组论文贴

[复制链接]

569

主题

1380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77
贡献
1619
金钱
41106
发表于 2023-5-17 16: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二十一期华年组论文

0

主题

441

帖子

22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8
贡献
619
金钱
798
发表于 2023-5-18 23: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联校二十一期凡人毕业论文



初识对联:
以前只知道春联,根本不知道对联为何物,后来得知一个朋友(也可称为启蒙老师)在对对联,感到他对的对句特别好看,至于哪里好看,却说不出一二三来,不懂平仄的我居然也萌生了想学对联的想法。于是便跟在朋友后面学起了对联,开始了我的学联之路。后来我的朋友即老师说光跟他一个人学不行,必须的上正规网校系统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于是他便向我推荐了古风楹联学校,而我也欣然成为了第二十一期的学员。

第一章:
古风的学习氛围非常好,积极向上,这里的老师们能力超强,却很谦虚,从不摆架子,同学们非常友善,和她们在一起学习非常开心。
古风的学习以意境联流水对为主。意境联流水对,顾名思义以意境为重,流水为贵。

第二章对句:
所谓的对句就是别人说出上句,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出下句,再检查一下是否符合对联六要素,如

又是一年秋月满(小小魔女)
奈何病骨客中留(凡人)
出句写的是,又是一年佳节来临,一种思乡情结,对句是然而却因身体欠安留在他乡,无法与家人团聚,一种深深的无奈。

待我来年无琐事≈
与君一起赏桃花(凡人)
出句写的是一种期待,一种向往,如果来年没有烦心的事情,对句写的是一定与你一起欣赏桃花,想想都美。

宁向青山寻庇护(洛神)
懒于宦海去逢迎(凡人)
出句是宁愿相伴青山自由自在,对句是也不愿意在宦海因为名利而去低头哈腰,笑脸迎人。

第三章流水对的八大关系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一般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流水对的八大逻辑关系。

1: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
比如:
曾携手摘来月色【东风】
又并肩划过梅溪【联友】


2: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比如:
若我如花开一朵【东风】
留香伴你度三春【听琴】


3:选择关系:
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经过比较,决定取舍。“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比如:
不迷掌上千重幻【流年】
独悟书中一味真【流年】


4: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的表现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
比如:
久读方知书有味【老顽童】
深思更觉学无涯【老顽童】


5: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
比如:
伤痕虽是逐年淡【联友】
邻鸟依然笑我痴【听琴】


6:目地关系:
目的关系的对联总是半联表行为,半联表目的,意思是为某种目的而有某种行为,或进行某种行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这就自然形成了上半联表目的,下半联表行为,出句和对句,一句描述目的,另一句表示为此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两句可以互换位置。
比如:
欲唱当年旧曲【联友】
重温那段情缘【听琴】


7:因果关系:
出句与对句分别描述原因和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复句形式的流水对;两句之间顺序可倒置。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
比如:
为咏江城春草色【联友】
错失明日美人约【听琴】


8:条件关系:
上句说出条件,下句说出结果,或者是上联说出结果,下联刚说行动。
比如:
只有寒窗勤砺剑【联友】
才能考场勇夺魁【流年】

四:感谢
通过学习,让我初步认识了流水对,再次感谢所有的老师们,无怨无悔的付出,能在古风学习,此乃是我一生的荣幸,感谢老师及同学们一路相伴,愿古风网校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6

帖子

4312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楹联二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04
贡献
1100
金钱
1608
发表于 2023-5-20 10: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21期华年组30-听雨。
毕业论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在古风二十一期的学联生涯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此感慨万分,感的是时光飞逝,时不我待;慨的是我对楹联才初窥门径,尚未入室,却要结束了。回想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有欢乐也有愁苦,不管我们学得如何,能坚持走到毕业季就是最大的胜利。在此,衷心感谢古风二十一期所有的老师们,是他们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文钱去的默默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我们默默坚持、奋勇向前,是他们日夜辛勤的汗水,换来我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些微成就。再多华丽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学子对老师们的这份感恩之情,那就让真情永驻心田。
夯实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秋古树倚云披。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虽只短短两行字,却是:联小乾坤大,径幽岁月深。它不仅融入了诗词的柔美、婉转、豪放,它还透出人性的学识、情趣、胸襟等众多要素。对我们来说,先要明白何为对联?对联对联,即对又联;对了不能时隔,不能景隔、不能意隔;联了又不能合撑,这样就学会了“形对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一个主题。同时还要学会分辨何为古音,何为今音,有无失替或失对,还有常用的一些入声字,通用字,古平今仄或相反的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对联必要遵循与掌握的六要素及其禁忌之规则。另外学好对联还需具备“三多”:即多看,多练,多想。所谓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古云: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此之谓也。学好对联还需具备“四心”:即信心、静心、细心、恒心。此四心者人皆有之,亦从中可见人之格局、意志、毅力等。唯有具备了上述几点基础,我们方可学好对联。无论我们以后在对句出句中才能得心应手。
下边是我在古风的对句,出句,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比刚进班时,还是有进步的。

落叶无声随逝水(六月清荷)
佳人执伞盼归人【听雨】

深竹时闻幽鹿语【联友】
山居懒问俗世名【听雨】

流年毕竟随花落【琳】
小我何时把梦圆【听雨】

又是一年花事了【君拂】
依然两地雁书无【听雨】

燕儿不觉巢痕旧【非初言】
游子哪嫌故土贫【听雨】

夜深忽起归山念【联友】
发白尤添抱朴心【听雨】

性澹不嫌居所陋【洛神】
心闲犹觉腊梅香【听雨】

欲使春风停脚步【不胜凉风】
便能每日赏桃花【听雨】

寻梅又遇当年雪【清香】
放眼难寻那个人【听雨】

小月勾檐窥旧梦【再嫁东风】
清风入舍探佳人【听雨】

我的出句:

玉笛一声勾别绪【听雨】

客久不堪逢雁字【听雨】

春来又误桃花约【听雨】

余生愿作烟霞客【听雨】

清绝一枝斜牖左【听雨】

松风十里凉云榻【听雨】

蓬门无客留春驻【听雨】

世事沉浮茶一盏【听雨】

修竹一庭堪养性【听雨】

饱读诗书宽眼界【听雨】

我的成联:

咏草
文:听雨/洛神
墙头附势随风倒;
秋后遭殃被火烧。

北固山/听雨。
北固山上,看长江浩渺,淘尽几多墨客;
润扬桥下,听百鸟争鸣,传承数代新人。

题扬州瘦西湖
文/听雨。
春色满扬州 ,抬头望杨柳依依,桃花烁烁;
前人赋小字,挥笔书才情滚滚,佳句篇篇。

有个老师曾和我说过,毕业不是圆满成功,而是刚刚起步,掏尽泥沙使见金,我会谨遵老师的话,努力学习,做好传承。

古风二十一期华年组30-听雨。于2023.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9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234
金钱
372
发表于 2023-5-20 16: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萌 于 2023-5-22 13:32 编辑

                                  下里巴人的学联小结

古风学院楹联班21期华年11-雨萌


前言:
       初学对联的我深深感悟到:一入联门深似海!让我这个下里巴人偶遇阳春白雪, 真的有种得未曾有的感觉。一度迷恋其中却又才疏学浅,幸得古风学院的老师们谆谆教诲和辛勤指导,现如今已初步掌握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意境流水对,毕业来临之际略作小结。

一、 初级阶段
在古风无论之前有过怎样的学习经历,大家一律从零基础开始。首先是对词,大家不要小看对词,这是一个词语积累的过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可以一词多对。

例如两字对:
桃花 由桃花我们可以想到春天的一些物象比如燕子,杨柳等等,对的时候要做到平仄相反。

三字对
穿远岫
赏飞泉

四字:
一蓑烟雨
十里桃花

四字:
清风拂面
细雨沾衣

五字:
藤香洇古卷
月色染新诗

接下来就是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还有对联禁忌:
忌合掌;忌失替失对;忌同声落脚;忌不规则重字;忌孤平孤仄;忌隔景隔意;忌头重脚轻;忌三平尾;忌初学用僻典。

二、中级阶段
对句,在对句之前我们首先要析联,析联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对联。比如春天的景就不能对秋冬或者夏天的景,暖色调就不能对冷色调等等。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应对。
例如:
1、秋声一管吹残梦【相忘】
析联:一管秋声惊醒了我的残梦,一个残字表达了作者惆怅寂寥的心情。
对句:夜色千重染客愁【雨萌】
对句:小字三千寄故人【雨萌】
对句:浊泪两行思故乡【雨萌】

2、汲水桃溪春在手【再嫁东风】
析联:我在开满桃花的小溪里打水,满树的桃花映在水底仿佛春天就在自己的手中。美丽极了!
对句:烹茶山野绿盈眸【雨萌】

3、波光潋滟摇明月【冷梅】
析联:一轮明月在波光潋滟的水面上摇曳生辉。表达了一种幽静祥和的画面。
对句:柳线参差钓小舟【雨萌】

4、清酒一樽消永夜【冷梅】
析联:一尊清酒陪伴我度过漫长的夜晚。表达了作者思念佳人和落寞的情怀。
对句:新词半阙寄佳人【雨萌】

古风以流水对教学为主,那么什么是流水对呢?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流水对的逻辑关系一般有连贯、递进、条件、假设、转折、选择、因果、目的关系。

比如假设关系: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提出假设,而下联对此进行说明,得出结论,这就是典型的假设关系。

再如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是上联和下联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转折流。
例如: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因为选取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 才有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联百对,恰是因为个人思维差异,底蕴差异,才会有对联思路的多角度,才会有风格各异,色彩纷呈的佳联妙句。一联百对对于我来说难度太大,一联几对还是可以尝试一下。
例如:
聊借诗书消块垒【飞雪落尘】
析联:凡尘俗世烦恼多多,我只想凭借诗书来消除自己心中的郁闷。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远功名的心境。

对句:不教名利累身心【雨萌】
对句:好将山水入襟怀【雨萌】
对句:方教岁月淡功名【雨萌】

这就是不同的思路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对句的要求一般简单总结为: 工、稳、贴、切、新、奇六个字。
1、所谓工,首先是指工整,对句要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2、所谓稳,对对句而言,主要是要求与出句的强弱上要安稳。
3、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
4、所谓切,就是针对性强,表现准确。
5、所谓新,就是立意、遣词要新颖,思想要具有时代性,不落俗套。
6、所谓奇,应是新到极致。就是要求联语、意境新奇高妙,出乎常人 。

还有东风老师几句箴言我觉得很有必要拿出来显摆一下,那就是:
学习应该有四心三多:
多看 、多想、多练
静心、细心  、 信心、恒心
还有一个六字箴言,那就是: 为什么?然后呢?

老师说过出句的关键在于立意,要立得准,立得稳,要有内涵,有意境,格调要高雅。句子贵在出新出奇,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也不能口水了,落入俗套。那么在出句时就要注意几点,意不要过满,得给对句留空间;出句可以设伏设问,待人来解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选择物像,一定要符合要求,符合你想要表达的意境和与之相同的情感。一个成功的出句,自然而然的就会让人产生对句的欲望。
下面是我的几个出句:

探牖桃花香入墨【雨萌】
渔舟唱晚炊烟袅【雨萌】
黑白棋开逢敌手【雨萌】
雨打残荷秋已老【雨萌】
夜泊烟村邀月饮【雨萌】
清风入案翻书读【雨萌】
禅茶一味尘心静【雨萌】
老牛耕罢斜阳卧【雨萌】
我与青山相对坐【雨萌】
断雁声声惊客梦【雨萌】
细雨穿帘催柳醒【雨萌】
闲云一朵任舒卷【雨萌】

说实话,我的出句还很不成熟,也没有找到太多的感觉,不过通过出句,也练习了自己的立意和炼字。
  
三、长短句赏析
当我第一次看到东风老师和听琴老师的赏析时,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又仿佛是一首首灵动的小诗。老师说过对联就是一副浓缩的小诗,长短句赏析就是把他拆开了进行再创作,但是又不能违背了对联的初衷和原来的意境,这把大家都难住了,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讲解,大家也就壮着胆子开始了创作,老师说了长短句赏析可以多样化,比如说绝句、律诗、词赋,或者干脆顺口溜也成,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拙作。

玉指弹空多少泪【寒梅】
痴情望断几层秋【东风】
长短句赏析:
玉指弹空多少泪,心上眉梢无限愁。
思悠悠,恨悠悠,痴情望断几层秋。

出句:梅开不与争春色【相忘】
对句:香冷犹能报好音【再嫁东风】
赏析:
残雪尽,暗香匀,梅开清浅未沾尘。
不与百花争艳色,疏影横斜报早春。

出句:昨夜东风相约柳【夕阳燕】
对句:今晨燕子带回春【再嫁东风】
赏析:
昨夜东风来约柳,蛾眉描翠频招手。
晓梦轻,日边守。燕子携春访旧友。

三、 高级阶段
成联:老师说造境造意更多的可以用在成联上面,而成联则更能充分地展现自我,更能充分地表达自我,而不受出句的思路所限,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如何成联?首先要立意、布局、切题、要注意语脉顺畅,句与句之间脉络不能断裂,还有句式让人读起来要有联味。但对于初学的我来说确实很难,第一次学习成联难免生硬, 实在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燕子/雨萌
岁岁庭前寻旧主;
双双檐下筑新巢。

家/雨萌
勤劳门第风光好;
忠孝儿孙幸福多。

重阳节/雨萌
脱帽簪花君莫笑;
吟诗把酒我犹欢。

君子兰/雨萌
楚楚美人,颜似云霞织锦;
谦谦君子,品同梅菊比肩。

青城山/雨萌
福地洞天,八百里隐全真圣境;
灵山秀水,卅六峰享天下清幽。

棋/雨萌
局开闲日月,莫管它楚汉分明,风云变幻;
子落定乾坤,且任我心中谋略,枰上谈兵。

北固山/雨萌
层峦枕大江,听涛声洗耳,万里云帆铺画卷;
片石留三国,看飞阁凌云,千秋风物入诗囊。

扫叶楼/雨萌
山居留半亩,好领取翠竹千竿,清凉一味;
雅客聚三秋,莫辜负风声扫叶,诗意盈怀。

以上是我下里巴人学联近一年来的作业总结。最后感谢古风学院所有默默无私付出的老师!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同学们的相互鼓励和帮助!正如老师所说,虽然毕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开始。通过这一次的学习,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增加阅读量,努力提升自己,路慢慢其修远兮!下里巴人忠心祝愿古风蒸蒸日上,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雨萌拙作总结于2023年5月2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65
金钱
110
发表于 2023-5-22 17: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山如画, 于 2023-5-29 10:22 编辑

浅谈成联中的立意,取象和章法

华年25-江山如画



春华秋实。愿我们每个喜欢对联的同学们,都能学有所成。
流光恍如昨,这么快我们就要毕业了。通过这9个月的学习,就成联写作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我想成联已经完全脱离了诗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题材,所以最好溶进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去写。


成联创作的步骤主要有三点:


1立意,2取象,3章法。


立意:就是下笔前你要先确定好想要表达主题思想,然后再围绕主题去收集资料以便于构思。
取象:就是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感情,去选取意象,注意选取的意象要准确,不能跑偏。因此要了解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物象意象以及典故等等。


章法:就是先确定选取你表达的句式,注意多分句之间的关联,起承转合,脉络不能断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脉,最好是行云流水般,但是我们小白是很难企及的,只要注意到不要让联的气脉断了就行。其间主要用远近,虚实,古今,视听等方法去写。


下面用我在21期学习期间的作业来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悟,不一定正确哦。


(一)风景名胜联
风景名胜联常能看到,当我们拿到题目后,首先要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便于了解,尽可能多了解些。
写作中有单纯写景和景情相融的,虚实结合的。可以切其地理位置,写历史渊源等等。


列如:
岳阳楼
文/江山如画
楼屹几争雄,吞云梦于今,白鸟青螺衔浪出;
我来只如故,想范公去后 ,湘风楚雨有谁忧。
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选用的是茶帅教我们的:557句式。注意前两个55句式,节奏不能一样,注意节奏要错开。


上比以题目用楼切题。以楼角度为立足点去写,写在楼上所见实景去写,用动静、远近结合比描绘岳阳楼和周围的景致。
下比把自己带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借范仲淹著名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升华联意。下比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
上下比分别用远近,动静,虚实去描写。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注意一定要切题,紧扣主题去完成。


(二)人物联
人物联我感觉比风景联要难写。想写好更难。
首先要了解所题人物的身份,事迹及所做出的贡献等等。
必须要让大家看到后,能明白所写的是谁。那么就必须要抓住所题人的最主要特征。
如:
题岳飞
文/江山如画
生死付风波,未可泯一念精忠,生则为庙堂,死则成日月;
古今悲南宋,何需鉴千秋浩劫,古有奸臣笑,今有圣人愁?
风波:岳飞被害在风波亭 。
圣人:一指品德最高尚、智慧的人;二专指 孔子;三指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四称皇后、皇太后;五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著名“精忠”报效朝廷,捍卫国家领土,但却以“莫须有”罪名,冤枉被害。那么我们就从这些地方切入。
上比以精忠报国切题,用生死对比,虚实结合来拔高赞美他。
下比,以慨叹抒情为主,而引发的感慨必须来源于实体,那么就以岳飞精忠报国为朝廷,他的生死而发挥延展到古今悲南宋…借以升华主题思想。
虽然表面上南宋崖山战役(1279年3月19日)最终导致宋朝彻底灭亡。确实与岳飞被害(1142年1月27日)相差137年,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宋朝廷当政者的苟且偷安是有根本关系的。
真正杀害岳飞的是皇帝,秦桧只是替皇帝背锅行事的,当然秦桧是个奸臣,是历史的罪人。
如果南宋朝廷当政皇帝不那样,南宋怎么可能会越来越弱,最终以崖山战役的悲惨失败而灭亡!
历史不值得我们深思以鉴吗!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用字尽意不尽的方式会更好,引发人们去警醒重视……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我下比似乎跑题,或者没有回扣题目。但是我想文无定法,不一定所有的文章对联结句都必须要回扣题目,完全可以发散,递进,升华,含蓄,宕开等等……
当然我也是小小白,没有水平写联,仅仅就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正确的地方请老师同学们雅正。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进步!




(三)咏物联
咏物联我感觉也非常难写哦。首先要找到其本质,包括外在形象等等,也就是写其形与神,最好抓住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去切入…


题君子兰
文/江山如画
似菊契陶公,百千年倚石枕清流,君不见青玉一株,黄金万蕊;
如仙落尘世,风雨里含馨留画谱,吾知晓来资春色,去补秋光。


老师给的图片中的君子兰,不是古人赞美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那个幽居在空谷的兰花。而是相对比较宽一株叶子中间开橘黄色的花,全名就叫君子兰。
看到老师给题目感觉比较难写啊,到网上也没有查到啥有用的资料。


按照老顽童老师要求用拉人作衬或者拉物作衬的手法。
上比拉菊花,用陶潜爱菊的典故作衬,来赞美君子兰高洁的品格,这是写其神,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君不见”是转,带出后面的2个4字对仗是结,结是实写其形。同时隐含对其赞美
君子兰花外貌如碧玉的绿叶,盛开时如黄金一样颜色的花朵,其同样有黄金碧玉的高贵品德。


下比拉仙子下凡来赞美君子兰,因为听说君子兰四季都开花,而仙子也是长生不老的。借以喻其花四季常开。
下比同上比一样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吾知晓”三个字是转,带出后面2个4字自对是结。注意,这里的“来”和“去”字不是花谢了,轮回的意思,这个“去”是她正盛开时才能去补秋的萧瑟。如果她花谢落了,就不能去补秋了。
因为前面说过,君子兰四季开花,而仙子永生。所以才也后面的秋也开花去弥补秋天,这里用春和秋,意预四季开花。资春色,补秋光,让秋同样美好。


记得茶帅说过,成联和对句区别就是成联上下两比完全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要上下两比围绕着主题去写就行。而对句不可以,上下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大家可以看到我这个题君子兰,上下两比,就是各自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都是围绕着题目(主题)去完成的。


以上就是我粗浅的感悟,一定会有认知的错误,请老师同学们海涵。愿能得到老师同学们指正,以便我更好的学习。


虽然就要毕业了,但是我觉得我只是学到楹联最基础知识,现在只是第一步,离真正会写联还差十万八千里。希望自己能坚持学习!




最后我要特别 古风这个平台,特别感谢再嫁东风校长以及风林校长和尘埃各位校长,特别感谢班主任剑煮茶老师和主讲老顽童老师,四方山人老师洛神老师,一叶知秋老师及各位指导老师们,还有班长和小组长们,感谢21期台前幕后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辅导评阅和同学们!谢谢大家!
                 
         江山如画 修改完成于2023年5月2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101
金钱
141
发表于 2023-5-30 14:0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班21期华年23—落叶知秋
             毕业论文   ——学习楹联的一点体会
      
      光阴荏苒,转眼间学楹联快一年了,我一直喜欢古典文学,不知从何学起,朋友介绍我来古风楹联班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古风的魅力。这里的老师们不厌其烦的讲解,让我如沐春风;这里愉快的学习氛围,老师们的博学多才,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连平仄都不懂的小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句
      对联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是动人的两行字,是浓缩的诗,是灵动的画。它具备六要素:1.字数相等2.词性相当3.结构相称4.节奏相应5.平仄和谐6.内容相关。常用的为正对,反对,流水对。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流水对。所谓的流水对,就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接下流,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
      初学对句时,我看到出句,眼睛只盯着字面,对字,凑字,凑词,有时选取物象不和谐,不分冷暖色调,有时词不达意。后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才知道,对联不能只看表面,要真正理解出句者的意思,要透过字面看本质。看到出句,不要着急去对,首先好好析联,解读出句者的弦外之音,判断句子的色调,上下句要在同一个色调上,达到和谐统一。找准句子节奏,判断句中词性,结构,找准切入点,关联点,选择合适的物象,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物象表达出来,对好之后仔细检查,要遵守联律规则。对句要在出句的基础上去拓展,延伸,给出句一个引申,一个补充,一个完善。对句时,把自己融入其中,牢记东风校长的六字箴言:“为什么,然后呢?”始终牢记四多三心:多读,多练,多想,静心,恒心,细心,信心。我每次都认真的做练习,跟老师的讲义教学走,不断积累,使自己有很大的进步。下面是我在练习中选出的几个对句
       出句:世味一杯宜细品【再嫁东风】
       对句:人生百态最难描【落叶知秋】
      
      出句:一枕泉声清俗耳=
      对句:四围翠竹隔尘嚣【落叶知秋】

      出句:恨不青山归我有【小小魔女】
      对句:惘叫俗世把身囚【落叶知秋】

      出句:一枕溪琴听不绝【联友】
      对句:三更月色照无眠【落叶知秋】

      出句:忽有故人心上过=
      对句:叹无锦字月边来【落叶知秋】

      出句:月在天涯从未满【联友】
      对句:身于宦海岂能闲【落叶知秋】

      出句:闲花又向吾窗落【清音】
      对句:旧雨不知何日来【落叶知秋】

      出句:老酒一壶邀月饮=
      对句:忧愁几许与谁说【落叶知秋】

      出句:恨我无心成大错=
      对句:让他半世不开心【落叶知秋】
      二.出句
      出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写事物的形成过程,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要自然合理,流畅,富有余味,给人留以想象的空间。出句的灵魂是立意新,一个出句,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正确运用修辞方式,让句子灵动起来。要以情喻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出句时,先把后三的意立好,再来远前面的景,看如何铺垫才合适,前四是铺垫,后三是生发,前四为后三服务。出句要有意留白,物象不能太多,要给对句留有空间。下面是我在练习中选出的几个对句

      出句:雁寄相思云外去【落叶知秋】
      出句:已倦浮名思小隐【落叶知秋】
      出句:长居闹市心犹静【落叶知秋】
      出句:琴声悦耳使人醉【落叶知秋】
      出句:雁载清愁天际去【落叶知秋】
      出句:皓月当空心自愜【落叶知秋】
      三.成联
      成联就是自己独立完成上下句的一副完整的联。成联一般包括:查阅资料,基本立意,谋篇布局,初步构架,形成文字,精细打磨,精益求精等关节。一个成联的创作,是基于上联,下联来完成的,布局上一般上联景,下联情;上联远,下联近;上联虚,下联实;上联古,下联今。上下联从不同角度去阐述同一个主题。在构思的时候,要先理清上联写什么,下联写什么,上下联之间,用什么做纽带来进行联系,而不至于脉络紊乱甚至断裂。
      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成联
   
                   山居联
              文/落叶知秋
             推窗可见远山翠;
             秉烛常听涧水鸣。

                    题岳飞
              文/落叶知秋
       将有愚忠,大宋江山谁可撼?
       天生奸侫,一心报国志难酬。

       对句,出句,成联,都需要借物言情,一切景语皆情语,需要炼字,炼句,炼意,要多读多练,功夫在联外。
       虽然快毕业了,但我深知,我还是仅仅知道了一点基础的东西,毕业不是结束,是我独立学习的开始,我要坚持不懈的继续努力学习下去。
       最后,我要感谢古风学院的所有默默无私付出的老师们(此处深深鞠躬)!感谢二十一期和我一起坚持下来的同学们!古风这一路有你们相伴,真好!
                                                                       2023年5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

帖子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
贡献
199
金钱
261
发表于 2023-6-1 2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宇 于 2023-6-1 23:28 编辑

                                                          毕业论文  ——学习楹联的一些体会
      
                                                       作者:古风学院楹联班21期华年18—爱宇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是每个对时光感叹者惯用的开场白,我亦如此。此时此刻,坐于灯下,回想起在古风学习的点点滴滴,有感动,有收获。说来不怕大家笑话,在古风的大家庭里,我是个连平仄都不懂的小透明。我从小喜欢画画写字,也爱读诗,特别羡慕那些能出口成章的人。机缘巧合下,经朋友介绍,我来到古风。我惊叹老师们的才华,虽未谋面,但他们如春风化雨般的教诲,让我很钦佩。我在群里说话不多,但时常会翻看群里的记录,大家的学习气氛很浓。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偶尔也会和我们聊一些生活上的感悟,这种亦师亦友的和谐氛围,让我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让我倍感珍惜!

           《文心雕龙》里说到“物先大体,鉴必穷源”,老师们先给我们搭建一个大的框架,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前进的思路,再到细枝末节,最后追根溯源突破自我,有着一整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我想这也是古风前人的智慧、实践、经验所得,但他们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们,这份情怀,特别让我感动。我喜欢对联,可自身底子薄,加上天资愚钝,虽然步入了高级班,但时常感觉自己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如有不当,还望师友们多批评多指导:

一.        初级与中级阶段

           从一粒沙中去窥探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到天堂,这是我对这两个阶段的主要感受。初学时,老师带我们认识对联并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还告诉了初学对句用到的实用的工具和图书,后续又带领大家学习了对联的六要素,以及常用的正对,反对,流水对。在古风,我们主打的是流水对。那什么是流水对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流水一样连贯自然,上接下流,不能截断。两句在句意上具有某种逻辑关系,或为引申、或为因果、或为联想等。

           我刚开始尝试对句时,更多的是用搜韵辅助,说白了就是凑字、凑词。因为零基础,所以我的对句经常不通顺。再加上有些搞不懂平仄,时常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虽然也很用心,但经常闹出笑话。我也曾丧失过信心,迷茫困惑过。后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才明白对句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更要了解出句者的想法。对句之前,须先学会分析。想一想出句者的意图,再找准切入点,选择合适的物象去对应,这样才不至于跑题。对联是讲究平仄的,学对句前还要会判断句子的节奏、它的词性结构以及冷暖色调。最后,我们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物象表达出来,把它凝练成一个句子。完成对句之后的检查工作同样重要,我有几次高高兴兴地完成了对句作业,交给老师后才发现自己又把平仄搞错了。经过初级阶段的练习,我看到自己的成长时,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到了中级班的后期,我发现学联带给我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又有了新的认识。忙忙碌碌的生活有时候让人疲惫和紧张,从前的我,对周围的环境并不太在意。说来神奇,大半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不知不觉地变得敏感细心起来。我开始留意四季的变化,窗外的树木什么时候发芽了,什么时候叶子变黄了,花儿什么时候开的,天上的云又有哪些万千变化,今夜的月亮又是什么形状…….读到老师和学友们写到的好联好句,心底会自发地钦佩不已,同时也会思考着他们此时此刻在想着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心境。我也越发觉得自己的认知浅薄,读的书也太少。
每一个当下,都值得享受。偶尔也有些日常灵感,我会找个本子记录下来。我相信时间的力量,再小的事情,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它会在心底的土壤上长成一棵大树,滋养庇护着心灵。本来也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几个对句,但奈何实在是拿不出手,就不在这展示了,还望师友们谅解!

二.        高级阶段

            进入到高级班,大家开始学习成联。古人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创作成联时要先立意,再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意向最好的表达出来,再通过调整,使之符合对联的各种要素,围绕着主题思想来创作。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置身天地之间,终究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的眼和心。用诗家语说,用文人心去感受,脑子上虽“明白”,但真正的做到却不容易,非一朝一夕之功。我自身的文学素养不够,对联基础不牢,再加上中级班后期自己私下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张,作为一个新手妈妈,不仅要兼顾家庭,还有着其它繁琐的事,导致我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少,和师友们互动的机会就更不多了,有些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说来惭愧,每次作业都是倒数的,不仅拖了我们组的后腿,也辜负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有一句很精彩的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经常在群里看到老师鼓励大家,不要怕写不好,不要和别人比,多和自己比等。从平常的对话中、谈笑间,无一不透露出师者的包容和谦虚的态度。哪怕时至深夜,群里还时常看到有老师在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我觉得老师们影响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方面,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他们这种无私奉献忘我的精神,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无量寿经》里说“勇猛精进,志愿无倦”,这句话我很喜欢。感恩这艰难的一年,从零开始到中间的默默积累,我还没有放弃。即便自己还处于不熟练的阶段,哪怕没有天赋,这种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让我很享受。王阳明先生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欲速则不达,希望我们都能做个长期主义的践行者,脚踏实地做好当下该做的事。该生根时便专心生根,该长叶时也不三心二意,畅游在联海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安之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谢谢我们的东风校长以及二十一期的每一位老师们。山水总相逢,来日皆可期,人生轨道的重合,让我们遇见了彼此,感恩您们辛勤的陪伴和无私的付出,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也谢谢我的组长还有一起学习的伙伴们,大家一起鼓劲,一起加油,遇见你们真好!夏日已至,遥祝师友们一切安好,若有缘,我们下一程,再相见!
                                      
PS: 人总得有勇气面对当下的自己,我的作品少且质量不高,附在下面,请各位师友多提建议!
  
题山居 / 爱宇
山卧窗前同月醉;
泉流枕上伴花眠。

题落花 / 爱宇
随风辗转,乱红飞入伤心处;
逐梦漂零,浮白悄来回首时。

题岳飞 / 爱宇
怒发冲冠,义胆忠肝,扬鞭纵马驰沙场;
丹心报国,舍生忘死,御敌挥剑壮山河。

题曹雪芹 / 爱宇
手执墨笔,辛辛苦苦,字字珠玑几人懂;
胸隐幽情,真真假假,  篇篇泣血惟尔痴。

题君子兰/爱宇
深山闹市皆淡泊,看古往今来,何止孔丘赞,屈子歌,板桥画;
姿雅质洁自从容,凭雨淋日晒,亦存王者香,美人貌,傲骨风。
               

                                                                                                                                  爱宇书于灯下
                                                                                                                                 2023年6月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6

帖子

11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3
贡献
299
金钱
460
发表于 2023-6-10 08: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在立意
---毕业论文
华年07-竹朗

这么快,联二十一期就要毕业了,在这段难得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诲,使我一个门外汉跨进了楹联的殿堂。楹联艺术的博大精深,还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懈的学习、操练。在此,我首先向二十一期的全体老师们致敬,衷心地感谢您们!也把学习的收获、感悟做个粗浅的总结。
出句、对句重在立意。
对联讲究工、稳、贴、切、新、奇。
这六个字里,有三个都是在讲“意”。
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
所谓新,就是立意、遣词要新颖,思想要具有时代性,不落俗套。
所谓奇,应是新到极致。就是要求联语、意境新奇高妙,出乎常人。
立意,是联句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者是联句所能体现的审美情趣。
可见“意”是对联的“灵魂”、“主心骨”。无论出句、对句都是重在立意。
举个例子
出句: 露从今夜白(古)
对句1:枫自麓边红【竹朗】
对句2:思是边塞浓【竹朗】
出句的意是,感叹今夜就已进入了白露节气,表达一种思乡、感伤的心境。而对句1明显没有做到意为先,缺少了灵魂。读来味同嚼蜡。用茶师精辟的话说,就是“对字了”只想到了平仄、词性,忽略了立意。其实对的也并不工稳。以我浅见,对句2注入了思乡的情感,其意紧密关联呼应出句,整副对联便丰满起来了。
再看个例子:
出句1:山间溪水长来去【竹朗】
出句2:秋水流光来复去【竹朗】
出句应当先确定主题,建立作品的中心思想,或表达什么情感,或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或描写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然后根据主题去选择物象,构思意境。这才是正确的出句步骤。而出句1,虽然有物象,只是随意地写景,没有构思出意境,没有明晰的立意,更谈不上让物象为主题服务了。以我拙见,出句2的主题思想是感浮生,叹岁月。比出句1有所提升。
自知本文所写不系统不全面,却是我体会最深,感受最切的心得。
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说说写对联的要义。自己的每一点收获和进步,都有赖于所有老师们的教诲,特别感谢古风,感谢东风校长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感谢凤林雨痕校长、尘埃校长。同时感谢二十一期班级各位老师,感谢同学们的鼓励和包容。茶师,感谢您的悉心教导,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

帖子

168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9
贡献
435
金钱
637
发表于 2023-6-17 2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春草 于 2023-6-18 09:28 编辑


浅谈如何对句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就要毕业了,现 将我在21期学习对句的一点体会向各位老师作个汇报!
在谈如何对句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对句。所谓对句即是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对句一般是指按对联格律根据他人的出句而对的另外一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我们曾学习的对联格律和一些要求,都是对句必需遵守的东西。
那么怎样对好一个句子呢?
      首先要审题,要琢磨出句的所有信息。拿到一个出句后,先仔细阅读出句,要把别人的出句当成是自己写的,将自己置于那个情境当中,只有这样出对句才能如出一人之手,才可能合拍。
      二要正确体会出句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意和境在一个句子里的和谐统一。意是作者主观上的思想感情,境是客观世界的人、事、景物等形成的氛围。“境与意会”形成意境。体会意境,也就是体会出句者出句时的心理活动,把握出句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在理解出句的意境、风格、色调、时空等情况下,就可以组织对句了。

具体步骤如下:

1、析联

        一般情况题目没有要求析联,但我们在心里一定要析联,做到对联必析联。析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没搞清出句的意思如何能应对?而且析联比对句更重要,如果联的意思理解偏了,那么对句肯定是偏的。
       第一步找准出句节奏。
节奏是对仗的关键,节奏不对称,就不能实现对仗的工整。如:
出句:何须\僻处\结庐\隐【相忘】
       然后就用白话分析句意。记得有位老师说过:“联”就是句子。“析”就是分析解析。析联就是解析句子,就是用白话,把句子解析出来,把出句中的每个字解析出来,只有把句子解析清楚了,才能更好地去对句,才能明白怎么去和出句关联呼应。如:
       出句:何须僻处结庐隐【相忘】
何须:何必,何用
僻处:置身于或处于偏远的地方;僻静的地方。
结庐:修建房屋
隐:藏匿;隐蔽
句意是何必非要去偏僻的地方隐居呢?

2、找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突破口,是解决问题最先着手的地方。通俗地说切入点就是从哪里下刀。要想对一个完美的下联,要仔细研究上联,寻找一个切入点。如:
出句:何须僻处结庐隐【相忘】
当看到这个句子,就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中有佛,什么地方都可以修炼。
这个句子我找的切入点是:“结庐隐”。根据这个切入点就想到了“无马喧”所以就有了:
对句:若有禅心无马喧【小草】

3、找主语

        就是弄明白这个动作是谁做的,主角是誰?有的句子主语就是前面的字词,但有的句子主语不在句中,隐藏着。必须把主语找出,才能更好的理解联意。
出句:何须僻处结庐隐【相忘】
这个句子主语是省略的我,所以下联的主语也应该是“我”

4、对于一些风景联还要注意远近声色的搭配
        上联远景,对句可写近景;上联描色,下联可绘声;上联视觉,下联嗅觉或听觉如此显得更有层次感。如:

出句:茶烟浮案细【联友】  视觉
对句:翰墨染诗香【小草】  嗅觉


5、上下联修辞要一致

        上联如果用了修辞下联也要用相应的修辞,上联没用修辞下联也不必用修辞,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如:
出句:宁囤诗句山中老【对月】
对句:不为虚名俗世留【小草】

此联上句没有修辞,下句也没用修辞。

6、风格要一致。
   上下联的风格要一致,上联雄奇对应的下联也要雄奇,上联婉转下联也要婉转。如:
出句:篇篇小字堆成恨【联友】
对句:缕缕青丝煎作霜【小草】

上下联都是婉转。

7、注意上下联时间空间感情色彩要一致不能形成景隔、意隔。
        所写景物要在一个画面,不能一个江南一个塞北,一个下雨一个月光,一个春花一个霜叶;  色调也要一致,上联冷色调下联也要冷色调,上联暖色下联也要暖色。如:
出句:柳下清溪流过往【联友】
对句:枝间小鸟唱晨昏【小草】

柳下清溪与枝间小鸟都在同一个画面

出句:篇篇小字堆成恨【联友】
对句:缕缕青丝煎作霜【小草】

上联是冷色调,下联也是冷色调。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句法宝六字秘笈:为什么,然后呢?
        我们古风是以流水对为主,这个“六字秘笈”非常实用!例1:
出句:怕见花开深闭户【联友】
句意:因为我害怕看见花开所以把门紧紧关上
为什么
为什么怕见花开?为什么要深闭户?(可能是因为怕触景生情,怕看见花开而引起某种思念或回忆)

回答怕见花开的原因、深闭户的原因就是对句方向

怕见花开深闭户【联友】
只缘客住未归期【小草】


例2
出句:怀远难成寐听琴
句意是因为怀念远方的家乡或远方的亲人难入睡。
然后呢?
睡不着觉怎么办?就是对句方向。
出句:怀远难成寐【听琴
对句:披衣独举杯【小草】
        总之,对句的主题、内容、意境、色调、手法和语言风格都必须和出句一致。以上这些是我学习对句的一点浅陋体会,有不对之处敬请老师斧正!在此衷心感谢古风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古风21期小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23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8
贡献
569
金钱
885
发表于 2023-6-25 1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朝阳+ 于 2023-6-25 17:24 编辑

古风21期楹联班华年组毕业论文
华年31-朝阳
一年前,我怀着一颗茫然而激动的心走进了古风二十一招生群,在招生群经历了招生老师出联和学友的试对,我对《流水,意境联)有了初步的认识。一月后进入了班群,从此,踏进了紧张还又繁忙的流水对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主讲,班主任,辅导,评阅老师,只要学生提出了问题,只要有老师在,是有问必答,有时间时,更是一问三答,从此感到老师们对学生的期望,对自己任务的负责,也感到了师生一体,没有老师,学生之分,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老师态度。让我对古风有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在讲义中记录下来的一些重要部分。


第三章流水对的八大关系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一般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流水对的八大逻辑关系。


1: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
比如:
曾携手摘来月色【东风】
又并肩划过梅溪【联友】




2: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比如:
若我如花开一朵【东风】
留香伴你度三春【听琴】




3:选择关系:
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经过比较,决定取舍。“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比如:
不迷掌上千重幻【流年】
独悟书中一味真【流年】




4: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的表现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
比如:
久读方知书有味【老顽童】
深思更觉学无涯【老顽童】




5: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
比如:
伤痕虽是逐年淡【联友】
邻鸟依然笑我痴【听琴】




6:目地关系:
目的关系的对联总是半联表行为,半联表目的,意思是为某种目的而有某种行为,或进行某种行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这就自然形成了上半联表目的,下半联表行为,出句和对句,一句描述目的,另一句表示为此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两句可以互换位置。
比如:
欲唱当年旧曲【联友】
重温那段情缘【听琴】




7:因果关系:
出句与对句分别描述原因和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复句形式的流水对;两句之间顺序可倒置。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
比如:
为咏江城春草色【联友】
错失明日美人约【听琴】




8:条件关系:
上句说出条件,下句说出结果,或者是上联说出结果,下联刚说行动。
比如:
只有寒窗勤砺剑【联友】
才能考场勇夺魁【流年】


以下是记录听琴老师十副对句联,个人简单赏析


1
出句:不知楼上千年月=联友
对句:欲去乡关第几桥【听琴】
简赏:
上联是,人站在楼下,不知楼经历了多了月光的照耀。下联是:我欲去边塞乡关,要走多少路和桥才能达到目的地。


2
出句:秋风怎识离人苦【柒】
对句:昨夜频敲别院门 【听琴】
简赏:
上联:寒冷的秋风无法了解一个羁旅他乡游子离乡之苦。下联:风昨晚一次次敲打我租住别人家的院门。


3
出句:登上云梯偷小月=联友
对句:抱回寒舍赠娇妻【听琴】
简赏:
上联:作者欲登上天把月亮拿回来,但拿回来干嘛呢?下联回答了,这一出一答,联尽还意不尽。


4
出句:诗放高山随涧出=联友
对句:剑横沧海引龙吟【听琴】
简赏:
上联,作者在高山作诗,但诗意却随着山涧中溪水流出。下联,一个侠客横剑腰间,渡过苍山沧海如龙吟啸。


5
出句:幸有书香长伴我【梦曦】
对句:才能妙笔尽生花 【听琴】
简赏:
上联,十载寒窗,有多少寂寞的日夜,但有书箱伴我度过。下联,苦尽甘来,写文作诗,出笔如春花一样灿烂。


6
出句:爱此溪凉常卧石=联友
对句:由他梦好不思归【听琴】
简赏:
上联,游到小溪边,欣赏着石头无忧无虑卧于水中,让人心旷神怡。下联,既是想想以前的好梦,但欣赏着这山青水秀,也留连忘返。


7
出句:借许霞光妆广袖 =联友
对句:取泓湖镜看娇容【听琴】
简赏:
上联,以朝霞化妆宽广漂亮的袖套,更见五彩缤纷。下联,以清幽的湖水作镜看出更丽质的容颜。


8
出句:风来小院催春起【白衣】
对句:桃吐清香惹蝶飞【听琴】
简赏:
上联东风吹院,地上冒出了新芽,开始妆扮春天的景色。下联,桃花初绽,引来蝴蝶款款飞。


9:
出句:幸有佳联消永夜= 【墨默】
对句:再无块垒乱心扉 【听琴】
简赏:
上联在孤单的夜晚,只有墙上意味深长的好联伴我度过难熬的寂夜。下联,有这意义深奥的妙联,已无任何执念抚乱自己的心情。


10
出句:几番人事如花事【清浅】
对句:多少新愁叠旧愁【听琴】
简赏:
上联,人间苦涩和开心的事过去了,也如花一样,总会花射又花开。下联,多少旧忧沒消失,又有新愁堵心。


以下是我几副陋作成联:


1.题瘦西湖 联
文/朝阳
隋朝开胜景,通南北运河,汇聚五湖之旅客,
春季仕杨州,亦诗词圣地,且扬古代妙佳篇。


2.落花感怀
文/朝阳
春暮雨丝丝,见残红满地,多少闲愁且付水;
长空云凯凯,感俗世峥嵘,几番思绪亦绕心。


3.题曹雪芹
文/朝阳
学海图强,曹霑奋发凌云志;
红楼巨作,古典初心万代名。


4.题君子兰
文/朝阳
含蓄深间,不争世俗,却与竹松三结义;
寒冬骄纵,三月含香,且如陶令隐田园。


5.赠剑煮茶/朝阳
牢记使命,青山着意栽桃李;
感受师恩,学子初心涉曙光。


时光易逝,转眼一年以过,对于联的意境和知识,自己感觉连皮毛都没学好,辛责了老师们的精心教学和多少付出,感慨万千,只有今后自己慢慢复习课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

帖子

9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246
金钱
336
发表于 2023-6-25 21: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联校二十一期越倾心毕业论文

送走春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迎来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满怀着喜悦,热望,为古风二十一期的学联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想对古风二十一期的各位老师说声,“谢谢,””谢谢您们,辛苦了!”。感谢您们无私的付出。在学习期间,您们默默的辛苦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感谢您们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耐心而温柔地为我们评阅与辅导。感谢学习期间,您们热情而真心的陪伴。幸得古风学院的老师们谆谆教诲和辛勤指导,现如今已初步掌握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意境流水对,毕业来临之际略作小结。
总结一下自己的拙对
迟来燕侣空啼树【再嫁东风】
不见儿郎喜绕床【越倾心】
老去邻翁愁见花【越倾心】

拾径偶听泉漱玉【古风柒米】
临溪不觉露沾衣【越倾心】
转头闲看柳弹弦【越倾心】
问雁何时归故里【联友】
同君整日话桑麻【越倾心】

轻舟一叶桃源里【相忘】
白鹭双飞云水间【越倾心】
诗中酒味逐年淡(老顽童)
故里亲情与日浓(越倾心)

遍地黄金秋炫富(老顽童)
满山瓜果鸟比肥(越倾心)
出句:借许霞光妆广袖  =联友
对句:分些月色入幽怀【越倾心】

出句:咏梅借取三分雅【灵儿】
对句:入梦生成一缕香【越倾心】
寒砧捣落枝头月【无痕】
浊酒浇生眼底愁【越倾心】
村口小桥常入梦【老顽童】
溪间稚子自摸鱼【越倾心】

书中红叶今犹在【老顽童】
 梦里青梅再不来【越倾心】

春风绿到篱笆小【相忘】
桃杏红时村舍低【越倾心】
独上高楼犹望月【越倾心】
频斟浊酒更思乡【越倾心】
花开只待君来赏【老顽童】
酒满频听客在催【越倾心】
肩瘦何妨担大义【落尘】
志高自是负雄心【越倾心】
剪径花香迟我步【东风】
满园春色动诗心【越倾心】
笳吹暮雪榆关冷【有女如玉】
马向寒山客路长【越倾心】
平生所好唯诗酒【老顽童】
尽日痴迷向管弦【越倾心】

闲处桃花空照水【子墨】
岸边杨柳不留人【越倾心】

几杵疏钟惊客梦【相忘】
三更夜雨惹乡愁【越倾心】
最后,真诚而深情的表白一下我的感受:我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收获友谊。再一次感谢古风校领导,感谢风林雨痕校长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各位老师辛勤的教导和无私的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0

帖子

12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340
金钱
450
发表于 2023-7-8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心。婉 于 2023-7-8 08:42 编辑

古风联校二十一期婉毕业论文


初识对联:
第一次参加县里的一次楹联比赛获了三等奖是在2014年,这次获奖,打开了我学习近体诗的大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格律诗中的偶句有了认识,但是感觉对楹联的知识更有企盼了,机缘巧合有幸成为了第二十一期的学员。

第一章:
加入古风楹联的学习,首先知道了以意境联流水对为主。
第二章对句:
所谓的对句就是上下两句相对,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跟格律诗中的对仗最明显的区别。
第三章流水对的八大关系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流水对有八大逻辑关系。
1: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
2: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3:选择关系:
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经过比较,决定取舍。“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4: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的表现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
5: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
6:目地关系:
目的关系的对联总是半联表行为,半联表目的,意思是为某种目的而有某种行为,或进行某种行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这就自然形成了上半联表目的,下半联表行为,出句和对句,一句描述目的,另一句表示为此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两句可以互换位置。
7:因果关系:
出句与对句分别描述原因和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复句形式的流水对;两句之间顺序可倒置。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
8:条件关系:
上句说出条件,下句说出结果,或者是上联说出结果,下联刚说行动。成联的创作主要是,立意,取象,章法。
对联的分析,包括联意,结构,节奏,平仄等。

古风的学习氛围相当好,老师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天出题练习;各位小组长也是尽职尽责,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在古风学习学到和不仅仅是文学知识还有老师们的风雅诙谐。
通过二十一期的学习,感受到各位老师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诲,我知道因为种种原因,自己的学习不够刻苦认真,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成长。也很感恩老师们无私的付出,感谢老师及同学们一路相伴,不离不弃,愿古风网校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