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4-22 07:54 编辑
龙有九子之四; 蒲 牢 陈玉喜 【一】 龙第四子蒲牢属,平生好吼又吐露; 洪钟龙形兽钮像,凡钟欲令声鸣儒。 响入云霄专独远,发鲸鱼铿华钟突; 重击蒲牢殊冥烟,栖古作禽兽头睹。 【二】 百川归海纳兽秀,置于钟撞雕鲸畴; 吉祥兽筑頂岔脊,装饰兽序排列悠。 等级高低观数量,至高无上使九兽; 金銮宝殿十齐全,中和保和递减凑。 赏析;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却没有一条是龙,那么龙是哪来的?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它们都是哪九子?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受世人敬仰的神物,所以,古代帝王都号称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是说自己是龙的儿子。龙之九子,因母亲不同,因而形状各异,性格有别。中国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说法不一看,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像龙,各有所好。 蒲牢;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的第四子,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文选》中汉班孟坚(固)的《东都赋》曰:"于是发鲸鱼,铿华钟"。《注》:"(三国)薛淙《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全唐诗》六一六皮日休《寺钟暝》:"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睹栖禽。"古时钟上多作兽头。 传说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吉祥兽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吉祥兽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
图片来自网络
|