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负 屃(老八) 龙有九子之八; 负 屃 陈玉喜 八子负屃似龙擎,雅好斯文盘碑顶; 碣碑丰富造型朴,碑体细滑光系颖。 名家诗文石刻脍,千古称绝传珍委; 互相盘绕似蠕动,艺术碑文图案扉。 赏析。 负屃读音;【fùx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龙生的第八个儿子。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边的文龙是其遗像。中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及赑屃)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和负屃相配的赑屃: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 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传说中,赑屃经常背起大山兴风作浪,后来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大禹治水成功后,就让它把它自己的功绩背起来,所以,中国的石碑多数都雕有赑屃的形象。 八子负屃(fùxì),也是外形最像龙的。负屃斯文,喜好文学艺术,尤其喜欢碑文,甘愿化作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他们分别叫什么?又有什么不同?图案文龙去装饰那些名家诗文、书法的石碑。这个有点像赑屃,但赑屃是负重,背着石碑。而负屃则是装饰艺术碑文,并且是盘绕在石碑头顶,或是两侧。 负屃‘碑饰’图片来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