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5-3 08:03 编辑
第七篇; 太阳神鸟 镇国之宝之七 晚商太阳神鸟 陈玉喜 【一】 太阳神鸟饰金箔,商代晚期环形廓; 镂空图案内外层,十二条旋齿绕络。 四具逆针飞行鸟,前后相接转漩涡; 古蜀祭祀敬神器,镂空极薄箔剪索。 【二】 线条简练流畅升,韵律强烈动翔情; 金鸟负日周复始,循环往复崇拜奉。 生命讴歌图凝练,四季轮回概芒承; 图案精美传神碟,华夏文化遗产盛。 赏析;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等距分布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对其进行成份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达94.2%。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金箔呈圆形,器身极薄。整器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曰,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外形规整丰满,外面是个圆形。跟茶碟的大小差不多,准确尺寸是12.5厘米。即"四鸟绕日金饰",它极具动感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外层的4只飞鸟,还是内层旋转的太阳。特别是在红色背景衬托下,里面的旋涡就如同一轮旋转的火球,周围飞鸟图案分明就是红色的火鸟。外层飞行的神鸟和内层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