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5-1 21:32 编辑
遥韵 遥韵是指在一首诗中隔章押韵。也有只押每个诗节最后一个字的。遥韵在诗经中常用,古风中难得一见。词中继承和发扬遥韵,例子很多。这类韵脚诗在新诗中比较多见。 76例 古风中似乎无人谈及遥韵。但遥韵并没有绝迹,赋、词、新诗中都有。 赋中为了用韵的灵活多样,富于变化,有时也会用到遥韵,比如《春思赋》中有交韵、抱韵和遥韵。 词中遥韵用得较多,但因为大家按谱填词,对遥韵不大加以注意,因此研究者甚少。 词中遥韵出现在唐末五代,最先恐怕是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运用遥韵,他的《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酒泉子·花映柳條》、《酒泉子·花映柳條》、《酒泉子·楚女不归》、《酒泉子·细雨晓莺春晚》、《酒泉子·海燕欲飞调羽》都是用了遥韵。后又有司空图(837~908)、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李珣(855?-930?)、顾夐(五代)、牛峤(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孙光宪(901-968)、冯延巳(903年-960)、毛熙震(约公元947年前后在世)、潘阆(?~1009)等推波助澜,遥韵在词中就出尽风头了。 词中遥韵与《诗经》遥韵有些不同,它不但可出现在一阙的首句或尾句,还可出现在其他地方。词中遥韵有的在词谱中还有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