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5-13 08:03 编辑
第十七篇;错金博山炉 错金博山炉 陈玉喜 【一】 河北博山通错金,峻峭起伏流云纹; 透雕三龙顶炉托,山峦神兽虎豹奔。 猴蹲峰峦骑兽身,刻划秀丽狩猎训; 海上仙山香薰炉,雕镂香料点燃裙。 【二】 镂孔香烟飘馨翘,金丝炉盖蟠龙雕; 置身仙境舒展感,炉腹燃烧香缭绕。 龙头擎托精湛华,举世闻名鎏珍宝。 错金错银泽装饰,铜镜铜耳贵族耀。 赏析; 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器型似豆形,盖肖博山熏炉,通体错金,座把呈透雕三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炉盘装饰以错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猎人巡猎于山石间。二三株小树点缀其间,刻划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这件国宝实际上是作为香薰、薰炉用的,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而得名。" 博山炉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熏炉,上面有高而尖的盖,盖上雕镂有象征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时将香料放在炉内点燃,缕缕香烟通过盖上的镂孔飘散四方,馨香扑鼻,错金博山炉全器由炉盘、炉盖和炉座组成,通体错金丝,炉盖镂雕成山峦起伏状,足部为透雕蟠龙纹,器腹饰错金卷云纹。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这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炉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是一件举世闻名的珍宝。 博山炉汉代始出,多为铜铸,后代多有仿作。香炉的肇始起因于焚香习俗。古人多采用焚烧香料的办法驱逐蚊蝇或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汉代神仙方术流行,人们多向往长生不老的仙境,博山炉盖作尖锥状山形,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故名博山炉,是汉代的高纹薰香用具。该炉炉身呈半圆形,有疏朗的错金云纹饰,盖为透雕的尖锥状山形,其间山峦重叠,奇峰耸出等形象。当薰香点燃时,香烟透过峰谷间铸有的空隙缭绕于山间,产生山景迷蒙,群兽灵动的奇异效果,该作品色彩黑、黄呼应,效果极其精美华丽。汉时博山炉有竹节形长柄薰炉,和短柄龙座薰炉等形制,而以短柄博山炉最为常见,其器身较短,较适合于当时席地而坐时,置于席边床前或帏帐之中。而另一类长柄炉多适用于宴会等公共场合。博山炉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发现,是一种优美的青铜工艺品,是宫廷所制,极其精美,是汉代博山炉中的珍品,较其它普通博山炉,有更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错金博山炉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